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 复习练习10(无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 复习练习10(无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 复习练习10(无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2020届中考化学 复习练习10(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 姓名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司马光砸缸 B火烧赤壁 C凿壁偷光 D铁杵磨成针A橙汁 B屈臣氏蒸馏水 C凉茶 D酸奶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3.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2SO3 BAg2O CAg2S DAg2SO44翡翠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硅酸铝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C聚乙烯在空气中灼烧,产生刺激性气味D铁锈加入稀盐酸中,得到浅绿色溶液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7蜂蜜含糖类、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糖类物质和蛋白类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B人体可以合成各种氨基酸,进而构建为蛋白质C蜂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钾、钙、钠、镁、锰、铁、铜D维生素C通常还广泛存在于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等蔬菜、水果中8下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用于食品包装 B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均属于复合材料C铝合金、铁合金、玻璃钢都属于金属材料D“三大合成材料”通常指: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9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浓盐酸 浓硫酸 烧碱 食盐 生石灰 稀硫酸A B C D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8gCaO溶于92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B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D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铜丝、银丝、硝酸亚铁溶液)11脑黄金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脑黄金的化学式为C25H51COOH。下列对脑黄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中含有80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D.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26112.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B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13.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14、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甲 乙 丙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 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15、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B. C. D.16、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 写出装置中仪器的名称 。可通过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用G装置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长”或“短”)导管口进入。双球洗气管常用于气体除杂、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实验。为吸收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进行图中实验,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左方进入的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A. NH3 B. HCl C. CO2 D. O223(8分)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该温度下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a点的含义是 ;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I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压强(Pa)t1t2溶解度(g/100 g水)0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 (填编号)。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1)气体法。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得出CO2质量,从而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实验分析】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 。装置丁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填字母) A.吸收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 B.防止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图2实验中如果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小明同学认为小科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下也会造成结果偏低,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增加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 ,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2)沉淀法【实验原理】利用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通过沉淀的质量而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用托盘天平称取样品11.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