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论文关于逍遥游看庄子的人生哲学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本文从庄子的逍遥游入手,通过具体分析逍遥游三个部分的具体含义和蕴含的哲学思想,揭示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哲学。由此再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并提出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要性。 关键词:逍遥小大之辩精神自由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作为庄子首篇的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文章,首先提出了庄子的人生哲学:人应该摆脱外部束缚,让自由的精神处于毫无障碍的境界。庄子的整个哲学思想就是围绕着如何能够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研究逍遥游能很好地把握庄子是如何追求绝对自由和解放,从而达到“逍遥游”的无我境界。 逍遥游一文,就体裁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北冥有鱼”开始,到“此大小之辨也”为止,借鲲鹏和蜩鸠的相形,来说明大小的分别。第二部分,从“故夫知效一官”起,到“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止,是本篇的正文、中心和结论。第三部分,从“尧让天下于许由”起,到最后“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这是借前人的故事,或今人的回答,把第二部分的中心思想,再加以推衍和证明。 逍遥游的第一部分就提出“大”和“小”的比较。开篇就讲鲲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在这开篇部分介绍的就是“大”的概念, 用“鲲”“ 鹏”来说明世界中什么才是“大”的。在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大”所带来的壮阔的理想空间,使得人在描述“大”的事物的时候有种开阔的感觉。有些研究逍遥游的学者在分析“鲲”、“ 鹏”这个形象时,往往认为这是庄子的自喻,甚至就代表了庄子的真人境界。讲鲲化为鹏的过程,比喻庄子在不断地修为中达到回归大道的状态。然而对于这种看法,我认为不能很好地阐释庄子的初衷。文中指出,大鹏之高飞,还须待风,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这与后文所提到的列子御风一样有所待的,这并不是庄子所推崇的逍遥境界,因此不能简单地推断大鹏就是庄子的自喻。 第二部分一开始就承接前文的“小大之辨”,提出在人世间所谓的小,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些人却“其自视也亦若此也矣”,如同学鸠嘲讽大鹏一样不知道自己的可怜。接着,庄子又提出另一种人,他们和前一种人的做法不大相同,前一种人只注重外在,而这种人却转向内在,其中以宋荣子为代表。宋荣子能“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达到了很高的精神修养境界,但还是“未数数然也”,因为宋荣子不能像列子那样御风而行,只能以大地为存在的依托。而列子与那些追求人生幸福安宁的“致福者”相比,尤其“未数数然也”因为列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死存亡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理由,在世界上“犹有所待”,没有 _摆脱对其他事物的依赖。因此像宋荣子、列子之类的人,实际上还是无法摆脱对他物的依赖,无法真正做到真正的逍遥之游。庄子由此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指出逍遥游的真正路径,这是逍遥游的核心部分,揭示了真正追求人生的精神自由的应该是无所待者,通过“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从而造就至人、神人和圣人。 本文的第三部分,举了许多例子,如“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焉”,以及惠子和庄子谈论到有用无用的话,可说都是借这些故事,以说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在具体分析了逍遥游篇章的结构和包含的深刻含义后,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庄子寓于逍遥游中的人生哲学。 第一,庄子指出要达到逍遥的境界,必须“顺乎自然”。庄子在逍遥游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了“小大之辨”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出天地万物是千差万别的,无法强求一律,但是如果能但各按其性以获得逍遥, 也就是顺其自然, 则可以与庄子所谓的“道”通了。庄子认为,要追求自由必须充分发挥事物或人的天性,不要逆着事物的本性去制约它,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大道的境界。庄子在逍遥游中就是用“小和大”来表达对“真在自由”的理解, 对“至乐”境界的追求,他表达的意思就是“顺乎自然”。 “顺乎自然, 乃是一切快乐和善良之所由来; 而服从于人为则是痛苦和邪恶的由来。”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就是在“顺乎自然”的境界中获得的。 第二,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要表达的逍遥,是忘记个体自我的形骸和社会的局限而达到的一种精神上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状态。庄子的“逍遥”是相对而言, 是有条件的逍遥(相对的自由) 。有条件的逍遥, 必须凭借某物或某种力量, 而无条件的逍遥则是与物同化。所谓“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正是“万物与我齐一”而循自然之变的境界,“乘”天地之正, “顺”万物之性, 万物皆可为我所乘, 这也就是老庄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法。事实上, 庄子所说的“逍遥”,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 列子御风而行, 已是一种做不到的假想, 更何况要“乘天地之正, 御六气之辩”, 而这一切都只可能是主观精神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是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解放。 第三,庄子认为达到“逍遥”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那么如何具体地实现“无己、无功、无名”呢?做到无我,就要忘掉自己形体的存在、超越自己与外界的区别, 实现了“ 物我两忘” 的人,才能获得心灵上的完全自由;做到“ 无功” 、“ 无名” , 就要摒弃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必须消除社会意识、社会价值观念对人的自然状态的破坏, 解开心灵的束缚, 去掉德性的负累, 打通大道的闭塞。 庄子在逍遥游中体现的深刻的人生哲学,无论对于古人还是今人都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庄子对不偏执于物、不偏执于己而达到随意、自由无碍的“ 逍遥” 状态的追求, 给予我们以无尽的启发。在当今社会中,那些物欲横流、人为钱役的社会现象,那些被权、利、名、贵等迷惑了本性而不择手段、挺而走险的违法者, 那些面对困境怨天尤人、俯首听命的悲观者,都可以运用庄子的人生哲学,把疲惫的精神从现实生活的物质中 _解放出来,充分展现自我光辉的一面,像庄子那样摆脱尘世的束缚, 恬淡自如,去获得心理的绝对自由。因此,研究庄子的人生哲学对于当代的我们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 _: 1孙雍长.庄子注译. 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xx年版. 作者简介: 屠幼芬(1987-),女,浙江舟山人,浙江师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应急知识培训课件简报
- 造价方面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杭州面试题及答案
- 回乡创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语文开卷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粤电集团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美术花卉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公交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社保费培训课件税务局
- DBJ33-T 1349-2025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标准》
- 上腔静脉压迫护理
- 八一参观部队活动方案
- 医院6S管理标准
- 市政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JG/T 324-2011建筑幕墙用陶板
- 第四届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粮油保管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人工智能辅助的舆论危机传播分析-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