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树人论文关于培育文化载体落实立德树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坚持文化导向,实现价值引领 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引领”,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营造校长主导“价值引领”氛围。校长的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发展愿景,直接影响着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和成长走向。坚持“高端研训”,定期选派校长参加全国各类校园文化高峰论坛和校长培训活动,通过专题研讨、名校考察、跟岗培训等,开阔视野,提升素养,促成文化自觉。举办“校长论坛”,一届一个主题,“晒”规划、“晒”理念、“晒”创新、“晒”成果。倡导“我讲核心价值观”,给校长布置“作业”, _教职工提供与时俱进的“思想大餐”。通过常态化的价值引领,打造“接地气”的管理机制、发展构想与美好愿景,形成充满正能量的学校“精神磁场”。市一中校长周启平锤炼师生“平心静气”的治学品质,弘扬“山麓文化”,校风学风日益淳正。市实验初中校长熊运军打造“生态教育”团队,践行“天生”文化,教学质量区域领先;城北校区校长伍学明引领师生“追求卓越”,校园生动活泼。市实验小学校长禹之松挖掘“上清”文化,培育“崇善向上,清风高节”的教师团队,培植“成人成事,相互成全”的成长沃土,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重在撑好校园文化这张“网”,其支撑的高度、覆盖的广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这张“网”由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基本导向、三个创建环节、四个主要载体、五个文化体系构成。一个核心理念是以正治教、以文化人,两个基本导向即办学目标导向和立德树人导向,三个创建环节即理念定位、文化造势、成果提炼,四个主要载体即主题德育、卓越课堂、阳光课间、校本课程,五个文化体系即精神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按照上述设计,市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松滋市校园文化建设在“三落三精”上下功夫,即落细、落小、落实、精深、精致、精美,让每一所学校和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全市按照创建年、提升年、特色年的“三年发展规划”,宏观层面提出了“七大校园”创建目标,即绿色生态校园、健康校园、阳光校园、数字校园、书香校园、传统文化校园、法治校园;微观层面提出了“美丽教师、阳光学生、书香班级、温馨宿舍、活力社团、精品课程”等专项目标。围绕上述目标制定了考评细则,明确了全市学校文化建设“四有”目标,即有三年发展规划、有办学理念解读文本、有特色创建实施方案和有校园文化成果汇编。全市助推以创促建和系统性、项目化的工作机制,对学校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打造主题文化,凸显精致办学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汇入当代,又要融入传统;既要体现传承与借鉴,又要着眼发展与创新;既要丰富多彩,又要主题鲜明;既要走向社会,又要立足校本。松滋市倡导“一校一题、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凸显精致办学。 “主题”树旗帜。一校一主题,一题一特色。校园文化主题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办学理念、教育规划、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松滋市成型的校园文化主题中,以办学思想理念、教育发展规划为依据提炼的主题文化有:市实验初中的“生态教育”、八宝中学的“阳光教育”、西斋小学的“绿色教育”、八宝小学的“生本教育”、老城中学的“合作教育”等。以传统文化为依据提炼的主题文化有:市言程中学的“忠孝文化”、宛市中学的“感恩文化”、宛市小学的“雅行教育”、陈店小学的“雅仁文化”、王家桥中学和刘家场小学的“君子文化”、万家学校的“乡愁文化”、纸河中学的“尊重文化”等。以地域历史和校名校史为依据提炼的主题文化有:市一中的“山麓文化”、市炳炎中学的“将军精神”、市实验小学的“上清文化”、向上中学的“向上向善”、镇泰民族学校的“土家文化”、西斋中学的“力行文化”、斯家场中学的“榜样文化”等。以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为依据提炼的主题文化有:市黄杰小学的“幸福教育”和“足球文化”、王家桥小学的“润泽德育”、麻水小学的“书香校园”、城关一小的“少年交警”等。 “三化”造气场。为文化造势,才能让理念落地、让文化生根。文化造势的基本途径是“三化”,即内化于心,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外化于行,改变师生的行为方式;固化于物,将理念文化的要素于校园里丰富、突出、放大。“上清十景”成为市实验小学的文化标志。走进宛市中学的“主题文化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感恩文化气息。“阳光教育”的温暖阳光照耀在八宝中学的每一个角落。在纸河中学,“尊重”无处不在。在大山深处的卸甲坪乡中小学校园里,从校园建筑、学生服饰到课间活动,土家风情惊艳双目。松滋市的每一所学校,从校园环境到楼厅馆室,俨然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 “结构”显魅力。校园文化光有理念不行,只有物态也不行,必须有“结构”。有“结构”,方能触摸、可操作,才能实现精致办学的目标。八宝中学的“阳光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该校通过近四年的实践,形成了“一个理念、一根主线、两大要素、三大系统、三张名片、四项常规、五大评价”的阳光教育体系。王家桥中学的“君子教育”有理念、有方案、有途径、有教材、有体系,做好了德育科研、主题文化创建和校本德育课程的结合文章。 培育文化载体,落实立德树人 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零敲碎打”走向“生态构建”,通过培育文化载体,形成个性化的文化特质和办学特色。 实施主题德育。主题德育是诠释学校主题文化的最好载体。实施主题德育,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德育体系。松滋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12345”德育工程。即:一个核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项工程校园文化特色建设和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三大网络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制度、阵地、活动“三保障”;四大课堂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生命安全教育课;五大主题信念教育、养成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五大常规仪式教育、朝读经典、社会实践、成长记录、多元评价。在上述德育体系中,四大课堂、五大主题、五大常规,让校园德育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建设卓越课堂。课堂文化不可忽视。积极向上、氛围浓厚的课堂文化是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建设必需的保障和支撑。有思想的课堂才是有文化的课堂。松滋市以市实验初中城北校区为试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将生本自主、合作开放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开发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选择、共享度高的课程,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松滋市将*课程体系中的“校本课程”纳入到全市义务教育质量评估中。遵循“基于文化、立足校本、多元选择”的原则,各地各校结合乡土历史、校情资源,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与主题德育、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将校园文化的文章书写得生动和严实。以市实验小学为代表的“经典诵读”、卸甲坪乡中小学的“土家韵”、庆贺寺中学的“江南抗大”、大岩咀小学的“我爱危水”等一批校本课程,在全市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丰富活动文化。“活力社团”“阳光课间”“仪式教育”成为全市中小学活动文化的主要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装修公司人员管理办法
- 经营养生馆管理办法
- 要害部位保卫管理办法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中级考试选品策略实战模拟题
- 财务做账流程管理办法
- 2025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医院保洁中央运输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 第三章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 初中俄语七年级第一课课件
- pvc板材生产工艺流程图
-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基础 习题答案汇总(程夕明) 习题集1-6
-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
- 软件使用授权书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