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高三复习专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空定位】【单元概要】列的线索形成网络并记录在笔记本上10; 概念分析专制主义:指皇权至上、皇帝个人专断独裁(皇帝制度),是中央的决策方式。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归属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对地方分权来说。10; 知识结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大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天开始。 天下取代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分封制含义:封邦建国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权利:大名在国内拥有世袭统治权(人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义务:定期为周天子贡献,提供军事和力量作用:积极:有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消极性:后来诸侯国出现强国合并弱国的形势,逐渐削弱了周皇帝的权威。宗法意思:根据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保护政治联系的制度特征:嫡男子继承制宗法等级:周天子大名卿医生人三大制度关系:1、继承王位和称号实施世袭制的地方管理实施分封制的王族内部实施以嫡子继承制为特征的宗法。2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正反,分封制是宗法在政治制度中的表现。三大特征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史实:早期的大规模祭祀活动和商代占卜制)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史实:商代宗法与西周分封制,宗法)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商代各氏族是政治实体,西周诸侯国对周王室处于从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王子是嫡子继承世袭统治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化过程制作秦朝)地理统一(a b )统一六国的南征岭南北打匈奴东: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汉、赵、魏、楚、燕、齐,秦王嬬政合并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定都咸阳。 北: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军北打匈奴,恢复河圈地区,建设长城和“直道”,加强边防南:公元前214年,挖掘连接湘江和漓水的灵渠平定岭南,设岭南郡实施军事、行政管理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川西、甘南等)开辟“五尺道”交通线路(这个地区进入了中原地图的起点)统一的影响: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结束了。 扩大统一帝国规模,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的形成。 国家统一后,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加强,为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治统一(a b )1、中央:皇帝制。 确立皇帝的最高地位。2、中央:三公九卿制:三公3、地方: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提案,废除了分封制,实施了郡县制,采用了统治中央地方的制度。 地方行政体制: (1)郡县(道)乡里亭。 (2)郡是直接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的设置。 郡设郡守(分掌行政)、郡尉(分掌兵事)、检查(监察责任)。 (3)特点:县制的设立形成了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形式的县长免除了皇帝的调动,不能世袭的影响: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巩固汉(a )1、中央:布衣为相形成中朝和外朝制度2、地方:西汉武帝的情况下,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有一个州知事。 职责(目的):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完备唐-三省六部制(a b )1、结构:三省:中书省(起草敕令)、门下省(封论审议)、尚书省(执行责任)六部: limin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地点:在门下设立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协商军大事件。二、作用:三省最高长官是首相,互相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提高行政效率的相权分为三部分,减弱相权,加强君权集中。3、特点:用分权的方法加强君权宋分割相权宋朝以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宰相的工作场所,长官设置简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的“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的枢密院(长官为枢密院)设置分割首相的军事权的三司(以长官为轴密使)分割宰相的财力。加强元-属州制度(a b )概况:原来决定以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关的制度。 全国设有十行中书省(属州),另有两个单行行政区划,一个是中书省直辖的“腹背”,一个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的部分地区。属州与中央的关系:属州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限制。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向本省报告的军政需要向枢密院报告,没有中央的敕令,行政职员不能改变征税制度,不能动员军队。 属州官员应定期会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为保证属州官员履行责任,中央由监察机关监督,同时以省官相互转移等形式进行管理。作用(意义):属州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便于中央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中央地方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的地位:开创中国省制的先河。加强(明清)明代内阁制度的建立(a )明太祖命令废除首相,6个直属皇帝,从秦朝开始设立的首相制度彻底废除了。 明成祖朱268848正式设立内阁制,内阁成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佐机构。 内阁是皇帝的个人秘书班,没有决策权。进化:最初是以官位低下的官员入阁,之后入阁的官员的权力和地位逐渐提高。 为了防止内阁实际上发展成为首相,由司礼监的宦官牵制,明代政治越来越黑暗。清朝军机处成立:雍正年间,为了适应西北军事需求,开始设立军室,不久就变成了军机所。职能的演变:从最初的简单处理军事逐渐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协助皇帝政务处理的最重要中枢机构的军机大臣全部被选定,只能服从皇帝的旨意。特点:只能服从皇帝的旨意。机构简单,人员精锐,有官无职,工作效率高;位于内宫,机密性高。作用与影响:明显提高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君主专政制度。特征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管理制度的变迁特征(c d ) (大主题背景)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特征: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强化,皇权、相权矛盾一贯。 (中央越来越被皇帝集权)史实:汉武帝频繁任免首相,以“布衣”为首相设立“中朝”与“外朝”的对抗,实际上削弱了首相的权力。 唐代实行三省六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为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明代废总理(明太祖)、权分六部、内阁(明成祖) 的设立措施彻底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清:设军机处,军国大事件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地方权力越来越分散弱化,中央权力越来越强化。 地方行政体系日益完善地方监察体系日益完善。 (地方越来越集中在中央)史实:西汉初期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之后逐渐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权的汉武帝后期分为全国13个监察区,设立刺史监察大名和地方高官。 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民政、军政、税收)。 行省官员定期会见皇帝,对皇帝执行职务的中央由监察机构监督,同时以省官相互转移等形式进行管理。历史角色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 c ) (较大主题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一般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封建社会主要方面的后期(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负面作用逐渐增大。 具体的表达方式是(一)积极作用:1 .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防止外来侵略,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强化和统一2、经济:有利于组织有效人才和物资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建设大规模工程,发展社会经济的中华文明长期奠定了领先世界的基础3 .文化: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二)消极作用:1 .政治上,皇权专制有个人的独断性和恣意性,容易成为暴政、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的地方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很差。 (高度加强专制主义,压制民主政治,违反历史潮流)对外关系、锁国政策2、在经济实施重农控制政策,特别是明确时期,大大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抑制了新生产关系的增长3、文化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不利于科技文化自由发展中央官制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监察制度选举官制度汉朝(坚固)沿袭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汉武帝频繁更换汉武帝建立制度汉初:并行制汉武帝按恩令削藩,实行郡、县二级制东汉州“刺史”改为“州牧”,三级中央:检查老师位置: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完备)三省六部制。 三省合作,互相和谐,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道、州、县御史台科举制度北宋(加强)设定,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成为副首相,分割宰相的权力道、州、县元朝(发展)最高行政机关:行使中书省、领六部、宰相的职权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指挥宗教和西藏事务:实行制度(中国省制的开始),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明朝(强化)明太祖:废、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置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称为属州)、府、县察院清朝(山顶)康熙:南书斋(扩大皇权)雍正: (皇权达到顶峰)省道府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汉清)【难点突破】一、了解宗法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见表,注意清单将这两个制度进行比较)。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1、分封制目的:周王朝希望通过建立子国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宗法作用:支配集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助于加强王权。3、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规范。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三、了解“始帝”的起源和郡县制确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始帝”与三公九卿1、“始帝”的起源:秦王嬬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功德高三皇、五帝”,以“皇帝”为自己的名字。 嬬政宣称自己为“始帝”,认为“后世算数,二世、三世到万世,不可传扬”。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首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检查老师(负责律令、图书、监督百官)、秋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九卿是指中央政府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二)废分封,市郡市;地方行政机关分为郡、县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最高级别的地方行政机关,郡是郡守、郡丞、设置郡尉的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关,县设置奉行、县丞、县尉。 县下设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适应行政,建立了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原因(必然性) :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强有力的国家政权需要保证国家统一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维持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人民的反抗思想根源:法家思想确立:秦朝这个中央至地方的统治机构,在官位上有明确的作用分担,相互协作、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由皇帝一手掌握,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从这个中央开始设立地方统治机构,象征着建立封建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四、列举从汉朝到原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一)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中央、地方双管齐下)1、措施:中央:置中朝(内朝:尚书台)。 朝廷成为朝廷决策机关的外朝(以首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关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即使放三公,事归台阁)地方:设刺史。 地位低的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包括大名和地方高官)。 (但是去东汉后,知事成了郡上的地方行政长官)2 .影响:巩固大统一局面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权力过度集中带来一些弊病,东汉后期皇帝多数薄弱,外戚与宦官互相排斥,政局长期不稳定。(二)隋唐的三省六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1、三省职权:决定机构:中书省审查机构:门下省行政机关:衡书省设定六部分:职员、户、礼、兵、刑、工六部分2、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补充、明确分工,分割提高工作效率的相权,避免权臣垄断权力,有助于加强皇权。(三)元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以行使宰相职权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的宣政院指挥宗教事务,设立了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2、地方:实行属州制度,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评价:为我国今后的行政区划(省制)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边疆地区管辖,统一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琼中县教育局赴海师公开招聘教师和校医4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教师招聘23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珠海中交集团纪委第一办案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靖西市人民医院招聘导诊分诊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德州武城县公开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6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招聘村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乐山高新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教师课件
- 2025福建南平武夷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阳山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督导门店工作总结
- 水泥行业年度汇报
- 2026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邮储银行校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重获驾驶权限科目一机动车理论考试题库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选聘大学生村文书5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证科目一考试完整题库及答案
- 铝灰知识培训课件
- 旧窗户拆除安全合同7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