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检查维修制度_第1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查维修制度_第2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查维修制度_第3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查维修制度_第4页
煤矿机电设备检查维修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备检查和维护系统2010年12月内容第一章总则1第一节日常维护1第二节定期维护2第三节生产维护2第二章检查维护管理体系3第1节带式输送机3第2节提升绞车8第三节主通风机16第4节掘进机19第五节地下排水设备28第6节空气压缩机33第七节供电系统37第8节刮板输送机46第九节空中骑士51第三章维修计划表55带式输送机维护计划56二、57号提升机维护计划三大风扇维护计划表58四掘进机维护计划59五排水泵维修计划表61六空气压缩机维护计划表62七供电系统维护计划表63八刮板输送机维护计划表64九架空客车维修计划表65第一章总则坚持设备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相结合的维护体系,积极实施故障诊断状态检测技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合理确定维护时间和维护体系,逐步向预测性维护和专业化维护方向发展,以提高维护质量,降低维护成本,缩短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我矿的正常有序生产。第一节日常维护1.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一个日常强制维护系统。早班时间是8: 00-12: 00。2.设备的日常维护应做好主要设备的擦拭和清洁工作,并拧紧容易松动的螺钉。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齐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漏油、漏气等现象。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日常生产的正常运行。3.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实行区域责任制,设备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4.使用设备要建立严格的润滑制度,坚持日常润滑工作,主要设备要建立润滑卡。设备的润滑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5.主要设备有采煤机、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主井钢丝绳芯输送机、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地下变电站、地面变电站、掘进机、主风机、主排水泵、高低开关、副井提升机、空气压缩机和架空乘客输送机。6.设备的日常维护应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检查、维修和保养时间。如果发现设备故障在2小时内无法消除,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组织维修。如果设备用户未执行设备日常维护制度,设备无法正常生产,将按200元/小时罚款,影响生产时间。(时间根据受班次影响的生产时间累计计算。如果轮班完成了生产任务,将不会施加惩罚)。第二节定期维护1.设备定期维护计划的内容和检查时间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1)。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定期检查和试验内容;(2)。根据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操作说明书中规定的定期维护内容;(3)。根据运行记录、维护检查记录和技术监控数据发现的问题;(4)。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本次大修列出了上次大修中发现的问题。2.设备定期维护计划应由用户单位提供,由机械运输部审核,并纳入月度维护计划。维修单位应当制定维修项目、时间、安全措施、安全负责人和参加人员等。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3.设备定期维护计划的完成和维护质量应由机械运输部进行评估,并纳入运行评估,以确保质量、数量和持续时间。4.设备定期维护后,电气设备应能连续正常生产使用一周以上,机械设备应2.节假日停产检修应集中精力解决不能日常检修的重大设备缺陷,并对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测试和设置。停机维护确定后,应编制维护工作计划。该计划应包括维护项目、时间、安全措施、安全负责人和参与者,并在实施前报相关部门批准。3.停机维修后,设备应在空、轻、重负荷下运行,并进行性能测试,严格按照设备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记录将详细记录设备履历中的检修内容。维修后的设备应实施维修制度。保修期内(不少于三个月)如有影响正常生产的现象,按影响生产时间300元/小时对用户或维修单位进行罚款。(时间根据受班次影响的生产时间累计计算)第二章检查维护管理制度第1节带式输送机随着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带式输送机的现场管理,防止输送带、托辊、支架和H型架的乱抛和丢失,提高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完好率,促进全矿井输送带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效地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特制定本办法:一、行政规定1.所有旋转部件必须按要求配备保护装置;2.侧护网必须安装在从主轴箱到张紧装置的尾部,并安装牢固;3.带式输送机必须配备人行天桥,人们经常在那里过桥。4.主带式输送机的综合保护装置和安全设施必须按要求配备齐全,以保证有效使用。5.巷道皮带必须配备综合保护装置,防滑、防跑偏、堆煤、满仓等保护动作灵敏可靠。6.带式输送机有完整类型的托辊,没有坏托辊和短缺。7.应安装在带式输送机拉杆上的张力销或螺栓并不少见。8.带式输送机张紧绞车钢丝绳缠绕圈数符合设计要求,绳轮无断股、死结、转动灵活。9.尾辊和各支撑辊转动灵活,不与浮煤摩擦;10.转载部位必须装有洒水抑尘装置和雾化装置;11.皮带安装应平稳、平直,接头无偏差,托辊无挂毛现象。12.带式输送机的尾部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摆动,非地锚固定的尾部必须装有锁尾装置,并固定牢固。13.清扫车必须按要求安装,清扫车的铁结构不得与皮带摩擦。14.转载地点必须设置挡煤装置,并牢固不漏煤;15.带式输送机主传动滚筒的橡胶层不得磨损而露出钢桶。16.带式输送机应每隔100米在下输送带上安装一套跑偏装置。17.安装皮带的所有道路必须铺设洒水器,门必须保持50米间隔,配备相应长度的软管和数量符合要求的消防设备。二。技术要求1个滚轮,惰轮1.1各滚筒表面无明焊、无裂纹、无明显凹陷。滚筒端盖螺栓齐全,弹簧垫圈压平拧紧,滚筒轴螺栓用膨胀套拧紧,必须使用固定扭矩扳手,拧紧扭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2胶辊的橡胶层应紧密贴在胶辊表面,不得有分层和裂纹。当在地下使用时,橡胶涂层辊混合物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能应符合MT914的规定。1.3驱动辊的直径应一致,直径差不应大于1毫米,辊的橡胶层不应露出辊的钢面。1.4托辊齐全,操作灵活,无卡涩和异常噪音。止回托辊工作可靠。1.5当缓冲辊在地下使用时,缓冲辊表面的橡胶层2.2转载机运行轨道应平直。每段弯曲不得超过总长度的5。2.3尾架滑块连接应平稳可靠。2.4中间框架应水平对齐,不得焊接。中间框架连接梁的弯曲变形不得超过总长度的0.5%。3皮带张紧和膨胀装置3.1张紧的框架没有损坏和变形。车轮在轨道上自由运行,没有异常噪音。3.2张紧车轨道无变形,连接可靠,行程符合规定。3.3牵引绞车减速器密封良好,传动平稳,无异常噪音。3.4牵引绞车制动装置操作灵活,动作可靠,制动力矩符合要求。钢丝绳无断股,无严重腐蚀。绳端整齐排列在卷筒上,固定可靠。3.5储带仓左、右轨道顶面与尾部应在同一水平面内,每段轨道顶面高度偏差不超过2.0毫米。轨道应平直并与输送机架中心线平行,其平直度公差值在1米内不超过2毫米,在25米内不超过5毫米,在全长内不超过15毫米。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钢轨间隙不得超过3毫米3.6自动液压张紧装置操作灵活,液压系统不漏油,压力表指示正确。3.7滚轮、滑轮、链轮无棱角、无裂纹,运行灵活可靠。4传送带4.1阻燃输送带应在地下使用。输送带无裂纹,横向裂纹不超过带宽的5%,保护层剥离不超过0.3m2,中间纤维层破损宽度不超过5%。4.2钢丝芯输送带应无边波,无钢丝泄漏,表面胶层剥离总面积不超过1600 cm2/100 m2。4.3输送带接头应平直,接头前后10 m长度上的直线允许差不得大于20 mm。输送带接头应牢固平整,接头总损伤不得超过带宽的5%。4.4钢丝芯输送带的硫化接头应平整,无裂纹、气泡、断边和钢丝外露。输送带硫化接头的强度不得低于原输送带强度的85%。5.制动装置、清扫车和挡煤板5.1头部和尾部应装有清扫车,清扫车调节装置应完好无损。清扫橡胶刮板必须由阻燃抗静电材料制成,高度不得小于20毫米,并有足够的压力。与输送带的接触部分应平直,接触长度不应小于输送带宽度的85%,并保持紧密接触。5.2制动装置各传动杆灵活可靠,各销轴无松动或缺油。制动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各种制动器制动时,不应有滞后、卡滞等现象。5.3盘式制动器装配后,油缸轴线和主轴轴线应平行。松开制动器时,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为(1 1.5)毫米;两侧间隙差不大于0.1毫米。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不小于80%。制动蹄衬片应由阻燃和抗静电材料制成。5.4闸瓦式制动器组装后,闸瓦与制动轮表面的间隙为(0.5 1.5)毫米,两侧间隙之差不大于0.1毫米;制动时,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90%。5.5挡煤板固定螺栓齐全、紧固、可靠。6保护6.1驱动滚筒的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齐全可靠。6.2温度保护、防烟保护和自动喷水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6.3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每100米安装一个停车装置,灵敏可靠。6.4主运输巷输送带张力下降保护和防撕裂保护装置已传感2.修理工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一般情况下,时间应根据“完整性标准”的要求,用换班或钩停间隙来调整、安装和使用安全控制系统和安全装置。3.每班提升机操作应有两名司机和助手同时工作,一名负责操作,一名负责监控。司机应持有相关证书,并全力投入工作。他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五个禁止”上,即33,360名抑郁症患者或饮酒后有视觉和听觉障碍的人不得工作。当设备未完全停止时,不得在操作平台上更换司机;如果信号不清楚,不要开车。看不清楚钩子就不要开车。如果启动不正常,不要开车。4.修理工应每天检查一次滚筒、主轴减速器、联轴器、电机、电压表、电流表、高低压开关柜等部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修理工应每天彻底检查钢丝绳和滑轮,重点检查弯曲部分和断股。主提升绳的直径不得小于标准直径的3-5%。捻距内的断股不得超过4股,整条绳不得断股。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并更换绳索。6.起重绞车司机应按照规定程序交接班。继任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达。接班人应向接班人详细解释本班提升机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接班人应对电气和机械部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向调度室和机电部门汇报。7.司机上岗后不准看书看报、吃零食、接待访客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8.不要随意拉出转换开关,包括过卷开关,以防止松绳和抖绳事故,防止误操作和过卷事故。9.如有下列情况,请及时咨询矿机电部门,即:声音异常、气味异常、启动困难、信号不完整或不清晰等。原因未查明,隐患未消除。不允许盲目驾驶。10.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操作日志、重点部位登记、事故处理和日常检查维护记录等。11.保持电源系统图、提升系统图和制动系统图完整。12.室内外保持清洁卫生,实行“四无”和“二无”,即:无油污、积水、灰尘、杂物、渗漏和漏油。二。技术要求1主轴单元1.1主轴的轴向水平度不大于0.01%,三个支架的轴以两端轴颈的水平度为准。轴承座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不得大于0.02%。轴向窜槽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1.2维护时应对主轴和制动系统的传动杆进行无损检测。1.3鼓1.3.1滚筒的组合连接部件,包括螺栓、铆钉、键等。必须拧紧。轮毂和轴必须紧密配合,不得松动。1.3.2滚筒的焊接部分,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或焊接不完全等缺陷,焊接后应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