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恨铁不成钢谈学困生_第1页
从恨铁不成钢谈学困生_第2页
从恨铁不成钢谈学困生_第3页
从恨铁不成钢谈学困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恨铁不成钢谈学困生一日,偶从办公室门口听到被教师请到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家长与老师的谈话,均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恨铁不成钢,无语”。试问:一个钢厂,会选择用泥土、树木、杂草、一般的矿石来炼钢吗?不会。钢厂炼出来的产品又全是钢吗?也不是,那不还有铁、铝等不同品质的钢吗?细细想来,一个孩子来到学校学习,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是一样的累,一样的苦。这不是恨铁不成钢,也不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低下,更不是学生差,孩子笨,是多年来教育评价机制的残缺和评价教师工作业绩杠杆的不平衡而导致教师、家长、社会的心理错位,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致使一线教师的教学行为走向极端,四个字文考成绩。一根杠杆拨动不同的个体,一个评价标准评价不同的思维活体本就是一种矛盾、一种错误,可又有多少人认识到了呢?!其实,在学校的班级教学中,本不应该存在学困生即差生这个名词,只不过因长期以来的一个标准“文考成绩”而在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使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一工作者们衍生出了这个名词而已。如学生甲,他耗时10分钟才学会1+12,但始终就学不会解x+1=2,却能在5分钟内把一块铁在机床上做出正负不超过0.1mm的精密零件,而学生乙能在3秒之内学会1+12,10秒之内学会解x+1=2,却不能在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把一块铁在机床上做出正负不超过0.1mm的精密零件。十年、几十年之后,一个成为著名的数学家,一个成为著名的煅造工程师,而儿时的他们一个是优生,一个是家长和教师眼中“恨铁不成钢的差生学困生”,可长大后的他们却在不同的领域用着各自不同的才智不断地对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做着不同行业的贡献。对于这样的两个学生,能在同一个领域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优与差吗?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在他们儿时教他们的老师吗?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个体,那教师会怎么教,学生又会怎样学呢?好在当时教那个“差生”的老师始终扛住了“教学成绩是第一的评价机制”这根杠杆而没有彻底击碎儿时的那个差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才最终给社会的一个又一个领域留住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人才啊!回过头来,却苦了儿时的那个老师。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他各自的思维,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不同的“天资”。从古到今就有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手有五指,各有长短;一娘养九子,九子不相同等现实的例子。可为什么还要用一根杠杆“文考成绩”来衡量组成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和不同的老师呢?从而产生学困生,而且还要求教师要采取一切措施来转化所谓的学困生的成绩要达到某一个度,致使最懂教育的地方产生了学困生的概念。“智慧人才学”通过对数以千计的人物的研究,归纳出开创型人才、经验型人才、敏行型人才、偏狂型人才、专业型人才、权谋型人才、博弈性人才、利己型人才等八类人才,并详细阐述了各种人才的精神境界、思维特点、行为特点和决策能力等,这对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出了科学的把脉。试问,把所有的学生集中起来学习唱歌,最后让他们回归到学困生和优生这两个主体里来评价音乐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学水平,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吗?而现实的中小学是把学生集中到一起学习同一种文化知识,最后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且要求教师保住优等生,要推进中等生,转化学困生,难道这不是要求将哑巴变成歌唱家,把瞎子变成飞行员,把乌鸦变成凤凰吗?谁之过错?评价机制的残缺性、不完整性和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单一性,这就使得教育产生了本不应该有的悲哀。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无数多种研究。为什么中小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不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评价却总是要去走“文考成绩”这一独木桥呢?学习文化知识的学困生不乏有知识学困生、习惯学困生、行为学困生、态度学困生、爱好学困生、情商学困生、智商学困生等这几大类。如今的教育系统缺乏对孩子成为学龄儿童进入学校后成为学习文化知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策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正是今天中小课程设置的缺失和对中小学教育发展唯一性认识不足的具体体现。虽然中小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有各种各样的课,可严重不足的中小学师资配备和“文考成绩” 这单一性的评价机制已经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绊脚石,同时阻碍了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更阻碍了我们这个民族和当今社会的发展。知识学困生,中小学教师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学好最基础的知识,一点一滴地吸收,完成从零分到得分的跨越,实现从几分十几分的慢慢增涨,放宽时限,只要能让他们体验到获取成功而带来的快乐即可,降低对教师的评价,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从而让教师能放手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达成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说教不是万能的教育方法,针对习惯学困生、行为学困生、态度学困生,学校、家庭、社会相关部门要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对这类学生形成原因的了解、调查、分析,形成研究对策,学校成立专门的教研组,家庭、教师配合专门的教研组对不同原因形成的不同学困生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有实效性的“知识”和行为教育,制定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转变目标和转变措施并落实到具体的情境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发挥和发展他们个人的各自特长。对爱好学困生,可根据其学生的具体爱好和先天资慧,设置专业课程,建立一套象艺体大学录取艺体学生一样的完整体系辅以文化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培养和教学,以期培养他们的最大特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情商学困生,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让这类学生有更多展示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参加各类活动,提升他们交流的能力,通过活动来调整和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那就不妨能培养出优秀的外交家了。智商学困生占比不多,只作纪律、行为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不要求他们的成绩,教师要尊重这类学生的人格,欣赏他们的幼稚,理解他们的不幸,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人间的爱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理应放宽心态,与时俱进,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教育政策研究部门却更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查、研究、调整我国现阶段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