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地区论文关于推进XX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贵州省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贵州黄平556100) 摘要: 当人们谈论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想到的都是某某明星演出、韩国电视剧、美国电影片等,乡村文艺队的存在和发展根本没有引起大家的 注意和重视,在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它却广泛存在于每一个村落,已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十余年一直在基层文化系统工作的笔 者,因与他(她)们有长期的接触,对此深有感触,现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开展分析,就如何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文艺队伍的建设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全社会的 关注。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建设思考 :G249.2 :A :1003-9082 (xx) 04-0353-02 一、民族地区乡村文艺队伍的现状及特点 1.在民族地区,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乡村文艺演出队伍。随着改革开 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观念在 转变,简单的听广播看电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 文化渴求越来越迫切。因此,由农民自发组织并直接参与的文艺队伍在农 村又活跃起来。据了解,贵州省黄平县的11 个乡镇142 个中心村都有民间 乡村文艺演出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和村寨院落,成为全县群众文化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节目有芦笙演唱、苗族大歌、板凳舞、山歌、民族乐器、腰鼓、 花棒、服饰表演、快板、顺口溜等。 2.民间自发组织,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表演水平高低不一。人员差不 齐,不管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功底,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参与,小到三岁孩童, 大到八十老嬬,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精神状态良好都可以参加文艺队伍。几 个人提议一下,一般是晚饭后搬台电视机或功放机在空旷的场地进行排 练,有的有上辈老人教,有的跟电视机上的视频学,大多数都没有专业老 师。有的队伍仅限自娱自乐,自我消遣,而有的队伍却可与专业的表演艺术 团队媲美,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 3.表演装备和场所简陋。农村文艺表演一般不需要华丽的服饰,衣服 统一色调即达到服装装备的目的,少数民族常穿服装也就是演出服饰。表 演的道具可由木具、炊具、家具、农具等日常用具充当,生活又娱乐 于生活。一台电视机和一台功放机就是他们的设备,村委会场或农家院落 就是舞台,就是剧场。乡友邻居一根木凳、一张椅子就成为观众。在农闲时 节演练,遇到民族节日和乡邻婚丧嫁娶就演出。 二、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乡村文艺队伍的地位和作用 1.民族地区乡村文艺队伍已成为村寨群众文化生活的主力军。民族地 区乡村文艺队伍人员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逢年过节和乡村开展各种 活动时,都会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只要锣鼓声一响,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就 聚集了过来,观众最多时可达三四百人,最少时也有几十人。据不完全统 计,黄平县乡村文艺队一年要编排节目1000 余个,组织和参加各类演出 500 余场次。他(她)们利用农闲时节、传统节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 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演出节目贴近群众,富有地方特色,活跃、丰 富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艺队伍。以前,在农村婚丧嫁娶、 乔迁新居、举行传统民俗活动时,不同程度上还掺杂了一些封建迷信色彩。 乡村文艺队伍成立后,节目大都是歌颂传统美德、赞扬主人勤劳善良、积极 健康向上的节目,一般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展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 出来的新人新事,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引领着农村文化前进的方向。重安 镇黄猴村中老年歌舞队编排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把计划生育、乡村建设、 农村低保、农村合作医疗等美好生活联系起来,展现了新农村的发展,得全 县乡村文艺队伍汇演三等奖。新州镇凤之舞队快板节目珍惜生命拒毒品 告诉人们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3.逐步成为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传承者。民族地区农村流传 的许多传统民间文化曾一度面临失传和消失,乡村文艺队成立起来后,他 们利用业余时间,挖掘民间艺术,出许多民族民间节目演出,在部分七 八十岁老人的参与下,很多民俗又得以继承下来。如谷陇镇大寨村的芦笙 队、新州镇北门村木鼓队、新州镇晒金石村苗族大歌文艺队等在队员的发 掘下,木鼓响起来、芦笙唱起来、送祝女等节目又得以再现舞台,对 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实行多部门联合,整合项目资金,综合配套抓好村寨群众文化活动 场建设。随着*对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建设力度的加大,各部门对农村资 金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有远程教育、计划生育、文化图书室、体育健身广 场、村卫生室、村两委建设、环卫建设、水利建设、寨道建设、一事一议项目 等几十个项目内容。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既做到不撒胡椒粉,又做到不重 复建设,只有县相关门联动做好村级建设整体规划,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 导下,村两委具体实施,把以前分散投入在各村的资金做好整合,不再各部 门自行其事,实行集中管理,选好一个中心宽阔的地方,把这些基础设施建 设在一起,一个村一个村的来建设,由重点村向边远村,有条件的村向无条 件的村逐步开展,做一个,成一个。对此,黄平县也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工作, 其中旧州镇寨碧村、新州镇学坝村、重安镇茅坪村就实施得很好,其他村在 试点的基础上,也在不断的落实之中,力争2020 年全面实施到位。让乡村 文艺队活动有场地、器材有放处、电源有接处,地方集中,做到有人歌舞有 人看,便于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 2.建立县级文艺骨干联系主要村寨文艺队的帮扶制度,加强村级文艺 队伍业务培训指导工作。为传承和保护黄平民族民间文化,xx 年以来, 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出台文艺骨干联系乡村文艺队伍帮扶制度,积极 鼓励文艺骨干深入各乡镇、社区、农村指导组建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伍,先 后共指导组建农村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60 余支。文艺骨干们深入西门村、 中心村、蒙加村、台头村、大寨村、望坝村、枫香村、黄猴村、晒金石、大寨村 等指导组建农村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其中18 支队参加了xx 年全县社 区、乡村文艺汇演。经评比,新州镇凤之舞队、西门村板凳舞队、望坝村芦笙 被评为一类队,台头村、蒙加村、大寨村文艺队被评为二类队,中心村、黄猴 村、晒金石村文艺队等被评为三类队,苗族板凳舞、芦笙舞、革家踩亲舞等 节目独具特色。对评上级的村级文艺队伍,给予3000 元至20000 元不等的 经费用于购置芦笙、板凳、音响、服饰等设备。 3.坚持党政指导、群众自主、百花齐放的总方针,充分调动民族地区群 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她)们的创造力。领导和部门资金支持却不干 涉,不搞长官意志,不去指定节目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黄平县民族民间文 化的丰厚底蕴和群众文艺活动开展比较频繁的优势,按照“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的模式,将 _的政策法规、计划 生育、社会治安、公民道德、新农村建设等内容,以苗革汉等各民族特有的 形式,创作编排成小品、相声、快板、歌舞、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 演出。谷陇镇七十余岁的苗族老艺人杨垢科,自编自唱的苗语顺口溜,把多 彩贵州文明行动、新农村建设等融入其中,每逢各种集会或节日就演出,生 动形象、表演大方得体、不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