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视化论文关于基于CSSCI文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可视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近年来,一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逐步兴起,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张金磊等学者(xx)认为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其能够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反转1。吴鹏泽(xx)在视频公开课的基础上从培训内容、策略、支持服务、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师培训模式2。宋艳玲等人(xx)基于心理学视角提出通过合理分配认知资源而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减轻压力并提升学习效果3。朱伟丽(xx)基于问题教学法与协作学习进行了课程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朱李馨(xx)基于CDIO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翻转课堂评价路线图,为国内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5。李小刚等人(xx)认为,教学视频和视频公开课等是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6。黄琰等(xx)从行动研究的角度验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公共课的优化效果7。王小彦(xx)将个性化学习理论与Robert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8。鉴于翻转课堂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CSSCI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法处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演进路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期能对我国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方式的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将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图谱相结合,采用Cite Space 软件,深入分析翻转课堂的相关文献,从而较为客观地揭示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本文的数据为KI数据库,类别限定为“CSSCI”,时间跨度为xx年1月至xx年11月,以“翻转课堂”为主题进行检索,对检索到的题录进行处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题录后,剩余的有效数据为485篇。 1.时间分布。自xx年以来,关于翻转课堂的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xx年的发文量达到192篇,是xx年发文量的4.8倍。由于KI数据库对xx年发表的论文尚未更新完毕,故截至到xx年11月的发文量为152篇。可以看出,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如图1所示)。 图1 xxxx年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论文发文量 2.机构分布。在Cite Space III软件中,将Time Slicing设置为“xxxx”,阈值设定为TOP50,分析内容选为Institution,生成科研机构知识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前的科研机构 在xxxx年间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科研机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9篇),其次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6篇)、吉首大学软件服务外包学院(6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篇)。排在第610位的依次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5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5篇)、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4篇)、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4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4篇)。 3.高产作者。在Cite Space III软件中,将Time Slicing设置为“xxxx”,阈值设定为TOP50,分析内容选为Author,生成高产作者的知识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xxxx年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 xxxx年,在翻转课堂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祝智庭(9篇),其次是曾明星(6篇)和周清平(5篇)。发文量排名4-10名的作者分别是赵蔚(4篇)、赵呈领(4篇)、张新明(3篇)、卜彩丽(3篇)、胡凡刚(3篇)、马秀麟(3篇)和李小刚(3篇)。 通过分析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演进路径(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mooc”、“微课”、“慕课”是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重要关键词。 表1 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 为探寻xxxx年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热点的变化,本文在Cite Space III聚类试图中选择时区视图,该视图有助于发现某一研究领域的阶段性特征(如图4所示)。 图4 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趋势图谱 由图4可以看出,xx年以前,我国翻转课堂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和教学模式这几个方面。xx年以后,翻转课堂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课、慕课、大数据、深度学习和混合学习这几个方面,这说明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逐渐深入。 在Cite Space III软件中,将Time Slicing设置为“xxxx”,将时间切片设为1年,分析内容选取keywords,默认阈值设为每个时间切片内被引频次最高的50篇文献。运行软件后生成xxxx年普惠金融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 图5 xxxx年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谱*获得高频关键词160个,其中共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翻转课堂”(216次),其次是“教学模式”(48次)和“mooc”(36次)。共现频次排名410名的关键词分别是“微课”(21次)、“慕课”(20次)、“微课程”(19次)、“教学设计”(16次)、“信息技术”(15次)、“课堂教学”(14次)、“spoc”(13次)。由图5可以看出,共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是我国翻转课堂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图谱分析,较为客观的分析了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的时间分布、机构分布、高产作者及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翻转课堂研究的时间分布,可分为萌芽阶段(xx)、起步阶段(xxxx年)和发展阶段(xxxx年)。受教学理念、技术支持和教学环境的影响,xx年以前,我国翻转课堂的研究并未广泛的展开。而在xx年以后,我国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加且不断深入。 第二,通过对我国翻转课堂研究文献的演进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植入以及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课程的兴起,共同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 第三,我国翻转课堂研究发文量最高的科研机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祝智庭。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引导不同地区的教育领域的学者间的相互沟通与合作,使翻转课堂模式得以持续开展。 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翻转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