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_第1页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_第2页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_第3页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_第4页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 第一卷(主观题共70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共10分,每小题1分。1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统一性。3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联系也是多样的。4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5.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大特征。6.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8.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9.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11.“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2.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13.国家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从哲学上看,这些政策都是属于A.物质 B.意识 C.规律 D.法则14.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这一观点是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的观点15.在现实工作中,有的人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这种做法否认了A.矛盾的普遍性 B.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C.意识具有能动性 D.矛盾是对立统一16.对价值观的理解是错误的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价值观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17.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A. B. C. D.1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1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20.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1.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22.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符合A.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B.抓主要矛盾的观点C.抓量的积累的观点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3.发展的实质是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融合C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D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24.我们想事情、做工作的最高价值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B人民群众的利益C个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利益D单位或部门利益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 B意识C客观事物 D客观存在2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变化发展的C矛盾的观点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7.毛泽东说:“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是人民的逻辑。”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上述论断表明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C符合规律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28.“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29.毛泽东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次的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程度。”材料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D.认识是无限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30.实践具有以下特点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无限发展性 社会历史性A. B. C. D.31.2020年10月,我国载人航天再次圆满成功。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费俊龙、聂海胜颁发奖章和证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关于授予费俊龙、聂海胜同志“航天英雄”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要靠艰苦奋斗B.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C.实现人生价值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A认识来源于实践 B实践对认识有指导作用C发展的实质是质变 D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33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其原因在于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客观性 D事物是变化发展34“牵牛要牵鼻子”,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从哲学上说,这是指A要抓主要矛盾 B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C要坚持两点论 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35要做到创新,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 ( )A承认联系的客观性 B承认事物的客观性C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D要把事物如实看出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卷(主观题共30分)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6到20lO年左右,江苏全省要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上述材料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请问:(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的世界观依据是什么?(2分)(2)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分)37(8分)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民,她30年如一日,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牢记: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2分)(2)有人认为“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对吗?为什么?(6分)四、问题探究题。共14分。38某中学6名同学针对学校用纸问题,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探究小组同学对全校19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平均每人每天消耗10张纸,全校每天用纸量大约60千克;2020年元旦期间,全校中学生人均往来贺卡达12张。探究小组同学登录“中国环保网”,得到以下信息:一棵树能造60千克纸,4000张贺卡等于一棵树!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探究小组同学走访有关专家还了解到:中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废纸做造纸原料。可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20,因此每年都要进口废纸约130万吨。假如你是该合作探究小组成员,请继续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面对材料中调查结果,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2)请分析说明开展学校用纸问题研究活动的哲学意义。(3)请为全校师生提出节约用纸的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卷(A级)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6分)1A 2B 3A 4A 5A 6B 7A 8B二、比较选择(每小题2分,共54分)题号91011121314151617答案CAABBBADD题号181920212223242526答案BCBCBABAC题号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ADDDCABAC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6到20lO年左右,江苏全省要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上述材料蕴含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请问:(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方法论的世界观依据是什么?(2分)(2)为什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分)36(1)矛盾的特殊性。(2分)(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6分)37(8分)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民,她30年如一日,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牢记: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2分)(2)有人认为“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对吗?为什么?(6分)37(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分)(回答: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也可。)(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但是认为“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人生价值”则是错误的。(2分)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分)(回答“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也可得2分。)四、问题探究题。共14分。38某中学6名同学针对学校用纸问题,组成合作探究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探究小组同学对全校19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平均每人每天消耗10张纸,全校每天用纸量大约60千克;2020年元旦期间,全校中学生人均往来贺卡达12张。探究小组同学登录“中国环保网”,得到以下信息:一棵树能造60千克纸,4000张贺卡等于一棵树!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探究小组同学走访有关专家还了解到:中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废纸做造纸原料。可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20,因此每年都要进口废纸约130万吨。假如你是该合作探究小组成员,请继续完成以下研究工作;(1)面对材料中调查结果,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念。(2)请分析说明开展学校用纸问题研究活动的哲学意义。(3)请为全校师生提出节约用纸的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38(1)(分)答:(1)应该确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面对严峻的资源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