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坐落于承德的著名的“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乾隆时期,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特色。乾隆帝曾在此接待过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这说明“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当时A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B强化了明朝君权C维护了民族团结D抵御了侵略2 . 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是在( )A秦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 . 清初一位诗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朝实行: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厂卫制度D文字狱4 . 科举制度在我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以下属于则天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的贡献是A加试策问B创立进士科C创立殿试D创立八股文考试制度5 . 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下列诗词所评述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赵嘏韵府“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杜甫有感五首之一ABCD6 . 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 .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王立群读史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史记的作者是A孔子B司马迁C司马光D魏源8 .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朝科技突破性进步表现的是A造纸术的出现B发明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用于航海D火药广泛用于军事9 . 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0 . 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大体脉络是:秦(建立)汉(巩固)唐(完善)一宋(加强)元(发展)一明(强化)一清(顶峰)。以下属于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六部B废除丞相制度C实行重文轻武D设置了军机处11 . 隋炀帝在位时有两大贡献:一是开凿大运河;二是发明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的制度。该“制度”指的是( )A三省六部制B九品中正制C分封制D科举制12 . 唐朝时被北方各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玄宗C唐太宗D武则天13 . 我国曾在明清时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14 . 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创制者是A完颜阿骨打B元昊C耶律阿保机D成吉思汗15 . 唐朝时,“六部”是由哪个机构领导的?(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内史省16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倡导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共享发展成果。下列选项中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鉴真东渡日本安史之乱新罗学习唐朝文化黄巢起义ABCD17 . 每年的4-5月份,扬州都要举办“烟花三月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该旅游节的宣传语“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A杜牧B李白C杜甫D张若虚18 .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出大运河A加重了人民负担B加强了经济交流C导致了隋朝灭亡D促进了文化发展19 . 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国家统一 人口、垦田面积增长 经济繁荣 隋文帝励精图治ABCD20 . 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B位于河西走廊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二、综合题21 . 文史不分家,名言名句给人启迪,是历史的馈赠。请你阅读下列名言名句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顾炎武材料二:“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材料中的“八股之害”指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有什么危害?清朝初期采取的什么措施产生了同等危害?(2)明清时期社会危机产生。材料二是明朝中期哪位民族英雄的诗句?清朝初期抗击人侵的沙俄后,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1431年某航海家的自述(1)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写出其起止时间。(2)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3 .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日本“太政府符”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材料二描述了哪个时代的农业景象,据材料写出这一时代出现的新式生产工具。(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