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j群落PPT课件_第1页
spj群落PPT课件_第2页
spj群落PPT课件_第3页
spj群落PPT课件_第4页
spj群落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节群落的结构,本节聚焦: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2,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植食性鱼,.,3,一、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含一定、和种群。,植物,动物,微生物,下列描述是不是群落(是打“”,不是打“”):一片草原上的全部蒲公英()一片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木耳和蔬菜等所有生物()一片果园中的草本植物、小灌木、果树、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判一判】,下列描述是不是群落(是打“”,不是打“”):一片草原上的全部蒲公英()一片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木耳和蔬菜等所有生物()一片果园中的草本植物、小灌木、果树、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判一判】,.,4,下列描述是不是群落(是打“”,不是打“”):一片草原上的全部蒲公英()一片草原上的全部动植物()某菜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蘑菇、木耳和蔬菜等所有生物()一片果园中的草本植物、小灌木、果树、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练一练】,.,5,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群落主要靠什么来区分?,.,6,群落的物种组成,2.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3.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1.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是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其规律为:热带两极物种丰富度减少海拔高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少随水深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少,例如森林群落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木本植物,.,7,1.互利共生,两个种群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三、群落中种间的关系,.,8,根瘤内有大量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根瘤菌,豆科植物,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互利共生,.,9,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10,蚜虫靠吸食嫩芽嫩枝里的营养为生,蚂蚁通过获取蚜虫产生的衍生物为食。蚜虫本身行动缓慢,蚂蚁却机动性很强。所以啊,蚂蚁往往是蚜虫的运输大队长也是“帮凶”,专门负责运送蚜虫到嫩尖儿的部位上去。,.,11,蚂蚁最爱吃甜东西,蚜虫屁股上会产生蜜露,这样就把蚂蚁和蚜虫联系在一起了.蚜虫日以继夜地取食植物汁液,因此它的粪便是甜的.因而哪里有了蚜虫,蚂蚁就随之赶来,用触角轻轻地在它屁股上一扫,取下蚜虫的粪便蜜露来受用.秋末冬初,蚜虫产下卵,蚂蚁怕它们冻死,就把蚜虫和卵搬到窝里过冬.有时怕受潮,影响蚜卵孵化,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还要搬出窝来晒一晒.到次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小蚜虫孵出了,蚂蚁就把它们搬到早发的树木和杂草上,苣荬菜、蒲公英和花椒树的嫩叶上.蚜虫的天敌很多,如七星瓢虫、草蛉、螳螂、食蚜虻等.当这些天敌到来,蚜虫发生危险时,它的腹部尾端就放出一种特殊味道的液体报警信息素,并纷纷逃避,有的掉落在地上.而蚂蚁收到蚜虫的报警信息后,就张牙舞爪,上颚张开,前半身立起,作出战斗之势向蚜虫的天敌扑来,想把它们驱走。,.,12,用坐标系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13,(1)观察单独培养的结果曲线可看出:单独培养时。,二者均能正常增殖,2.竞争,二、群落中种间的关系,.,14,(2)观察混合培养结果曲线图思考: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阶段(第4天以前)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其原因是。随后的第416天期间,二者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其原因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争夺的结果。,增加,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细菌)数量较多,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食物,.,15,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同一资源。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妨碍,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生物数量,时间,生物数量,时间,竞争实力悬殊时(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实力相当时相互抑制(牛与羊),“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16,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17,3.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18,生物A,生物B,捕食,.,19,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而变化。,被捕食者:数量多者或先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数量少者或后增加后减少者。,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被捕食者,捕食者,生物B捕食生物A,.,20,蛔虫、虱子、跳蚤、菟丝子、噬菌体,4.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A,B,群落中种间的关系,.,21,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4.寄生,.,2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2)公羚羊争夺配偶是竞争关系(3)狼和兔子是捕食关系,兔子和草不是捕食关系(4)互利共生对两种生物进化都是有利的,而捕食、竞争和寄生对生物进化却是有害的(5)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属于捕食关系,.,23,三、群落的空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24,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动物的分层现象(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25,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26,群落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思考讨论,.,27,思考: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有没有垂直分层?,.,28,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29,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30,群落的结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