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川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两国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支持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C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D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危及英、美的利益2 . 1929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经济危机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是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B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C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建立D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经济恢复发展3 . 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4 . “未来几年中国在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聚焦领域与联合国的关切高度契合:大气污染健康、能源效率、法治、可持续消费。中国不仅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内的优先事项,而且强调多边合作,并在全球层面推动环境治理事业更好地发展。”这说明( )A保护环境是中国一切工作的重心B环境治理事业发展依赖各国共同努力C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保护环境D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主导者5 . 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战前在欧洲先后形成了两大敌对的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B二战中,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组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C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二战中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6 . 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上述事件中的一夜指的是( )A1989年B1991年C1922年D1936年7 . 战争是残酷的,20世纪上半期,人类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隔了A12年B15年C20年D25年8 . 某同学写成一首新版归田园居:“敲键荧屏下,悠然新视窗。种豆温室里,籼型产量高。”这首诗体现了A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C政治多极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D经济全球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9 .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因此,欧洲国家成立了( )A三国同盟B国际联盟C欧共体、欧盟D联合国10 . 如图,下列四幅图最能体现二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ABCD11 . 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对这一问题最准确的表述是A欧洲共同体成立B欧盟成立C欧盟分裂D英国脱欧12 . 美国某政治家曾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到:“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据此,二战后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发表“铁幕”演说C实施马歇尔计划D建立北约组织13 . 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14 . 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BCD15 . 资本主义社会开始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福利制度日渐完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B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C罗斯福新政期间和20世纪80年代D英国宪章运动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16 . 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B一体化C全球化D网络化17 . 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欧共体的建立并发展为欧盟促使了欧洲的崛起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BCD18 . 进入21世纪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苏联解体B联合国的建立C世贸组织发展D多个力量中心崛起19 . 为纪念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26届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将圣雄甘地的诞辰,即每年的10月2日定位“国际非暴力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使埃及获得民族独立C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0 . 它是由民族矛盾引发的一次偶然事件,但它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的导火线,它是指( )A凡尔登战役B“九一八事变”C萨拉热窝事件D“七七”事变21 . 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己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错误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22 .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BCD23 . 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如下关键信息:两极格局结束、欧盟成立、东方巨龙腾飞、日本的崛起、俄罗斯经济走出低谷,通过探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B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美国建立起了单极世界霸权D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4 .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5 . 下列关于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中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ABCD二、综合题26 .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式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刘宗旭世界近代史(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2)材料二中列宁了实施什么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根据材料二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被称为什么?材料四:1933年3月6日,他(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过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4)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5)综上所述,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27 . 市场是伴随着商品贸易往来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植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国家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先后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他们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改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全部问题就在于“是以市场、商业为基础,还是反对这个基础。”摘自列宁全集第41卷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摘编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材料一的贸易现象说明了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殖民者拓展海外市场的进程对世界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列宁和斯大林对“市场”的不同认识。结合所学评述斯大林时代的经济管理模式。(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是如何摆脱原有“不完美”模式,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5)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8 . 观察图片和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出席巴黎和会的“四巨头”材料二: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结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请回答:(1)巴黎和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