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一统B早期国家建立C社会变革D民族政权并立2 . 排序题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题目,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国人暴动周平王迁都牧野之战盘庚迁殷ABCD3 . 下列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BCD4 .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A改革户籍制度B奖励军功C推行县制D严明法度5 . 今年,河北在全省各地推广冰雪运动。进入冬季以来,从燕山、太行山,到渤海之滨,冰雪运动在燕赵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人们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源于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6 . 下图绘制的是一位著名的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度量地势开掘九州水道”以达到治理黄河的情景。这位首领是A黄帝B炎帝C尧D禹7 . “(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荣。”材料体现的是( )A禅让制B周初分封C郡县制D汉朝分封8 . 下面为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复原图)的是( )ABCD9 .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10 . 禅让制推选的最后一位首领是A禹B舜C启D尧11 . 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商汤 周文王 齐桓公 晋文公ABCD12 .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所尊崇和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A炎帝B黄帝C尧、舜、禹D炎帝和黄帝13 .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无音讯;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从这首秦腔的唱词中,我们能清晰的读出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的( )A原因B经过C结果D影响14 . 某电视台打算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纪录片,假如请你当导演,在以下情景中,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A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B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C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D长平之战中秦军打 败赵军15 . 某旅行团在我国境内寻找距今约170万年前人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点(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河姆渡16 . 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是:A陈胜,吴广的起义军B项羽的起义军C刘邦的起义军D刘邦和项羽的起义军17 . 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们因遇雨误期,是要被杀头的;即使去戍边也要死十之六七。壮士不死则已,死要立下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后他们举起反抗的大旗,这次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D太平天国起义18 . CCTV大型纪录片天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19 . 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祀天地”的方式庆祝粮食丰收,他们祭祀所用的粮食作物应该是:( )A水稻B玉米C粟D红薯二、判断题20 . 考古学者发现,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三、简答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四、综合题2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的完成有什么意义?(2)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措施是什么?(3)除了材料三反映的措施,秦朝的政策措施中还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至少回答两点)2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宄(gu)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毛泽东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摘编自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三见如图表(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务耕织”“尚军功”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1、图2的改革内容并概括其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