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_第1页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_第2页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_第3页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_第4页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教师指导手册项目名称: 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 适用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实训学时: 2周 指导教师: 任靖 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实训项目指导手册一、实训项目概况企业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学科综合性特别强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着重于综合应用网络组建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的维护技术,通过真实案例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的技术。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和维护方法。二、实训教学目标(1)能力培养任务: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的整个过程,掌握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基本技能。(2)知识培养任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相关知识及技能。(3)素质培养任务: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操作,具备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的能力。三、实训主要任务及内容实训一:组建对等网实训二:多操作系统混合组网实训三:家庭与宿舍局域网的应用实训四:网吧管理软件的使用实训五:磁盘管理实训六(1):网络服务器DHCP配置及应用实训七(2):网络服务器DNS配置及应用实验八:创建和管理WEB、FTP服务器实训九:邮件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实训十:局域网设计实训十一:代理软件的使用实训十二:组建简单的无线局域网实训十三:软件防火墙的使用实训十四:局域网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四、实训主要过程实训一:组建对等网【实训目的】(1) 了解简单网络对等网的特点及其用途。(2) 了解对等网络的设计与共享彼此资源。(3) 掌握两台计算机串联的通信线路的连接方法。(4) 学会使用RS-232连接方法。(5) 掌握标准以太网的网卡、集线器、线缆、连接器等网络硬件设备。 (6) 掌握Windows XP 中的网络组建及网卡、协议、客户、共享资源等参数的设置和安装方法。(7) 掌握Windows XP共享资源的使用。【实训环境】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1) 将两台计算机互联,共享彼此资源。(2) 完成制作RS-232插头。(3) 用RS-232插头和电缆线连接两台计算机。(4) 建立Windows XP的对等网。(5) 用户相互共享文件和打印机。【实训理论基础】(1) 对等网是两台或多台计算机之间用网线进行物理连接构成的网络,其中每台计算机处于同等地位,均装有协议栈,相互共享对方设定的共享资源,没有主次之分。(2) Windows XP系统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安装简单,目前使用广泛。TCP/IP协议包含低层网络接口、网络层IP、传输层TCP/IP及高层协议,其中IP地址和TCP/UDP是TCP/IP协议的核心。【实训步骤】1 参数设置拟定计算机和打印机的名称、网卡的参数设置与使用的协议及其参数。在网络中使用了TCP/IP协议,它是网络中惟一的协议。2 制作网线、连接计算机3 添加网络组建(1) 安装网络适配器,打开计算机电源,启动Windows XP,打开“控制面板”中的“添加新硬件,启动添加新硬件向导,根据向导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2) 添加网络协议: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图标,单击“配置”选项卡,在“已经安装的网络组建”栏里有NE2003网卡和TCP/IP协议(3) 添加网络客户:在“网络”对话框的“配置”选项卡中,依次单击“添加”、“服务”、“添加”,屏幕会显示 “选择网络客户机”对话框。(4) 添加网络服务:在“网络”对话框的“配置”选项卡中,依次单击“添加”、“服务”、“添加”,屏幕会显示 “选择网络服务”对话框。4 标识计算机 在 “网络”对话框中,单击“标识”选项卡,输入计算机名、工作组名。5设置访问控制在“网络”对话框中,单击“访问控制”选项卡,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共享级网络控制”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6共享网络资源重新启动各计算机,在出现登录对话框中输入一个用户名及其密码后,单击“确定”按钮即登录到本机,同时可以用到网络上的共享资源。【问题与思考】(1) 根据用户的需求如何设计网络连接?(2) 两台计算机互连,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3) 在设计网络时如何考虑可扩展的原则?实训二:多操作系统混合组网【实训目的】1 掌握ICS主机设置方法。2 掌握客户机设置方法。3 掌握文件设置及其访问方法。4 掌握从客户机访问Internet方法。 【实训环境】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要求】配置ICS主机配置客户机【实训基础知识】了解各系统的运行,能熟练每个系统的操作界面。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实训步骤】组建一个包含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对等网的基本步骤如下:(1) 规划网络。将包含每台计算机和打印机的房间或办公室描绘在一份图表中。(2) 确定“Internet连接共享”主机。该主机运行Windows XP Home Edition或Windows XP Professional,并配备可正常工作的Internet连接。(3) 确定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所需的网络适配器类型。通常采用以态网方式。(4) 安装网络适配器和调制解调器,以便在每台计算机上创建网络连接。(5) 打开所有计算机和打印机。(6) 在“Internet连接共享”ICS计算机上建立Internet连接。(7) 在“Internet连接共享”ICS主机上运行“网络安装向导”。(8) 在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上运行“网络安装向导”,可以使用软盘对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进行配置。【问题与思考】用“网络安装向导”设置ICS主机后,主机网络设置有那些变化?ICS主机设置方法?实训三:家庭与宿舍局域网的应用【实训目的】 掌握NetMeeting的使用了解映射网络驱动器【实训环境】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NetMeeting的使用映射网络驱动器【实训理论基础】1 局域网构建2 网上邻居3 文件共享4 NetMeeting的使用【实训步骤】1映射网络驱动器(1)双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打开“网上邻居”窗口。(2)进入邻近的计算机中需要共享的资源,用鼠标右键单击该资源,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命令。(3)在“驱动器”下拉列表框中为要连接到的文件夹选择盘符。(4)选择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打开“映射网络驱动器”对话框(5)连接完成后,打开“我的电脑”,查看设置是否成功。(6)双击刚设置的驱动器,可打开该驱动器。(7)如果不想映射网络驱动器,可单击该驱动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断开”命令即可。2NetMeeting 使用(1)NetMeeting的初始设置a) 选择“开始”/“程序”/“附件”/“通讯”/NetMeeting命令,打开NetMeeting对话框。b) 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个人信息”对话框。c) 在“姓”、“名”以及“电子邮件地址”文本框中输入个人信息,然而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服务器名设置”对话框。d) 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当前NetMeeting启动时自动登录到目录服务器。选择完成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网络连接速度”对话框。e) 根据网络情况的调整配置选择合适的网络速度,选择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设置快捷方式”对话框。f)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所需要快捷方式,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按钮,打开“完成”对话框。g) 单击“完成”按钮,即可打开NetMeeting窗口。3会议主持(1)选择“呼叫”/“主持会议命令”(2)在打开的“主持会议”对话框中共有以下几项设置l 会议名称l 要求会议安全l 只有您可以接受拨入呼叫l 只有您可以发出拨出呼叫(3)创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可在NetMeeting主窗口中显示刚刚进行的设置。4会议工具的使用(1)选择“工具”/“共享”命令,打开“共享-无”窗口。(2)在“共享程序”列表框中选择用于共享的文件,然后单击“共享”按钮。(3)选择“工具”/“聊天”命令,打开“聊天”窗口。(4)选择“工具”/“白板”命令,打开“白板”窗口(5)“白板”窗口类似常用于的“画图”程序。使用该窗口可以让用户在会议中使用图形方式进行交流。对于各个工具的详细使用方法,在这里便不在详述。(6)选择“工具”/“文件传送”命令,打开“文件传送”窗口。(7)在“文件传送”窗口中不仅可以传送声音和图象,还可以传送文件,这对于Internet非常有用,也可用于局域网中。【问题与思考】(1)如何共享网络资源?实训四:网吧管理软件的使用【实训目的】 (1) 掌握一款网络计费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 理解网络计费的相关参数。(3) 理解网络计费的方法。【实训环境】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美萍计费管理软件。【实训内容】(1) SQL Server安装与设置。(2) 美萍计费管理专家专业版的安装与使用。【实训理论基础】1 网络计费系统网络计费系统可细分为4个模块,包括服务事件监测、资费管理、服务管理和计费控制。网络计费产品实现方法包括基于路由器、基于代理服务器和基于防火墙的计费系统等几种形式。2 美萍计费管理专家美萍计费管理专家是美萍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专业的计费管理软件,它集会员管理、卡类管理、商品管理、远程操作、日常管理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是广大网吧、电脑机房、学校叫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场所理想的计费与管理软件。【实训步骤】1 安装并设置SQL Server2000(1)安装SQL Server2000:1) 打开SQL Server2000系统文件所在目录,远行Autorun.exe。2) 选择安装一种版本3) 选定SQL Server2000组件。4) 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5) 默认安装到本地计算机。6) 选择创建SQL Server2000实例7) 公司姓名不必改动。8) 安装类型选择“服务器和客户端工具”。9) 选择典型安装。(3) 设置SQL Server2000:1) 服务帐户使用同一帐户和本地系统帐户。2) 身份验证用混合模式。3) SA登录密码为12345(不要随意设置其他密码)。4) 结束后,桌面右下角应有有个带绿色播放键的小图标。2 安装并设置服务器端(1) 运行服务端器安装程序mpjfsql.exe。(2) 输入自己的IP地址和数据库密码12345。(3) 出现用户名admin后,不要输入任何密码,确定即可。(4) 打开使用手册,了解该软件的功能。(5) 为Windows 2003 添加一个名为IPX的协议。3 安装并设置客户端(1) 运行客户端安装程序mpcltsetup.exe。(2) 单击“管理员登录”按钮,单击“退出”按钮将回到桌面。4 进行计费管理(1) 在“系统设置”菜单中选“添加电脑”,再选“自动扫描”后输入IP起始地址。(2) 在“系统设置”中选“添加电脑”,再选“虚拟电脑”后输入前缀。(3) 生成充值卡。在“卡类管理”菜单选择“充值卡管理”,单击“添加”按钮(4) 费率设置。单击“系统设置”按钮。(5) 通信设置。单击“系统设置”按钮,将“通信设置”设置为IPX,“网卡”为NDIS5.0DRIVER。(6) 用双绞线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直接连接,并在“客户端”进行必要设置,以便进行通信和测试。【问题与思考】(1) 美萍计费管理专家专业版用于什么场合比较合适?(2) 可以对没有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收费吗?若可以,依据是什么?(3) 安装美萍计费管理专家专业版为何要先装SQL Server?实训五:磁盘管理【实训目的】 掌握磁盘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实训环境】安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完成本机磁盘分区【实训基础知识】1 系统分区2 扩展分区3 启动分区【实训步骤】在XP操作系统的管理模块中中,微软内置了一个叫做磁盘管理的程序,通过它我们可以实现在Windows系统下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分配盘符、乃至创建软RAID磁盘阵列等功能,这边就简单的把这几种功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在操作系统中利用磁盘管理对硬盘进行分区。Windows本身自带有一个磁盘管理工具,可以对未安装操作系统的那些分区或是另外一块硬盘重新配置分区。下面几种情况都可以用磁盘管理工具开搞定重新分区的操作。(1)硬盘原来已经划了两个或是更多的分区,C盘不想变动,但是想把后面的分区删掉,重新划成一个或是几个分区。(2)装系统的时候只用硬盘的一部分空间划了个C盘,还有一些空间没有划成分区。(3)电脑又新加了一块硬盘上去,想要对新加的这块硬盘进行重新分区的操作。不过,磁盘管理的分区功能也是一种破坏性的操作,凡是操作中涉及到的分区数据都会全部丢掉。只是这个办法既不用借助于其它的工具,而且在Windows下就可以进行操作,所以还是有些用处的。下面这个例子是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装系统的时候我只划了一个10GB的C盘,别的空间都没有分区。现在我想要在系统中把剩余的空间划分成两个分区,步骤如下: 、邮件点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点击屏幕左侧的磁盘管理,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磁盘管理界面。大家可以看到屏幕右侧,磁盘0右边有一块黑色的未指派空间,右键点击之,选择新建磁盘分区。、弹出新建磁盘分区向导。直接点下一步。、然后让选择创建的磁盘分区。这里我们应该选择扩展磁盘分区,然后点击下一步。除了主磁盘分区,其余的空间需要划分成一个扩展磁盘分区,然后再在扩展磁盘分区上来划分逻辑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是无法直接引导操作系统的,而且一块硬盘,只能划分一个扩展磁盘分区。举例来说,如果一块硬盘划分成了C、D、E、F四个分区,此时C是主磁盘分区,D、E、F是逻辑磁盘分区,这三个逻辑磁盘分区又都是建立在这个硬盘的扩展磁盘分区上的。、我们这里要把所有的未指派空间都划为扩展分区,直接点下一步即可。 、出现了确认对话框,直接点完成。、然后回到了计算机管理的窗口,此时磁盘管理中的黑色的未指派空间已经变成绿色的可用空间了。下面我们来建立逻辑磁盘分区,在绿色的可用空间上点击右键,选择新建逻辑驱动器。 、没什么可以选的,直接点下一步就可以了。、然后这里要输入要给后面这个逻辑磁盘分区划分的大小,要分10GB,这边就输入10245了。 、然后是给新建的逻辑磁盘分区分配盘符。怎么这里最小只能用F?不能用D?原来是因为D还被光驱占用着呢,没办法,先分个F,回头再改好了。、然后是格式化选项,不格式话是不能用的,一般都可以勾上执行快速格式化来节约格式需要的时间。文件系统还是推荐使用NTFS,分配单元大小默认值就好,卷标大家随便输就是了。、需要确认完成,没什么好考虑的,直接点完成就行了。、回到计算机管理的窗口,分区多了一个,继续右键点击剩下的那一块未划分空间,重复新建逻辑驱动器的操作即可。【二】修改硬盘逻辑驱动器、光驱、移动硬盘、U盘等设备的盘符。先要说明一点的是,磁盘管理不能修改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盘符,下面是用磁盘管理功能修改盘符的方法,以硬盘为例。、右键点击想要更改盘符的逻辑驱动器或是光驱的盘符所在的方块,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然后会弹出如下图所示的一个窗口,点击更改。、在随后弹出的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的窗口的右侧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未被使用的盘符,然后点确定。、然后磁盘管理会有如下图的一个提示,不要管它,直接点是。【问题与思考】 (1)如何修改硬盘逻辑驱动器、光驱、移动硬盘、U盘等设备的盘符?实训六(1):网络服务器DHCP配置及应用【实训目的】(1) 理解DHCP服务的基本知识。(2) 掌握DHCP服务器的配置方法。(3) 掌握DHCP客户端的配置方法 。(4) 掌握测试DHCP服务的方法。【实训环境】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1安装并且管理DHCP服务器。2创建DHCP作用域并且配置它们的属性。3管理DHCP客户机。4完成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机的通信。【实训理论基础】1 DHCP服务2 DHCP的工作原理【实训步骤】步骤一 安装DHCP服务器 (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 (2)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在“组件”列表框中选中“网络服务”选项,单击“详细信息”,打开“网络服务”对话框,并在“网络服务的子组件”列表中选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配置组件,在执行完向导后,单击“完成”按钮。步骤二 管理服务器当安装完DHCP服务器后,就可以简单地管理服务器,如服务器的连接、启动、停止、断开等。 (1)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HCP”菜单,打开“DHCP”控制台,如图所示。 (2)选择“操作”“添加服务器”菜单,打开“添加服务器”对话框,选择“此服务器”单选钮,并在相应的编辑框中输入服务器名,如图所示。 (3)单击“确定”,关闭“添加服务器”对话框。这时服务器将添加到“DHCP”控制台中,如图所示。选择“操作”“所有任务”菜单,将可以启动、停止、中断服务等。步骤三 定义DHCP作用域 1创建作用域 (1)打开DHCP控制台,在DHCP控制台树中单击需要创建作用域的DHCP服务器。选择“操作”“新建作用域”菜单,启动“新建作用域向导”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作用域的名称和对它的描述。 (2)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定义IP地址的范围。在“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框中键入IP地址范围的起始值和结束值。在“子网掩码”框中,这里可以使用长度或IP地址类指定子网掩码,如图所示。 (3)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定义IP地址的范围,如上图所示。 在“起始IP地址”中键入排除范围的IP起始地址,在“结束IP地址”中键入排除范围的IP结束地址,然后单击“添加”按钮,添加到“排除的地址范围”列表框中。 若要排除单个IP地址,在“起始IP地址”中键入该IP地址,而“结束IP地址”为空。 要从排除范围中删除IP地址或IP地址范围,在“排除的地址范围”中单击该地址,然 后单击“删除”即可。 (4)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指定作用域中IP地址的租用时间。单击“下一步”,询问是否配置DHCP选项,只有配置常用的DHCP选项后,客户才可使用作用域,选中“是,我想现在配置这些选项”单选钮,单击“下一步”。 (5)这里定义作用域想要分配的路由器或默认网关。这里不进行设置,单击“下一步”。 (6)这里可以设置域名称和DNS服务器。在“父域”中输入网络上的计算机用来进行DNS名称解析时使用的父域名,在“服务器名”中输入DNS服务器名,在“IP地址”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如图所示。 (7)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WINS服务器。在“服务器”名称中输入WINS服务器的名称,在“IP地址”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如图所示。单击“下一步”,进入设置WINS服务器窗口。在“服务器”中输入WINS服务器的名称,在“IP地址”中输入服务器地址,使Windows客户在使用广播注册并解析NetBIOS名称之前先查询WINS。 (8)单击“下一步”,选择“是,我想现在激活此作用域”。继续单击“下一步”,将弹出“正在完成新建作用域向导”对话框,单击“完成”,即可完成作用域的创建。当创建完作用域后,在DHCP控制台中将显示创建的作用域的名称、地址池中可以使用的地址范围等信息,如图所示。步骤四 管理DHCP客户机1管理客户机租约通过DHCP服务器,可以查看DHCP客户机的租约信息或删除DHCP客户租约。 (1)打开DHCP控制台,在控制台树中定位到“地址租约”选项,这时在详细信息窗口中将显示客户机租约信息。 (2)若要删除客户租约,可在详细信息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删除的客户的IP地址,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菜单项即可。若要强制具有现有租约的客户放弃租约IP地址,可在客户机上的命令提示行输入:ipconfig /release命令;如果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个新的IP地址,在客户机上的命令提示行输入:ipconfig /renew。2管理客户机保留 (1)打开DHCP控制台,在控制台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作用域的“保留”选项,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新建保留”菜单项,打开“新建保留”对话框,在“保留名称”中输入保留的客户的计算机名称,此名称用作标识客户身份,不会影响为该客户配置的实际计算机名。 (2)在“IP地址”中输入当前未使用的,来自作用域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可以使用已经不是作用域排除范围部分的任一可用的有效作用域IP地址。 (3)在“MAC地址”中输入指派该客户网络适配器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在使用Windows 2003的DHCP客户机上,可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ipconfig /all,然后查看可用的网络连接的“物理地址”,如:52-24-4C-C6-A2-A8。在“支持的类型”中选择“两者”。单击“添加”按钮,将客户保留地址添加到该作用域。 (4)如果要为保留的客户机指派选项,可在详细信息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指派选项的保留客户,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配置选项”菜单项,打开“保留选项”对话框,如上图所示。 (5)若要更改客户的保留IP地址,可在详细信息窗口中选择想要更改的IP地址的保留客户,然后选择“操作”|“删除”菜单,删除当前的保留,在使用客户的新IP地址的DHCP中添加新的保留地址。【问题与思考】(1) 分析DHCP服务的工作原理。(2) 如何安装DHCP服务器。(3) 要实现DHCP服务,服务器和客户端各自应如何配置?(4) 如何查看DHCP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中获取的IP地址配置参数?实训七(2):网络服务器DNS配置及应用【实训目的】(1) 理解DNS服务的基本知识。(2) 掌握DNS服务器的配置方法。(3) 掌握DNS客户端的配置方法。(4) 掌握测试DNS服务的方法。【实训环境】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1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知道DNS服务器有哪些功能,会设置服务器的属性。2安装和配置DNS客户机,知道DNS客户机有哪些功能,为客户机配置DNS后缀。3添加管理区域,配置区域属性。【实训理论基础】1 DNS服务。2 DNS服务的工作原理。【实训步骤】步骤一 安装和配置DNS服务器1通过“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网络服务”“域名系统(DNS)”,安装完成DNS服务器。当安装DNS服务器后,系统将在“管理工具”组中增加DNS控制台,如图所示。 2默认情况下,当管理员打开DNS控制台后,本地DNS服务器将被自动加入DNS控制台中。如果要将其他的服务器添加到“DNS控制台”列表中,可在“DNS控制台树”中选择DNS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连接到计算机”菜单,打开“选择目标计算机”对话框,选择“这台计算机”。 如果新建的DNS服务器被加上红色字符“”,则表明DNS控制台不能与指定服务器上的DNS服务相连接,在“DNS控制台”窗口的右窗格中显示错误类型的详细信息。 当配置新的DNS服务器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在控制台树中选中DNS服务器后,选择“操作”|“配置服务器”菜单,启动“配置DNS服务器向导”,如上图所示。(2)单击“下一步”,在“配置DNS服务器向导”窗口中,选择“这是网络上第一个DNS服务器”,继续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正向搜索区域,它是一个名称到地址的数据库。(3)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区域类型。Windows可用如下三种类型获取并且保存区域信息。 Active Directory集成的区域:Active Directory集成的区域是一个新区域的主拷贝,该区域用活动目录存储和复制区域文件。 标准主要区域:该区域是一个新区域的主拷贝,存放在一个标准文本文件中,用户可在创建区域的计算机上管理和维护一个主控区域。 标准辅助区域:该区域是现有的一个区域的副本,是只读的,也存放在一个标准文本文件中。若要创建一个辅助区域,必须配置一个主控区域。选中“标准主要区域”,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新建区域的名称,如:master.M,继续单击“下一步”。(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创建一个新区域文件或使用一个从其它计算机上复制的现存文件,如图所示,单击“下一步”。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创建反向搜索区域,单击“下一步”。(6)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反向搜索区域的类型,同样有Active Directory集成的区域的类别、标准主区域和标准辅助区域三种,同样选择“标准主区域”,单击“下一步”。(7)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反向搜索区域的“网络ID”,如,如图所示。单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区域文件名,在默认情况下,区域文件名由网络ID和子网掩码确定。DNS将IP地址段倒转次序并且增加后缀,如0.168.192..dns,单击“下一步”。(8)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显示完成DNS服务器配置向导时创建的有关信息,单击“完成”,完成DNS服务器的配置。步骤二 管理服务器 当安装和配置了DNS服务器后,在“管理工具”中自动添加DNS控制台。使用DNS控制台,可以方便地管理DNS服务器。 (1)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打开DNS控制台。 (2)在控制台树中选择相应的DNS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所有任务”菜单,将弹出一个弹出式菜单,选择这些菜单项可以“启动”、“停止”、“暂停”、“恢复”和“重新启动”DNS服务器。 (3)如果要在DNS控制台中添加服务器,可以选择“操作”|“连接到计算机”菜单,打开“选择目标计算机”对话框,如图所示,在这个对话框中,如果选择“这台计算机”单选钮,则DNS控制台管理位于同一台计算机上的服务器;如果选择“下列计算机”单选钮,则DNS控制台管理位于网络中其它计算机上的服务器,这时必须提供远程DNS服务器计算机的名称。这里选择“这台计算机”,同时选中“立即连接到指定计算机”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4)若要删除当前DNS控制台中的服务器,可先选中该DNS服务器,然后选择“操作”|“删除”菜单,这时将弹出一个消息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删除该DNS服务器。 (5)当选中服务器后,选择“操作”|“更新服务器数据文件”菜单,将会更新服务器数据文件。步骤三 安装和配置客户机 对于客户机,在配置每台计算机的TCP/IP属性时,DNS配置包括以下任务。 为每台计算机设置DNS计算机名称。 为计算机设置主DNS后缀,置于计算机或主机名之后,形成完全合格的域名。 解析DNS名称时设置DNS服务器列表以供客户机使用,如首选DNS服务器。如果首选服务器不能用,则设置任何备用DNS服务器以供使用。 设置客户机在执行DNS查询时使用的DNS后缀搜索列表或搜索方法,将搜索较短的非限定域名。步骤四 为客户机配置主DNS后缀(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打开“系统特性”对话框,选择“网络标识”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上显示计算机名称、所属的工作组或域,以及计算机的简要描述。(2)单击“属性”按钮,然后单击“其他”按钮,在“DNS后缀和NetBIOS计算机名”窗口中,指出需要附加到计算机名的DNS后缀,重新启动计算机,使用新的DNS域名初始化。步骤五 添加和删除区域添加区域时,在DNS控制台树中选中“正向搜索区域”,再选择“操作”|“新建区域”菜单打开“新建区域向导”,按照指令创建所需的搜索区域,如:,然后按照系统默认的文件创建新文件,如master.M.dns,系统会默认加上“.dns”后缀,单击“下一步”,最后点击“完成”。在DNS控制台树中选中“正向搜索区域”,再选择“操作”|“新建区域”菜单打开“新建区域向导”,在“新建区域向导中”的“网络ID”中输入IP地址的网络号,如:“192.168.0”。单击“下一步”,然后按照系统默认的文件创建新文件,如:0.168.192..dns,单击“下一步”,最后点击“完成”。选中刚才上面添加的正向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主机”,弹出“新建主机”对话框,在名称中输入域中主机的全名,如:zt.master.M、qq.master.M,在“IP地址”中分别输入它们的IP地址,如、,添加完后,单击“完成”。选中刚才上面添加的反向区域,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指针”,输入主机的IP号和主机名,单击“确定”。选择“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slookup,可以看到域名和IP地址相互转换的结果。例如:输入,回车,可以看到zt.master.M;输入zt.master.M,回车,可以看到。删除区域时,可以选中相应的区域,然后选择“操作”|“删除”菜单,将其删除。【问题与思考】(1) DNS服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如何测试DNS服务是否成功?(3) 如何实现不同的域名转换为同一个IP地址?(4) 如何实现不同的域名转换为不同的IP地址?实验八:创建和管理WEB、FTP服务器【实训目的】 (1)掌握在Windows 2003 Server上创建和配置WEB和FTP服务器(2)掌握在客户机上访问WEB和FTP服务器【实训环境】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完成WEB、FTP服务器的配置【实训理论基础】1 IIS5.02 WEB3 FTP【实训步骤】IIS 5.0在Windows XP服务器的四种版本“企业版、标准版、数据中心版和Web版”中都包含有。除了本文开头介绍的Windows 2003 Web版本以外,Windows 2003的其余版本默认都不安装IIS;其跟以前IIS版本的差异也可谓很大,比较显著的就是提供POP3服务和POP3服务Web管理器支持。另外,在windows2003下的IIS安装可以有三种方式:传统的“添加或删除程序”的“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方式、利用“管理您的服务器”向导和采用无人值守的智能安装。二、IIS5.0安装过程我们还是采用熟悉的在控制面板里安装的方式进行,感觉此种方式比起在“管理你的服务器”窗口里安装要灵活一些。在控制面板里依次选择“添加或删除程序”的“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双击“应用程序服务器”,再双击“Internet信息服务”,选中“万维网服务”(注:此选项下还可进一步作选项筛选,请根据自己需要选用,如图1所示),点确定即安装完成。图1三、配置IIS5.0说明:本文所述配置重在一些注意事项或重要设置方面,即与以前IIS版本的比较设置;而对于具体配置一个完整的WWW服务流程不在重点关注之内,大家可以参阅相关文章。1.同其它windows平台一样,此时默认Web站点已经启动了。但请大家注意,IIS5.0最初安装完成是只支持静态内容的(即不能正常显示基于ASP的网页内容),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其动态内容支持功能。依次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信息服务管理器”,在打开的IIS管理窗口左面点“web服务扩展”;如图2所示,将鼠标所在的项“ASP.NET v.1.1.4322”以及“Active Server Pages”项启用(点允许)即可。ASP .NET解释:这是新一代的 Microsoft 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它提供一种新的编程模式和结构,使 Web 开发者能够构建和部署比以前更安全、更灵活、更稳定的企业类 Web 应用程序。图2【问题与思考】1. 现象:HTTP 错误 404 - 文件或目录未找到分析解决:此类问题十分常见。原因是在IIS6.0中新增了“web程序扩展”这一项,而里面的很多服务默认都是禁止的,本文前面也提到过。直接在“web程序扩展”里启用“Active Server Pages”即可。2. 现象:HTTP 错误 401.2 - 未经授权:访问由于服务器配置被拒绝分析解决:造成此类的原因应该是身份验证设置的问题,一般将其设置为匿名身份认证就行了,这是大多数站点使用的认证方法。3.现象:类似于Server.MapPath() 错误 ASP 0175 : 80004005的出错信息分析解决:IIS6.0出于安全考虑,默认关闭了父路径(诸如./格式的语句),只需在“主目录-配置-选项”,将“启用父路径”勾选即可。实训九:邮件服务器的配置与使用【实训目的】(1) 理解电子邮件服务的基本知识。(2) 掌握Mail服务器的配置方法。(3) 掌握客户端的配置方法。(4) 掌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实训环境】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四台【实训内容】(1) 安装Mail服务器。(2) 配置Mail服务器。(3) 配置客户端。(4) 发送和接受电子邮件。【实训理论基础】1 电子邮件服务。2 电子邮件地址3 发送和接受电子邮件【实训步骤】一、安装POP3和SMTP服务组件Windows Server 2003默认情况下是没有安装POP3和SMTP服务组件的,因此我们要手工添加。1.安装POP3服务组件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依次进入“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在弹出的“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中“电子邮件服务”选项,点击“详细信息”按钮,可以看到该选项包括两部分内容:POP3服务和POP3服务Web管理。为方便用户远程Web方式管理邮件服务器,建议选中“POP 3服务Web管理”。 2.安装SMTP服务组件选中“应用程序服务器”选项,点击“详细信息”按钮,接着在 “Internet信息服务(IIS)”选项中查看详细信息,选中“SMTP Service”选项,最后点击“确定”按钮。此外,如果用户需要对邮件服务器进行远程Web管理,一定要选中“万维网服务”中的“远程管理(HTML)”组件。完成以上设置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就开始安装配置POP3和SMTP服务了。二、配置POP3服务器1.创建邮件域点击“开始管理工具POP3服务”,弹出POP3服务控制台窗口。选中左栏中的POP3服务后,点击右栏中的“新域”,弹出“添加域”对话框,接着在“域名”栏中输入邮件服务器的域名,也就是邮件地址“”后面的部分,如“MAIL.COM”,最后点击“确定”按钮。2.创建用户邮箱选中刚才新建的“MAIL.COM”域,在右栏中点击“添加邮箱”,弹出添加邮箱对话框,在“邮箱名”栏中输入邮件用户名,然后设置用户密码,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邮箱的创建,本例中创建的mailbox是三、配置SMTP服务器完成POP3服务器的配置后,就可开始配置SMTP服务器了。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在“IIS管理器”窗口中右键点击“默认SMTP虚拟服务器”选项,在弹出的菜单中选中“属性”,进入“默认SM TP虚拟服务器”窗口,切换到“常规”标签页,在“IP地址”下拉列表框中选中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即可。点击“确定”按钮,这样一个简单的邮件服务器就架设完成了。完成以上设置后,用户就可以使用邮件客户端软件连接邮件服务器进行邮件收发工作,只要在pop3和smtp处输入邮件服务器的ip地址即可。注意到这步为止,基本的mail功能已经实现了,可以正常的收发mail.大家注意到这个时候smtp access里面设置的是匿名访问,此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利用此mail服务器发邮件。 四、客户端测试测试mail正常收发,给自己也就是发邮件,然后看效果如何,大家注意这时候无论在SMTP验证那里瞎填什么都能收发邮件正常,因为在服务器端Access里面设置的是匿名访问 五、SMTP服务器的安全设置以及客户端的配置1、去掉匿名访问,选择Basic authentication2、客户端软件smtp验证的时候随便填上一个用户名和密码,会发现有错误提示:六、正确的客户端smtp ID设置七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1)选择“开始”- “所有程序“ - “Outlook Express”命令,启动Outlook Express程序。(2)单击“工具”菜单的“帐户”命令,弹出“Internet帐户”对话框。(3)单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邮件”命令,弹出“您的姓名”对话框,输入姓名hello1234.(4)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Internet电子邮件地址”对话框,输入电子邮件地址。(5)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电子邮件服务器名”对话框,输入接收邮件服务器和发送邮件服务器的名字,这里都是输入。(6)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Internet邮件登录”对话框,输入帐户名hello1234和密码。(7)单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完成”对话框,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则创建了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为的帐户。(8)单击“工具”菜单的 “帐户”命令,弹出“Internet帐户”对话框。(9)选中刚刚创建的,单击“属性”按钮,弹出“属性”对话框,并切换到“服务器”选项卡,选中“我的服务器要求身份验证”复选框。(10)在“服务器”选项卡中单击“设置”按钮,弹出“登录信息”对话框,选择“登录方式”单选项,输入帐户名hello1234和密码,并选中“使用安全密码验证登录”复选框,最后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则电子邮件地址为的帐户配置完毕。(11)重复步骤(3)-(10)的操作,在OUTLOOK EXPRESS中继续创建另一个邮件帐户。(12)以邮件帐户的身份新建一个邮件,接收人为邮件帐户。(13)单击“发送”按钮,邮件则被发送出去,关闭Outlook Express程序。(14)重新启动Outlook Express程序,以邮件帐户的身份登录,则收到一个发来的邮件。能够成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则表明该MAIL服务器已经成功建立。【问题与思考】(1) Mail服务器有什么功能?(2) 在客户端,如何利用Outlook Express程序发送和接受电子邮件?实训十:局域网设计【实训目的】(1) 掌握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方法。(2) 理解和运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的知识。(3) 理解网络工程布线方案。【实训环境】计算机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