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测试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同步测试(无答案)维度A 基础知识一、选择题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B.长阳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A.B.C.D.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定居生活建造房屋饲养家畜制造陶器使用打制石器用耒耜耕地ABCD8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C半坡文化遗址D大汶口文化遗址9“曩(音n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河姆渡、半坡聚落时期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二、填空题10.河姆渡遗址位地今天的省,主要粮食作物是,反映了 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 省,主要粮食作物是 ,反映了 流域原始农耕文化。11.历史上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时代;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时代。维度B 能力提高三、识图题12.读上图回答问题:图A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图B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四、想一想13.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安排一下半坡氏族聚落里一天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吗?维度C 探究应用五、材料分析题14材料:人类处于采集、渔猎时代的历史,有两三百万年之久,进入农业时代的历史,至今不过一万年左右。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谋生不易。大家终日劳累奔波,难求一饱,求生的办法既危险(渔猎)又艰难(采集),没有空闲时间进行发明创造,生产不能发展,社会不能进步,这就很难进入文明时代。 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种土地上人工栽种,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们繁殖。年深日久,一再改进,终于进入了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任何民族不经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 读材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