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1页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2页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3页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4页
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2,在本章我们将学习人际交往的意义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的心理调适,.,3,第一节人际交往的意义,.,4,一、人际交往与人生,人际交往对于一个人确定何种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通过“主动者受动者反馈主动者”的动态过程,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需要的满足。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发生政治交往和精神交往,从而建立起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政治关系和意识形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安全感和力量感。,.,5,二、人际交往的作用,交往有利于交流信息交往具有调节情感的作用交往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深化交往具有身心健康的保健功能,.,6,三、人际交往的原则,.,7,注重感情价值的人,高估人际交往媒介的价值。信奉“千里送鹅毛,物轻情意重”的原则。这种交往容易获得成功。注重物质价值的人,用物质衡量自己在交往中的得失。,.,8,第二节青年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9,一、人际交往的艺术,.,10,目光,目光是心灵的窗户。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映在瞳孔的变化上。高兴时瞳孔变大;厌恶、难过时瞳孔变小。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体语沟通方式,其他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11,面部表情,来自面部的信息,很容易为人们所察觉。一般来说,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和眼睑。,.,12,身体运动和触摸,摆手: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拒绝双手外摊:无可奈何双臂外展:阻拦搔头或搔颈:困惑搓手、拽衣领:紧张拍头:自责耸肩:不以为然或无可奈何,.,13,身体触摸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14,人际距离,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公众距离(3.667.62米)正式场合、演讲或公共场合社交距离(1.223.66米)彼此认识或商业交往个人距离(0.461.22米)朋友之间亲密距离(00.46米)亲人、夫妻,.,15,姿态作为一种身体语言,不断传达各种信息。如低头不语表达不高兴,有心事;舒展双臂表示欢迎;猛一扭头表示不满等等。,.,16,好奇,.,17,疑惑,.,18,不感兴趣,.,19,观察,.,20,拒绝,.,21,自我满足,.,22,欢迎,.,23,果断,.,24,隐秘,.,25,探究,.,26,专注,.,27,暴怒,.,28,激动,.,29,舒展,.,30,鬼鬼祟祟,.,31,羞怯,.,32,思索,.,33,做作,.,34,交往中应注意:首先,要注意用语得当、表达确切。其次,要注意语态谦逊、热情。,.,35,二、人际交往的技巧(一)有的放矢是指根据不同的社会层次、气质修养和处世阅历采用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二)情理并茂“以情感人,用理晓之。”特别要注意在人际交往中“诚实”的重要性。,.,36,三、新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新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一是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所致。二是因为心理的内隐性、闭锁性引起的。,.,37,第三节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38,一、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一)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人的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晕轮效应往往造成青年学生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认知他人,影响对他人公正的全面评价,从而影响自己与他人的交往。,.,39,(二)自我投射效应是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自我投射效应的影响在于自我出发认知他人,自我与他人不分,主观与客观不分。从哲学角度讲,对一个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40,二、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做到自知、自爱。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乐观心境可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奉献爱心。,.,41,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包括:羞怯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42,(一)羞怯心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羞怯(害羞+胆怯);二是胆怯。造成羞怯的原因心理学解释为是神经活动过于敏感而造成的。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影响。,.,43,如何克服羞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过多计较别人的评论。多争取锻炼的机会。学会意志控制。,.,44,(二)嫉妒心理,嫉妒是指在社交活动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产生一种由羞怯、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45,如何应付嫉妒?正确认识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将心比心,替别人想想。正确对待别人的嫉妒。,.,46,(三)猜疑心理,猜疑心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内心体验。如何消除猜疑?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客观了解他人。,.,47,(四)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具有自负心理的人不能与人平等交往,常常是交往对方造成难堪、紧张、窘迫等心理压力。与熟悉的人相处,常常过高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出于心理防卫而疏远他,这些导致交往障碍。,.,48,自卑是缺乏自信,自卑的浅层感受是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感强的同学凡事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使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挫折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所以事事回避,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49,如何克服交往中的障碍?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树立自信心。客观对待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正确的看待自己。注意吸取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修养水平。,.,50,人际互动的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