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内容不属于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原因的是( )A唐朝的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B唐朝有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C唐朝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D唐朝有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往2 . 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A印度B印尼C天竺D孟加拉3 . 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A浪漫B强盛C封闭D开放4 .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BCD5 . “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描述的是A京杭大运河B江汉运河C邗沟D古江南河6 . 唐朝时期,书法、绘画名家辈出。下列人物,在绘画方面成就斐然的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吴道子7 .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这两位诗人是(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贺、杜甫D李贺、杜牧8 . 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著名工程是A赵州桥B大运河C长城D故宫9 .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周杰伦的青花瓷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唐朝时期陶瓷业的典型代表有( )唐三彩青瓷白瓷青花瓷ABCD10 .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下图,创立该选官制度的人是A唐太宗B隋炀帝C秦始皇D武则天11 . 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智深曾逛到东京某个地方,这里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他到的这地方应该是当时的( )A专营商业的“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12 .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五代十国D黄袍加身13 . 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这直接能说明澶渊之盟(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B加强了北宋的边境防御C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D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14 .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B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C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D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15 .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BCD16 .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但当代史学家充分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求贤若渴,重用有才能的人17 . “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18 . 某历史合作学习小组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A古代农业的发展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C古代手工业的发展D闭关锁国政策19 .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书法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颜真卿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B柳公权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柳体”C吴道子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D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20 . 大相国寺举行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这种场面出现在A唐都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杭州D元代大都21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B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C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22 .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正式确立科举制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统一二、简答题23 . (题文)“苏湖熟,天下足”,这是宋朝盛行的一句谚语。据此回答:此谚语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最终完成的时间?三、综合题24 . 百家讲坛的“隋唐历史”系列节目,假如由你来主讲,下列题目中最适合的是ABCD25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奔巴瓶(金瓶)材料三材料四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拉萨314暴力事件(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_朝与少数民族政权_之间的友好关系。(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府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有什么重大意义?(4)针对材料四谈谈你的认识。26 . 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孔子的私学中,纯属贵族出身的弟子寥寥无几,多数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而且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可以说,他创办的私学,扩大了招生范围,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束缚,适应了“文化下移”的要求,县有历史的进步性。材料二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三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人们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以致没能产生如同期的西欧在天文、数学等方面的近代科技成就。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材料四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材料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1949年共同纲领(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教育做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这一贡献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科举制开创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说科举制是公平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回答,八股取士有哪些消极影响? (4)从材料四中的清朝奏定学堂章程可以看出,清朝的课程设置和传统教育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通过以上材料分析,我国教育发展有何变化趋势?27 . 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2)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共分哪几段?连接了哪几大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