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摄影测量与遥感,黄昕,博士副教授huang,参考教材,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主要)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著测绘出版社摄影测量学张剑清、潘励、王树根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基础摄影测量学李德仁等著测绘出版社数字摄影测量学张祖勋、张剑清著武汉大学出版社误差处理与可靠性理论李德仁、袁修孝著武汉大学出版社,课程目标,本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摄影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后方交会-前方交会、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及光束法摄影测量的作业过程,精通数字影像与特征提取、数字影像匹配、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与应用等基础知识,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动态。,课程内容,第一章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第二章单张像片解析第三章双像解析摄影测量第四章数字摄影测量原理第五章数字高程模型与应用第六章数字微分纠正与正射影像图的制作,课程内容(遥感),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影像解译计算机视觉讲座个人研究介绍,教学计划,课程总课时为27学时,主要分配如下:第一章2学时第二章5学时第三章6学时第四章6学时第五章4学时第六章2学时复习与答疑2学时安排三次课堂练习,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练习、考勤、学习态度等,第一章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与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概念,1988年ISPRS在日本京都第16届大会上定义: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其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和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传感器:从广义上来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概念,在(数字)像片上进行量测和解译;无需接触物体本身,较少受自然和地理条件限制;可摄得瞬间的动态物体影像;像片及其它各类影像提供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概念,通过摄影进行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概念,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概念,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技术没有严格界限,摄影测量历史就是遥感发展的历史摄影测量侧重于测量几何信息,光学遥感侧重于解译物理信息,但不是绝对的主动遥感,侧视雷达、激光雷达,传统摄影测量学的定义,传统的摄影测量学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P31摄影经纬仪,量测数码相机,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C30框幅式航摄仪,各种类型的传感器,ADS40数字航摄仪,被摄物体影像P31摄影经纬仪近景影像,被摄物体影像航空光学影像,被摄物体影像ADS40数字航空影像,数字产品,数字地面模型(DEM)和等高线,数字产品,三峡正射影像图,数字产品,三峡三维景观图,数字产品,数字线划图,航空影像+数码相机,遥感影像+数码相机,不同时相武汉市遥感影像,波段合成:RGB321,遥感监测城市扩张,98年长江洪水的遥感监测(雷达与TM影象的复合),多源遥感数据应用,精细农业,全球NDVI(植被指数),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东莞土地使用分类图,摄影测量学的发展阶段,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839年,阿拉戈发明摄影术为摄影测量提供了基本手段1851年,法国陆军上校劳赛达提出交会摄影测量并测绘了万森城堡图,标志着摄影测量的开始1858年,法国摄影师纳达尔乘坐气球在巴黎郊外80m上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航空影像1860年,美国人布莱克利用湿板拍摄了波士顿的航空像片1885年,法国人乘坐气球从2000英尺高空拍摄了巴黎的航空像片,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使航空摄影和航空摄影测量成为可能1906年,美国人劳伦仕用17只风筝吊着巨型相机拍摄了旧金山大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台航摄仪的问世、立体坐标量测仪和1318立体测图仪的使用,真正开始了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1851-1970)解析摄影测量(1950-1980)数字摄影测量(1970-现在),模拟摄影测量,利用光学/机械投影方法实现摄影过程的反转。用两个/多个投影器模拟摄影机摄影时的位置和姿态,构成与实际地形表面成比例的几何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量测得到地形图和各种专题图。,模拟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WildA10模拟立体测图仪,模拟摄影测量光学纠正仪,SEG-1,HJ-24,解析摄影测量,1954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1957年,海拉瓦博士提出解析测图仪的思想,标志着解析摄影测量的开始,解析摄影测量,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通过对摄影像片的量测和解析计算方法的交会方式来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并提供各种摄影测量产品的一门科学。,解析摄影测量,瑞士WILD生产的解析测图仪BC2,解析摄影测量,德国Zeiss厂C-100型解析测图仪,解析摄影测量,瑞士Kern厂DSR-1型解析测图仪,解析摄影测量,瑞士WILD厂OR-1型数控正射投影仪,解析摄影测量,德国Zeiss厂Z-2型数控正射投影仪,数字摄影测量,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功能增强,成本降低,并为编制大型软件提供平台20世纪7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原型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真正推出可用于生产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数字摄影测量,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量,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数字摄影测量,INTERGRAPH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摄影测量分类,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显微摄影测量,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平台,通讯卫星、气象卫星(36000km),资源卫星(800-900km),高分辨率卫星影像,Fritz(1997)gavedefinitionsintermsofresolution,whichwemayassumemeanspixelsize:Lowresolution30300mMediumresolution330mHighresolution0.53mVeryhighresolution0.5,何谓高分辨率影像0.53m,近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Multispectral4Panchromatic(全色)1,QuickBirdDigitalGlobe,Multispectral2.44Panchromatic0.61,Oct.18.2001,IKONOSSpaceImaging,Sep.24.1999,EROS,Panchromatic1.8,ImageSat(Israel/US),Dec.5.2000,SPIN-2,Russian/US,Feb.19.1998,PhotographicSystem,2,Worldview:0.5m,SPIN-2卫星影像,丹佛(美国),世贸大厦的IKONOS影像,EROS影像,QuickBird影像,曼哈顿0.6米QuickBird,摄影测量作业流程,摄影测量的基本关系式,影像中的几何信息,地物几何位置,表达像点与地面点之间关系,共线条件,单像摄影测量的理论基础,共线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淘宝店铺广告投放代运营合作协议
- 2025年建筑材料供应链管理与采购协议
- 2025版智慧城市建设融资租赁保证合同范本
- 2025版银保融资合作合同-保障金融合作稳健发展
- 2025版远程速录服务标准合同范本
- 2025版私人借款合同模板:宠物医疗私人借款协议书
- 2025版智能设备研发投标保密承诺协议集合
- 2025版沙石购销运输合同附带环保设备租赁服务
- 2025彩妆造型与时尚产业园区合作合同
- 2025房产市场调研与分析顾问服务合同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支一扶培训
- 2025年中国儿童游乐设施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新生儿42天体检要点解析
- 2025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范本(四)
- 煤矿联网课题题目及答案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T/CASTEM 1007-2022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规范
- 初中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科研合作计划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完整课件(共十个模块-上)
-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