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币汇率论文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跨国公司外汇财务风险管理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剧了在华跨国公司的外汇财务风险,跨国公司财务人员,需要对其可控的折算风险和交易风险进行管理。本文 _汇率制度变迁为背景,探讨在华跨国公司财务人员针对折算和交易风险应采取的规避措施,并就过程中折算风险和交易风险的矛盾与权衡进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在华跨国公司 交易风险 折算风险 人民币汇率自xx年7月21日起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xx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屡创新高,人民币汇率形成了持续地小幅单向升值的特征。但xx年7月以后,为减缓国际 _的冲击,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步伐放慢,期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基本在6.826.84元人民币/美元之间窄幅波动。截至xx年10月末,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收6.8281,较xx年末(6.8346)升值65 个基点。xx年10月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3.13,较汇改前(xx年6月)累计升值14.1%,较上年末贬值4.2%。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呈现相同走势, 9月末指数为116.49,较汇改前累计升值19.1%,较上年末贬值3.8%。自xx年底开始,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却开始涨涨跌跌,而不仅仅是单向升值。这表明双向浮动的弹性不断增强,将是未来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特征。 当跨国公司因进行对外交易而取得外币债权或承担外币债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的汇率与结算日的汇率不一致,可能使收入或支出与预期相比发生变动。与折算风险不同,交易风险会导致跨国公司*流的变化,是一种流量风险。交易风险是在跨国公司发生商品和劳务交易中产生的,跨国公司在从事国际间的商品交易活动时,所采取的付款方式很少是即期付款方式,90%以上的付款都是延期付款。这种异地延期的付款方式给跨国公司带来很大的风险。简单地说,汇率波动给交易带来的风险表现为:(1)以外币表示的借款或贷款;(2)以外币表示的商品及劳务的赊账业务。 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会计翻译风险等,是指跨国公司将子公司财务报表从东道国记账货币转换成母公司记账货币的过程中,资产、负债、权益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企业在将外币折算为本币的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会引起企业账面价值的变化,即外币折算风险。折算风险所带来的账面损益在子公司未清算之前一般不会影响公司总体的。事实上,已经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外币交易所形成的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共同组成了外汇风险中的会计风险部分。 跨国公司可通过风险管理进行套期保值,例如,集权化的财务部门可以把一个子公司的外汇收入和另一个子公司的外汇收入进行匹配,通过这种方式,不良汇率变动产生的损失风险就得以化解或消除。目前,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缺乏必要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外汇市场方面。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汇率风险逐渐显现,迫切需要通过衍生品交易规避风险。在华跨国公司只能采用传统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单一管理,即只能是成本节约型的风险交易管理目标,较为被动,公司普遍采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风险管理。 交易风险产生于涉外交易中,其保护性措施也应通过外汇交易来实现,是交易产生的*流完全抵消交易风险的*流。交易风险的规避措施包括使用远期合约、价格调整条款、货币期权以及使用外币借贷。具体而言,可分为远期市场套期保值、货币市场套期保值、风险转移、定价决策、风险对冲、货币风险分担、货币双限、交叉套期保值以及外币期权。 跨国公司可运用三种策略来管理折算风险:调整资金流、购买远期合约、风险对冲。其中,资金调整是指通过转变母公司或子公司计划*流量的数额或者币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来降低公司本地的会计风险。 当对外交易合同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时,交易风险表现为折算风险,若财务人员采用远期合约与风险对冲进行交易风险管理,不可避开地对折算风险产生影响。 折算风险是对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而交易风险是对其*流量的影响,对二者的规避可以实现不同的外汇风险管理目标:折算风险最小化;交易风险最小化。同时,外汇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和避开意外作为两者的共同目标,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跨国公司财务人员在采取措施防范折算风险时,有可能增加交易风险,反之亦然。换而言之,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的避险效果不可兼得,在某些情况下,消除其中的一种风险可能同时使另一种风险减少;然而,在其他情况中,一种风险的消除反而会增加另一种风险。首先,对折算风险本身采取的保值措施会增加跨国公司的交易风险。例如,某在华子公司用其母公司的货币进行日常核算,虽然避开了折算风险,但由于其在华经营所使用的货币为人民币,势必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由母公司货币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交易风险。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他国货币的相对贬值。在华跨国公司预期本币贬值,可通过直接调整策略进行风险规避,包括:用强势货币定价出口产品和用本地货币定价进口产品。也就是说,该跨国公司采用人民币标价出口产品和本币标价进口产品,由此产生了人民币的多头和本币的空头,加大了交易风险。 其次,跨国公司可以采用套期保值方式防范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具体来说,就是在风险管理中采取远期合约,持有外汇多头的公司卖出外汇远期,持有外汇空头的公司买入外汇远期。在进行操作时,首先需要将资产负债表中的交易风险剔除。如果折算风险头寸大于资产负债表中的交易风险头寸,则会显著增大交易成本,并面对衍生产品的合同风险。如果跨国公司母公司财务报表中人民币(即外币)的受险资产小于受险负债,则在预期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会出现折算损失。此时,该跨国公司签订一笔远期合约进行保值。外汇交易上的收益可以弥补折算损失。但是,如果预测错误,外汇交易上就会出现损失,同时出现的折算收益也会被外汇交易损失所抵消。 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远期交易更加活跃。增大的汇率波动率是远期交易活跃的主因之一,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和对港币一直遵循单边升值路径,样本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和对港币累计升值分别达8.2%和8.3%之多。通过远期合约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交易是保值的常用方式,而其中的投机性也是公司财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三,跨国公司可对折算风险采取风险对冲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一种货币的风险头寸抵消另一种风险头寸,在考虑整个货币风险头寸组合的前提下,消除由于外币净收益或净损失带来的风险,这会带来很高的交易费用且无法达到各种外币完全分离并抵消风险的效果。当在华跨国公司所持有人民币应收账款和他国货币应付账款时,可以通过人民币的多头抵消他国货币的空头,但这只有在两者同时到期时,对冲才得以实现。在未实现对冲的期间内,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