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图基本电路.ppt_第1页
PLC梯形图基本电路.ppt_第2页
PLC梯形图基本电路.ppt_第3页
PLC梯形图基本电路.ppt_第4页
PLC梯形图基本电路.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阶梯基本电路,开始、保持和停止(P118)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计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响应器常闭输入信号处理阶梯设计方法:经验设计方法,继电器电路设计方法,1,开始、保持和停止电路,信号X1开始,信号X2持续时间短,短信号码如果X1为ON(开始),X2为OFF,则Y1线圈将打开ON,Y1常开触点,回路保持自锁定状态。此时,X1更改为OFF,回路仍然打开。如果X2为ON,Y1线圈的电源将关闭,常开触点将断开,回路将断开(停止)。X2为关闭,电路仍然分离。在物理电路中,启动和停止信号可以作为由多个触点组成的串行和并行电路提供。2、3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向反转控制回路、KM1、KM2分别控制正向和反向运行的交流接触器、KM1、KM2的主触点更改进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相位序列,并更改电动机旋转。FR是手动重置的热继电器,如果电动机过热,相应的常闭触点将断开,KM1,KM2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旋转。在阶梯图中使用两个启动停止回路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向和反向。Y0,Y1的常闭接点分别与相对线圈串联,以确保它们同时是联锁电路而不是开启电路。X0,X1上的常闭接点连接至彼此的电路,称为按钮互锁电路。如果电动机反转,则不按停止按钮SB1,而是直接按反转按钮SB3,x1nc触点,以断开Y0线圈。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互锁电路可能无法同时打开与输出模块中Y0,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触点,但无法保证控制电动机的主触点未因弧焊等错误正常切断时发生三相短路的事故。3,计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计时器范围的扩展闪烁电路延迟开/断电路、计时器范围的扩展、FX系列的计时器最大计时时间为3276.7s,较长的计时时间可以使用计时扩展。X2为ON,T0开始时间,60s后T0小时,T0 NC触点分离并自行重置的同时,T0 NC触点作为ON,继续为其线圈供电,T0继续运行,直到X2关闭,顶部电路是脉冲信号发生器,T0等于设定值60s。T0产生的脉冲列计算C0计数,总计60计数(1h),C0当前值等于设置值60,常开触点关闭。T=0.1KTKC(s),闪烁电路,T0,T1均关闭,X0打开常开触点。T0线圈通电,2S后计时,T0常开触点打开,Y0转换为ON时T1的线圈打开电源,计时开始;3s后,如果从T1计时时间开始切断常闭接点,则T0线圈的电源将关闭,Y0的电源将关闭。Y0的线圈将X0更改为OFF,Y0的通过/关闭时间将定期通电和关闭,直到其分别为T1/T0的设置。回路开/关延迟,X0控制Y1,X0的常开触点打开时,T0开始计划,9s后打开T0常开触点,Y1打开时,X0打开时断开常闭触点,重置T1,X0关闭时,T1开始计划,7s后断开T1的常闭触点,Y1关闭,应答者、报警系统、感应电动机Y/启动控制,提出了问题:从电机和牵引基础上可以看出,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在启动时的电流较大,通常是额定电流的(5 7)倍。因此,对于功率大的电动机,必须使用降压启动方法,Y/降压启动是常用方法之一。启动时,定子绕组首先连接到星形,速度上升到接近额定速度,然后将定子绕组的接线换成三角形,电机开始全电压正常运行。图1(a)、(b)是继电器-接触器实现的Y/降压控制电路。感应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电路。根据启动过程中时间的变化,使用时间继电器控制Y/的接地。(a)如图所示,在工作时,首先关闭栅极开关QS,连接接触器KM1和KM3后,启动电机y型。接触器KM1和KM2连接后,电动机形状起作用。图(b)是控制线路的KM2和KM3 NC触点的控制电路,该线路以y型或型的形式连接,从而防止由y型和型的同时连接引起的电源短路。其次,该模块所需的硬件和输入/输出端口分配如图所示。图中显示:此模块添加了一些设备,其中SB1是可编程控制器,SB2是启动按钮,FR是热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1主电源接触器,KM2是型操作接触器,KM3是y型启动接触器。第二,软件设计,工作过程分析:按下开始按钮SB2时,输入继电器X0的常开触点关闭,通过主触点(M100常开触点)自动锁定,输出继电器Y1打开,接触器KM3被电吸收,然后Y0打开,接触器KM1被电吸入,电动机开始y型接线。同时,计时器T0开始计时,延迟8秒后,T0动作使Y1中断,Y1中断后,KM3断电,中断互锁,使输出继电器Y2开机,接触器KM2获得电力,电动机以型接线工作。0 ldx 01 ORM 1002 anix 13 anix 24 mcn 0m 1007 ldit 08 aniy 29 outy 110 ldy 111 outy 012 outy 013 ldiy 214 out y0 k 8017 ldiy 118 outy 219 mcrn 021 end(b) 在PLC开发的早期阶段,使用继电器电路设计方法设计梯形图,根据控制对象对控制系统的特定要求,根据控制对象电路的特定要求修改和改进梯形图。 有时,重复几次阶梯图的调试和修改,继续增加中间编程元件和辅助触点,以获得更满意的结果。经验设计法不能遵循普遍规律,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随机性,结果不唯一。设计所用的时间,设计的质量与设计者的经验有很大关系。用于更简单的阶梯设计。示例1:进纸器自动控制系统的梯形图设计,控制要求:进纸器在限位开关x4上装载,10s后装载结束,右侧线开始,到达x3后停止,15s后左侧线到达X4后再次停止,装载,继续循环,直到按停止按钮X2,X0,X1为止。将X3,X4常闭接点与Y0,Y1线圈连接,以便汽车自动停止。为了自动启动汽车,手动启动与左行X0,X1常开触点并行安装,控制弹出延迟的计时器T0和T1常开触点分别与两个限位开关对应的X4,X3常开触点安装,打开弹出电磁阀及其计时器,汽车启动时设置为空车辆,按左行启动按钮X1,汽车启动左限位开关,X4常开触点X4常开,Y2,T0线圈通电、加载和延迟开始,10s后T0常闭,Y0电源,汽车右侧线路;车离开左侧限位开关X4后,X4处于关闭状态,Y2,T0断电,包装停止,T0重置。右边的行和排放过程基本相同。按停止按钮X2将导致汽车停止,系统停止工作。示例2:两种卸料汽车的自动控制梯形图设计,控制要求:X4加载,X5,X3依次卸载;汽车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两次右线接触X5,第一次停在X5,第二次着陆时要继续前进。,注解:主要或次要复本X5,主要复本X5,第三次复本停止右侧线,连接X5,X3常闭接点和Y0线圈:X5接点平行使用中间连结M100接点来限制M100,以便X5停止右侧线,M100仅在作为记忆体元素的汽车第二个右侧线经过X5时有用。使用开始条件X5,停止条件X3(虚线笔划内的1状态)并行驱动X3,X5触点,Y3,t1;调试时,在M100启动电路中插入Y1常闭触点,如果车从X3开始向左行,经过X5时M100也放在原位,下一次从右侧行到X5无法停止车。此外,汽车在往返X5时不会停止工作,但通过短暂的卸载动作连接Y1,Y0常闭触点和Y3线圈。问题和事故,如果在系统打包和卸载的同时按停止按钮,系统仍不能停止工作,该怎么办?2、根据继电器电路图,编制阶梯语言,方便使用阶梯设计方法、工厂电工和电工;使用PLC转换继电器控制系统时,设计原始继电器电路图显然是捷径。旧的继电器控制系统长期使用和验证,可以完成系统控制要求。但是,将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为阶梯图,并使用软元素而不是硬元素。这种变化不改变系统的原始外部特性(控制面板和上面的设备保持不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系统可靠性,但不改变操作习惯,减少了硬件改造成本和改造工作负担。基本方法:PLC被视为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框,PLC外部布线描述了控制框的外部布线,阶梯图的x,y元件是控制框与外部世界连接的“中间继电器”。分析时,阶梯图的x元件接点被视为该外部输入装置的接点,y元件的线圈被视为该外部负载的线圈。具有外部负载的线圈除了受PLC控制外,还可以受外部接点控制。水平镗床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主轴电机控制双级异步电动机、中间继电器ZZJ、ZFJ控制主轴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接触器ZZC、ZFC控制主轴电机的正向反转,接触器1DSC、2DSC和时间继电器SJ控制主轴电机的变速率,接触器ZDC用于短接定子电路的串行制动电阻。1JPK、2JPK和1ztp、2zpb是变速操纵器的限位开关,1HKK、2HKK是主轴进刀和表移动互锁限位开关。M200、M201、T0对应于ZZJ、ZFJ和SJ。注意事项:(1)遵守阶梯语言的语法规定。(2)适当设置中间设备(3) PLC的输入和输出信号(4)感应电动机反转的外部驱动电路(5)外部负荷的额定电压(r,s输出模块只能驱动最大UN=220VAC的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