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化学平衡常数1. 25时,金属离子R2+在水中存在R2+(aq)、R(OH)+(aq)、R(OH)2(s)、R(OH)3(aq)、ROH42aq五种形态,各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3表示R(OH)+(aq)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B. pH=4时,溶液中R元素的离子形态有R2+(aq)、R(OH)+(aq)C. R2+H2OR(OH)+H+的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7D. pH12,沉淀R(OH)2已完全溶解2. 常温下,Ag2S与Cu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sp(Ag2S)=1029.2B. 向含CuS沉淀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饱和溶液,Ksp(CuS)减小C. 若Z点为Ag2S的分散系,v(沉淀)v(溶解)D. CuS(s)+2Ag+(aq)Ag2S(s)+Cu2+(aq)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3. 25时,有pH=2的HX溶液和HY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两点对应HX的电离平衡常数:K(c)K(a)B. 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X)c(Y)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c(HY)c(HX)D. 分别向10mL0.1mol/LHX溶液和10mL0.1mol/LHY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pH=7,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较少的是HX4. 25时,部分含Fe元素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FeO4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B. B、C两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C. B点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D. 由A点数据可知,H2Fe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151045. 用NaOH溶液滴定0.1molL1H3ASO4溶液,含砷的各粒子的分布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酚酞为指示剂,颜色突变时的主要反应是:OH+H2AsO4=HAsO42+H2OB. 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7C. Na2HAsO4溶液中:c(Na+)c(HAsO42)c(H+)c(AsO43)c(OH)c(H2AsO4)D. 滴定到pH=7时,c(H3AsO4)+c(H2AsO4)+c(HAsO42)+c(AsO43)=0.1molL16. 25时,用0.10molLl的氨水滴定10.00mL0.05molL1的二元酸H2A的溶液,滴定过程中加入氨水的体积(V)与溶液中lg=cOHc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B. B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6molL1C. C点溶液中,cNH4+cNH3H2O=2cA2D. 25时,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b=107b17.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Y2g2XYg 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bdD. 当pH=7时,溶液中n(HA)与加入的n(KOH)之比为103.29. 在3个体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SO2(g)+2NO(g)2NO2(g)+S(s)。改变容器的反应温度,平衡时c(NO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温度/K起始物质的量/molSO2NONO2S0.50.600T10.510.51T20.50.211A. 该反应的H0B.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8C. 容器与容器均在T1时达到平衡,总压强之比小于12D. 若T20),获得如下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00 0.12 0.20 0.26 0.30 0.30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B. 2040s内,v(N2O4)=0.004molL1s1C. 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QkJD. 100s时再通入0.40molN2O4,达到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11. 常温下,HF的电离常数Ka=6.61104,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8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F溶液中lgc(OH)c(H+)0B. NH4F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C. NH4F溶液中F的水解平衡常数Kh(F)=1.511011D. NH4F与NH4Cl的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NH4+)c(F)+c(Cl)12. 常温下向20mL0.1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时,pH、pc粒子(粒子浓度的负对数)随V(NaOH)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H2A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a2=1106.2B. 当V(NaOH)=20mL时,c(H2A)c(OH)c(HA)=1109.98C. 当V(NaOH)=40mL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1D. 当pH=6.2时,有c(H+)c(OH)=3c(HA)c(Na+)13. 将1molCO和2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CO平衡转化率(CO)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Hv(D)C. 若E点的容器体积为10L,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5D. 工业生产中实际控制的条件200、P2压强,不采用P3的理由是,增大压强转化率变化不大,而且工业成本调高,得不偿失14. 25时,分别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Br、Na2Cr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AgNO3溶液,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gNO3溶液中,c(H+)c(OH)B. Ksp(AgBr)的数量级为1012C. 若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1L1的NaBr和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1AgNO3溶液,先产生AgBr沉淀D. Ag2CrO4(s)+2Br(aq)2AgBr(s)+CrO42(aq)平衡常数很大,故该反应趋于完全15. 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 0 2 4 6 8 n(SO3)/mol 0 0.8 1.4 1.8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O2)=0.4molL1s1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将增大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大于10%D. 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1mol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增大16. 将1molM和2mol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B. 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40C. 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17. 对于如下反应,其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编号反应平衡常数反应热反应A(g) B(g)+C(g)K1H1反应B(g)+C(g) D(g)K2H2反应A(g) D(g)K3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3=K1+K2B. H3=H1+H2C. 加催化剂,反应的反应热降低,反应速率加快D. 则增大压强,K1减小,K2增大,K3不变18. 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其原理为Cu2+(aq)+MnS(s)CuS(s)十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温度下,MnS的Ksp比CuS的Ksp大B. 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Mn2+)=c(Cu2+)C.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增大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sp(Mns)Ksp(CuS)19. 在溶液中Fe3+能与SCN按n(SCN)/n(Fe3+)=16结合形成多种粒子,六步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用K1K6表示。25时,各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lgc(SCN)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1、K2、K3、K4、K5、K6依次增大B. 已知图中A点lgc(SCN)的值为2.21,则Fe3+SCNFe(SCN)2+ K1=102.21C. Fe3+3SCNFe(SCN)3的K=K1+K2+K3D. 若图中B点lgc(SCN)的值为b,则K5K6=102b20. 氢气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的反应:4H2(g)+2NO(g)+SO2(g)N2(g)+S(l)+4H2O(g)Hp3p2p1C. 上述反应的Hv逆23. 在25时,碳酸钙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硫酸钙的Ksp=9.110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B. 图中b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C. 通过蒸发,可使溶液由a点变化到c点D. 在25时,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K=325024. 常温下,三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Ag2CrO4 AgCl AgBr KSP 1.01012 1.81010 7.710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饱和AgCl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c(Ag+)不变B. 浓度均为1106molL1的AgNO3、HBr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会生成AgBr沉淀C. 常温下,以 0.01molL1AgNO3溶液滴定 20mL0.01molL1KCl和0.01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CrO42先沉淀D. 常温下,Ag2CrO4(s)+2Cl(aq)2AgCl(s)+CrO42(aq)的平衡常数K=3.110725. 已知:pCu=1gc(Cu+),pX=lgc(X)。298K时,Ksp(CuCl)=a106,Ksp(CuBr)=b109,Ksp(CuI)=c1012。在CuCl、CuBr、CuI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98K时,在Cu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c(Cu+)和c(Cl)都减小B. 图中x代表CuI曲线,且P点c(Cu+)=c(I)C. 298K时增大M点的阴离子浓度,则Y上的点向N点移动D. 298K时CuBr(s)+I(aq)CuI(s)+Br(aq)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103或10226. 300时,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12,沉淀R(OH)2不一定完全溶解,故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解图示的含义和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由X点的坐标可知,Ksp(Ag2S)=c2(Ag+)c(S2)=(11020)21109.2=1049.2,故A错误;B.CuS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故B错误;C.若Z点为Ag2S的分散系,与平衡曲线上的点相比,离子浓度积小于溶度积,则该点v(沉淀)c(HX),故 C正确;D.HY酸性更弱,向10mL0.1molL1HX溶液和10mL0.1molL1HY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若使溶液至pH=7,则HY溶液中应加碱量少,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较少的是HY,故D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盐类水解的应用、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的应用。【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HFeO4溶液显酸性,故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A错误;B.B点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C点溶液接近中性,对水的电离没有抑制,故水的电离程度Bc(HAsO42)c(OH)c(H2AsO4)c(H+)c(AsO43),故C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在滴定过程中n(H3AsO4)+n(H2AsO4)+n(HAsO42)+n(AsO43)值不变,但是滴定后溶液的体积增大,故含As粒子的浓度和应该是减小的,故D错误。故选A。6.【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书写、电离平衡常数计算以及图像问题等。【解答】A.由于A点时溶液中c(OH)c(H+)=11012,故溶液中c(H+)=1101mol/L,故H2A应完全电离,故A错误;B.B点溶液中c(OH)c(H+)=1102,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6mol/L,且B点的溶质只有(NH4)2A,故B正确;C.C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H4+)+c(H+)=c(OH)+2c(A2),则有:c(NH4+)=2c(A2),故C错误;D.C点c(NH4+)=2c(A2)=210mL0.05mol/L10mL+bmL=110+bmol/L,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为1107110+b0.1bb+10110+b=11070.1b1,故D错误;故选B。7.【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判断,难度不大,解题时通过题给信息可知,该可逆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图中,改变反应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改变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原来平衡没有接触点,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图中,改变条件平衡不移动,说明加入的是催化剂,图中,如果改变的条件是温度,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乙温度高于甲,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逆向移动,而图中t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t时刻应是增大了压强,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A错误;B.图中平衡状态乙与平衡状态甲相比,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变,B错误;C.图中,t时刻是加入了催化剂,C错误;D.图中乙条件下反应速率大,生成物百分含量低,说明乙的温度高于甲,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滴定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变化图像,从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答。【解答】A.a点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H+A,由图可知,c(H+)=102.4molL1,故Ka(HA)=c(H+)c(A)c(HA)=102.4102.40.1102.4103.8,水解平衡常数Kh(A)=KWKa(HA)=11014103.8=1010.2,其数量级为1011,故A正确;B.b点溶液中,由物料守恒可得c(HA)+c(A)=2c(K+),由电荷守恒可得c(H+)+c(K+)=c(A)+c(OH),故2c(H+)+c(HA)=c(A)+2c(OH),故B错误;C.b点到c点过程中,HA与KOH反应,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点到d点过程中,KOH溶液过量,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点c水(H+)1010molL1,d点时c水(H+)1012molL1,故水的电离程度cbd,故C正确;D.当pH=7时,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c(H+)+c(K+)=c(A)+c(OH),可得c(K+)=c(A),则n(HA)n(KOH)=c(HA)c(K+)=c(HA)c(A)=c(H+)Ka(HA)=107103.8=103.2,故D正确。故选B。9.【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高频考点,把握图中浓度变化、压强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由图可知,升高温度,c(NO2)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A项错误;B.T1时,容器平衡时,c(NO2)=0.2molL1,c(SO2)=0.4molL1,c(NO)=0.4molL1,故K=0.220.40.42=58,B项正确;C.T1时,容器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0mol,容器中Qc=0.520.512=0.558,反应正向进行,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小于2.0mol,故总压强之比大于12,C项错误;D.T1时,容器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为,容器相当于起始时加入1molSO2和1.2molNO,相当于容器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若T2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c(OH)+c(F)+c(Cl),则c(NH4+)c(F)+c(Cl),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C【解析】解析:当pH=6.2时,cA2=cHA,则Ka2=cA2cH+cHA=cH+=1106.2,A项正确;当pH=4.02时,cH2A=cHA,Ka1=cHAcH+cH2A=cH+=1104.02,当VNaOH=40mL时,溶质为Na2A,则由水电离出的cOH=104.9,C项错误;当pH=6.2时,cHA=cA2,根据电荷守恒有cH+cNa+=cHA+cOH+2cA2=3cHA+cOH,得cH+cOH=3cHAcNa+,D项正确。1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应用,根据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图象,由明确图象中量的变化来分析反应速率、转化率、影响平衡的移动因素等,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相同压强下,温度降低,(CO)增大,反应正移,正反应放热,Hc(OH),故A正确;B.由AgBr图像可知:当lgc(Ag+)=4时,lgc(Br)=8.1,c(Ag+)=104mol/L,c(Br)=108.1mol/L,则Ksp(AgBr)=1012.1,其数量级为1013,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当c(Ag+)相等时,c(Br)明显小于c(CrO42),则若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1.L1的NaBr和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1AgNO3溶液,先产生AgBr沉淀,故 C正确;D.Ksp(Ag2CrO4)=108103.05=1011.05,Ag2CrO4(s)+2Br(aq)2AgBr(s)+CrO42(aq)平衡常数K=Ksp(Ag2CrO4)Ksp(AgBr)2=1011.051024.2=1013.15, 数值很大,故该反应趋于完全,故D正确。故选B。1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有综合性有难度;需要对平衡常数、平衡移动等计算熟练掌握才可以正确解答。【解答】A.根据题目信息,三氧化硫在前2s反应速率为v(SO3)=0.8mol2L2s=0.2mol/(Ls)反应在前2s的平均速率v(O2)=v(SO3)/2=0.1mol/(Ls),故A错误;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SO3,达到平衡时与现在的平衡为等效平衡,这时候SO3的转化率为10%;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SO3,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SO3转化率将10%,故C错误;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SO2、1molO2,达到平衡时,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增大,故正确。故选。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的图像分析,题目难度较大,把握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对化学平衡图像进行分析为解题关键。【解答】A.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时间越短,由图可知,T1K2,故A正确;B.利用“三段式”计算如下: M(s)+2N(g)Pg+Qg起始浓度(mol/L) 1 0 0转化浓度(mol/L) 0.8 0.4 0.4平衡浓度(mol/L) 0.2 0.4 0.4 K=0.40.40.22=4,故B错误;C.根据反应的方程式:M(s)+2N(g)Pg+Qg,可知M为固态,其余三种为气态,且属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容器内压强不变时,无法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无法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故选A。1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分析判断和计算应用,主要是一些因素分析和盖斯定律的基础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解答】A.依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表达式列式计算分析,K3=c(D)c(A)=c(D)c(B)c(C)c(A)c(B)c(C)=K2K1,故A错误;B.反应焓变依据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判断,A(g)=B(g)+C(g)H1;B(g)+C(g)=D(g)H2;A(g)=D(g)H3;+得到A(g)=D(g)H3=H1+H2,故B正确;C.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加催化剂,反应的反应热不变,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D.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常数,平衡常数都不变,故D错误。故选B。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沉淀的平衡以及转化的知识,是高考常考知识点,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平衡移动原理以及沉淀转化的知识,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分子式相似的分子,溶度积大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沉淀,所以MnS的Ksp比CuS的Ksp大,故A正确;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离子的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Mn2+)变大,故C正确;D.反应的平衡常数K=c(Mn2+)c(Cu2+)=c(Mn2+)c(S2)c(Cu2+)c(S2)=Ksp(MnS)Ksp(CuS),故D正确。故选B。1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图像的图像分析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一般。【解答】A.根据如图1,2,3,4,5,6点推算,则有K1、K2、K3、K4、K5、K6的值分别为对应点c(SCN)的倒数,所以K1、K2、K3、K4、K5、K6依次减小,故A错误;B.已知图中A点lgc(SCN)的值为2.21,c(Fe3+)=cFe(SCN)2+,则Fe3+SCNFe(SCN)2+,故B错误;C.Fe3+3SCNFe(SCN)3的,故C错误;D.若图中B点lgc(SCN)的值为b,cFe(SCN)4=cFe(SCN)63,则,故D正确。故选D。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及K的意义,为高频考点,把握K的表示方法、平衡移动、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平衡状态,则当v(H2)=v(H2O)时,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关系,不能判定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故B错误;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使用高效催化剂,NO的平衡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K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K=c(N2)c4(H2O)c(SO2)c2(NO)c4(H2),故D正确。故选D。2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盐类水解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Ksp的计算、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解答】向20mL0.1mol/LBaCl2溶液中滴加0.2mol/L的Na2CO3溶液,发生Ba2+CO32BaCO3,10mL时Ba2+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由图可知,该温度下,平衡时c(Ba2+)=c(CO32)=104.5mol/L,则Ksp(BaCO3)=c(Ba2+)c(CO32)=104.5104.5=109,A.H2CO3的第二步电离常数有pka2=10.3,则ka2=1010.3,所以碳酸钠溶液中CO32)的第一步水解平衡常数Kh1(CO32)=KwKa2=10141010.3=103.7,故A正确;B.由上述分可知,Ksp(BaCO3)的数量级为109,故B正确;C.相同条件下,若改为0.15mol/LBaCl2溶液,则恰好完全反应消耗V(Na2CO3)=15ml,但c(Ba2+)不变,即pBa2+=4.5,所以反应终点F移到K点,故C正确;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2mol/LNa2SO4溶液,因为Ksp(BaCO3)Ksp(BaSO4),反应达到终点时c(Ba2+)=Ksp(BaSO4)=1.11010=105mol/L,pBa2+=5,所以反应终点向F上方方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D。22.【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平衡受温度、压强的影响而移动的问题,注意看准图象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解答】A.反应 CH4(g)+CO2(g)2CO(g)+2H2(g),起始(mol/L)0.1 0.1 0 0 变化(mol/L)0.08 0.08 0.16 0.16 平衡(mol/L)0.02 0.02 0.16 0.16 平衡常数K=0.1620.1620.020.02=1.64,故 A 正确; B.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变小,故P4P3P2P1,故B正确; C.从图象分析,随温度升高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吸热,H0,故C错误; D.在y点,甲烷的转化率小于平衡时的转化率,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故D正确。 故选 C。 2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难容颜的溶解平衡,涉及沉淀转化、溶度积计算和结晶速率比较等知识,难度一般。【解答】A.硫酸钙微溶于水,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故A正确;B.图中b点是过饱和状态,所以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故 B正确;C.通过蒸发,碳酸根浓度也增大,故C错误;D.在25时,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为:K=KSP(CaSO4)KSP(CaCO3)=3250,故D正确。故选C。2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溶解平衡移动、Ksp的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sp只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通入HCl后有沉淀生成,溶液中c(Cl)增大,AgCl溶解平衡逆向移动,银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B.浓度均为1106mol/L的AgNO3溶液、HBr溶液等体积混合,c(Ag+)c(Br)=0.51060.5106=0.2510127.71013,所以不会产生沉淀,故B错误;C.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Ksp(CrO42)=c2(Ag+)c(CrO42)=11012;Ksp(AgCl)=c(Ag+)c(Cl)=1.81010,以0.01mol/L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KCl和0.01mol/L的K2CrO4的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连锁店员工服务流程及标准规范
- 2025年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标准文本
-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范本7篇
- 嵌入式系统性能评估指南
- 战争革命历史传记戏曲剧目拾遗
- 物业服务投诉渠道细则
- 家乡清明呼潜揭商州门面手册
- 安全生产典故故事
- 参加安全会议的感想
- 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手机租机合同协议
- 铁路冬季作业安全知识
- 生物医药研发与临床实验数据表
- 村级出纳培训课件
- DBJ50-T-247-2016 建筑室外环境透水铺装设计标准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范》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自然景色描写升华句(风+雨+雪+霜+雾)清单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精护》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 与孩子立契约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