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_第1页
流行病学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_第2页
流行病学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_第3页
流行病学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_第4页
流行病学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Dentistry),课程口腔预防医学的内容,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Dentistry)口腔公共卫生学(DentalPublicalHealth)社会牙医学(CommunityDentistry),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口腔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重要组成部分,与口腔医学的各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学、环境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研究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预防口腔医学的研究对象,预防口腔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研究群体的口腔疾病患病情况、群体预防措施和个人预防保健方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除口腔专业人员与卫生工作者之外,它还要求政府的支持与投入,社会的关注及个人的参与,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内容,口腔流行病学龋病的病因及预防牙周疾病的的病因及预防其他口腔疾病的问题及预防氟与口腔健康口腔预防保健用品及其使用口腔医疗中的感染控制问题,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内容,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食物、营养与口腔健康社区口腔保健与项目管理与病人的交流技巧口腔卫生政策,口腔预防医学的工作特点,口腔临床工作者口腔预防工作者对象病人社区.口腔检查.口腔健康调查.诊断.分析.制定治疗计划.制定预防措施计划.治疗.预防项目计划实施.付款.资金筹措.评价.评估,口腔流行病学简介,流行病学定义,运用现场观察和现场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借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研究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和事件及其决定因素,并应用这些研究结果控制健康问题.-流行病学词典,流行病学的用途,评价疾病的程度和数量寻找疾病的病因评价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效果和效益计划卫生保健服务,流行病学与口腔保健的关系,改进诊断方法确定正常值的分布评价新的或改进的治疗措施评估预防措施或方法,表我国人民不同时期患龋情况,时间调查地区数人数患龋人数平均患龋率解放前632,46919,25859.35059年18219,312106,78148.76069年21544,708217,73440.07079年243,760,2901,356,36236.0中国人患龋情况的初步分析(中华口腔科杂志1980年第15卷第1期),口腔流行病学的概念(oralepidemiology),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即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口腔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流行病学方法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和基础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方法龋病的的流行病学牙周疾病的流行病学其他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研究内容,描述人群口腔疾病与疾病的规模和分布确定疾病发生过程中的致病因素和影响疾病流行的因素提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评价和计划工作所必须的资料对口腔疾病的预防策略、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口腔疾病监测,我国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1957年卫生部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计调查委员会关于龋病牙周病全国性统计调查的规定1983年卫生部领导下对全国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1990年卫生部领导成立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组并制定了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995年全国11个省市开展口腔流行病学调查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开展口腔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实施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监控调查(2年),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一)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Epidemiology),是关于描述不同时间、地点、人群的患病率与患病模型的流行病学。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发生、发展规律作客观描述,提出病因假设。对评价卫生状况非常重要,而且还常常提示流行病学家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描述性研究主要回答:“是什么?”,解决知其然”,侧重描述现象。,描述性研究-测量疾病的分布,横断面研究-测量某一时点疾病状况相关性研究-描述疾病与一些因素如年龄,性别,地点等的关系病例报告-描述一些病例,此研究介于临床与流行病学之间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Cross-sectionalstudy),某一时间内,对特定人群有关因素或疾病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确定患病率调查在某一时点进行,故称横断面研究,因收集资料针对有关疾病或因素,亦称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表示目前的健康状况,对确定医疗上需要十分重要,横断面调查的用途,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及在人群,地区、时间、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分布状况,如城乡患龋率,男女性患龋率,各年龄组患病情况等并加以比较探索疾病致病因素,研究疾病发生环境,群体和患者的特点等因素(如饮水含氟量过高引起氟牙症)确定疾病的高危或敏感人群,历史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AnalyzingAvailableRoutineData-sets),对已有资料或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总结,如病历、病例分析优点:容易收集资料,短时期即可获研究结果缺点:没有对照组,结果缺乏可比性,资料容易受偏倚和混杂因素影响,研究结果的重复性较差,研究的论证力较弱,描述性研究-描述疾病发生的方式(患病率,发病率)与变量如人,地点,时间的关系,Person-whoisaffected患病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婚姻,家庭Place-wherethecasesoccurTime-whenthecasesoccur时间是流行病测量的基本元素,病因基本成分之一,一个著名的例子:,约翰.斯诺(JohnSnow,1813-1858)用流行病学方法确定受污染的供水是传染病传播的主要原因。他研究伦敦的一次霍乱病流行,追踪到布罗德大街的一个抽水机的供水被霍乱病菌污染是流行的原因。停止使用该处供水后,霍乱病不再发生。在霍乱杆菌还没有分离子出来之前,约翰.斯诺就发现了疾病的来源。,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alEpidemiology),对于假设病因或观测因素,进一步在所选择的人群中查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即验证病因假设。检验描述性研究提出的假说,调查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对疾病发病机理的影响,分析性流行病学测量疾病病因,根据是否对人群处理分为二类,观察性研究-研究中对人群不作处理,估计疾病的关系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干预性研究-临床实验,研究中对人群要干预,能对病因提供直接和有力的证据,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先按疾病状态,确定调查对象,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方法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找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为病因学研究、防治研究和预后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但不能直接论证病因学联系,特点,从结果追溯原因,属回顾性研究,因为暴露与否已成事实应用范围:用于调查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如果检验结果为肯定,可进一步作前瞻性(队列)调查用于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用于药物有害作用的调查,表2-1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汇总表,如果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a/m1)统计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b/m2),则提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联系,可能是因果关系,RelativeRisk,FluorideConcentrationEnamelTotalsinWaterOpacitiesYesNo2ppm40601001ppm1090100Totals50150200,RR=(40/100)/(10/100)=0.4/0.1=4,优点,适用于有很长潜伏期疾病的研究研究时间短,便于组织,节省人力、财力,医德问题少,对病人无危害可以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及内部联系发病率较低的疾病也容易建立病例组,一次调查可作多个可疑病因的探索,缺点,存在回忆偏差,有些调查项目难于确切回忆,影响资料的准确性不易选择理想的对照组,易出现选择偏倚,不能确定暴露与非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只能计算近似的机遇比历史条件不易控制,条件相似的病例不易获得结论,精确度较低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对照病例,两组条件尽量一致,最好按年龄、性别加以配对,队列研究(群组研究)(Cohortstudy,Prospectivesurvey),事件发生之前作好计划,进行调查设计,按预计某些可能发生因素设立人群比较组(一组有接触,一组无接触),随访一定时间后,比较各组内该事件发生频率,得出相应结论特点是由因索果。适用于在一定时期内可明确判断结果的研究,优点事前周密计划,观察结果可靠性高总体较明确,每组观察人数已知,可计算和比较发病率缺点发病率很低的疾病需观察大量人群,所需时间较长,需人力、物力及失访较多,应先作回顾性调查,找出初步规律再作前瞻性调查需严密组织工作。一般只作单因素调查,调查因素选择不当将浪费人力、财力和时间,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又称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experiment)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或施加某种因素或消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它有两个重要特点:有干预措施;设立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实验流行病学主要用于:验证病因假设;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成本效果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分: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现场试验(fieldtrial)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interventiontrial)。,临床实验要求,最好采用同期随机对照实验,并采用盲法执行和盲法分析,也可用前后对照,交叉试验设计对预防措施的效力、程度、预期目的应心中有数,对防治疾病及效果有确切估价和判断标准在受控条件下尽量排出外界影响因素,对观察对象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方法学的研究,以上三种研究都离不开方法学的研究,在进行研究之前,需要将研究的技术加以完善,包括收集数据资料的技术,疾病分类等例:估计膳食情况的方法,用于现场检查大量人群口腔疾病状况的简单可靠方法,ResearchMethodology,HarvardSchoolofDentalMedicine,流行病学测量的指数,测量的指数定义某疾病,情况特征或条件的方法用于测量该情况的严重性测量的程度定性(主观)定量(客观),流行病学的基本测量方法,患病率-给定时点疾病发生的数量患病率=已经发生的病例某一时点的人群发病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发生病例的数量发病率=新发生病例的数量某段时间中人群,PrevalenceandIncidenceofDentalCaries,Person#1-2-3-4-5-6-7-8-9-10199219931994,PrevalenceandIncidenceofGingivitis,Person#1-2-3-4-5-6-7-8-9-10-199419951996,龋病常用指数,CriteriaforDecay,CoronalDecayADANIDRFDIWHOOthers,RootDecayBantingBillingsKatz,Caries-Allcariesmeasurementsarebasedonthepresenceofdecayed,missing,orfilledteethorsurfaces(DMFindex),D=DecayM=MissingduetocariesF=Filledduetocaries,Criteriaforcoronaldecay,ADANIDRFDIWHOOthers,牙周疾病常用指数,Gingivitis/PeriodontalDiseasebasedonvariousindicatorsincludeoneormorethefollowingindicator,GingivalColorContourBleedingPlaque/OralHygieneCrevicularFluidFlow,PeriodotalPocketDepthAttachmentLossCalculusMobility,GingivalIndices,GingivalIndexofLoeandSilnessGingivalBleedingIndexofAinaimoandBayGingivalCrevicularFlowPMAIndexofShoreandMassler,Plaque/OralHygieneIndices,OralHygieneIndexofGreeneandVermillionPlaqueIndexofSilnessandLoe,CalculusSurfaceIndex,Volpe-ManholdCalculusSurfaceIndex,PeriodontalIndices,RussellRamfjordNIDRCPITN,PeriodontalIndices,PeriodontalindexPI(Russell,1956)PeriodontalDiseaseIndexPDI(Ramfjord)NIDRCPITN,Stainingindex,LobeneStainindexColorcomparativesystem(VitaShadeGuideandtheLabsystem,氟牙症(Fluorosis),口腔健康调查,口腔健康调查定义,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适当指数或指标,收集人群在某时点或某时期口腔健康或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等各方面的资料。经过统计处理,分析、描述、评价疾病流行与环境因素、流行趋势,人群特征的关系或发现可疑因素,为探索病因提供初步资料,并为口腔保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口腔健康调查三个基本阶段,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三个步骤紧密联系,相互影响,需要一个全面的设计和进行组织安排,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性,认识口腔疾病的现象和流行规律口腔疾病防治的首要步骤为口腔卫生规划及口腔保健措施提供资料,口腔健康调查的七个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2.进行调查设计3.选择样本4.实施检查5.分析资料6.得出结论7.发表结果,调查目的,根据防治工作需要来确定,了解问题,说明总体的特征;或研究事物间的关系,借以探索病因。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指标具体化,是选择调查指标的依据。必须回答调查结果作什么用?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调查?调查目的将决定调查的方法、内容,可能的调查目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的目的有: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估价治疗与人力需要。,调查方法,1.普查2.抽样调查3.典型调查4.预调查5.捷径调查,普查,普查将组成总体的所有观察单位全部加以调查如1965,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一般都是用于了解某一时点的情况,应尽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用样本推论总体,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抽样调查较普查观察单位少,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并可获得准确资料,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很多医学问题只能作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还能检查普查的质量,典型调查,对事物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定典型观察单位作调查有利于对事物特征深入进行了解。由于没有遵循随机化原则,故不能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但一定条件下,结合专业知识选定典型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经验性推论(不属统计推断范畴),预调查为初步了解调查对象患病特点对有代表性的少数人进行调查捷径调查(pathfindersurvey)为在短时间了解某群体口腔健康状况估计在该群体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人力及资源,只检查有代表性的指定年龄组,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明确所需的数据,调查目的明确后,要明确预期分析的指标和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检查项目。调查项目一般有两种分析项目直接用于整理计算的调查指标备考项目为保证分析项目的完整正确,为了核查,补充而设置的,一般不进行分析分析项目不可少,备考项目不能多。项目的定义应明确,提法准确,不产生误解,标准应有明确规定,根据内容确定调查项目,一般项目: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等健康状况项目:龋病、牙周病、牙列状况、氟牙症等问卷调查项目: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等,调查表供调查使用的有次序的调查项目的排列,调查表可分为一览表与卡片一览表适合同时填写多个观察单位,用于项目较少的调查,填写方便,一般用划计整理卡片法整理方便,每张表只填一个观察单位适用于观察项目较多的调查要求:简便,尽量少用文字,用选择、填空或简单数字、符号,表中可安排简单的填表说明,拟订调查表注意事项,事先周密考虑项目是必要的,能满足调查指标的需求明确每一项的作用每项规定得简单、具体、明确,标准应统一考虑计算处理方法便与填写和整理统计分析表格用于人户组依需要而定,选择样本,选择调研人群即明确调查对象,划清总体的同质范围,属于同质范围的每个调查对象为一个观察单位,观察单位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学校),某些牙齿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避免偏性其他:了解患病水平,考虑随访稳定性、资料可得性、调查可行性、调查费用,人群分组,标准年龄分组按单一年龄或选择年龄组到岁,以后每5岁或10岁再行分组第三版分组(四组):,,估计学校口腔保健只需检查6,9,12,15,18岁年龄组即可估计全部问题,样本含量,现况调查样本含量的估计公式N受检人数P预期阳性率Q1-P根据研究的允许误差大小决定允许误差为10%时,K400;允许误差为15时,K178,允许误差为20时,K100,指数和标准,为使指数实际能应用,指数必须具有可评价性与可靠性可评价性在流行病学中指数能测量它企图测量的情况,例如,具体的疾病或条件可靠性在同一时间,由同一检查者或不同的检查者使用指数能重复地应用,得出相同的结果,误差及防止方法,现况调查易发生的误差:随机误差(Randomerror)由抽样误差造成系统误差(Systematicerror)或称偏性随机误差的防止方法正确的抽样技术和适当加大样本量,偏性,选择性偏性样本人群的选择方法错误,如用医院病例说明人群患病情况无反应性偏性(nonresponsebias)漏查造成防止方法是调查前作好组织工作信息偏性回忆偏性(recallbias)调查疾病危险因素时,暴露史调查靠回忆产生的误差防止方法是避免使被调查者回忆很久以前的事检查器械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的偏性防止方法是按规定使用检查器械检查者偏性由检查者原因造成的误差,测量误差/检查者差别,记录资料误差检查误差(如诊断、检查器材或条件不合适)疲劳标准掌握不一致偏差缺乏标准化或一致性实验,检查者偏性,检查者之间偏性(inter-examinerbias)由于标准掌握不一致导致结果有误差检查者本身偏性(intra-examinerbias)指一名检查者给同一病人作口腔检查时前后二次检查结果不一致防止方法:*疾病的诊断标准要明确*调查前要认真培训,统一标准、统一认识;调查前要做标准一致性试验(calibration),实施调查,准备阶段批准安排进度培训调查人员*了解调查目的与调查要领*统一检查标准,询问方法*明确口腔检查使用器具,照明条件等标准一致性试验,实施调查,实施阶段器械和用品现场检查安排复查注意事项,检查方法标准化和校准的目的,检查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