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论文关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建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馆藏文物论文关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建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馆藏文物论文关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建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馆藏文物论文关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建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馆藏文物论文关于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查和预防性保护建议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赵国兴 摘要: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就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而言,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提升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的风险预控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是预防性保护珍贵文物的关键。 关键词:鄂尔多斯博物馆 馆藏文物 环境调查 预防性保护 鄂尔多斯博物馆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于xx 年正式奠基开工建设,xx 年10月竣工,xx 年5 月18 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27760 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0 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八层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20000 余件套,按文物类别有钱币,铜器,杂器,瓷、玉、石器,书画,古籍及陶器等。 鄂尔多斯博物馆设有鄂尔多斯通史展、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展、鄂尔多斯古生物展这三个常规展览,展厅面积10600 平方米,主要分为二层、三层、四层等6 个陈列展厅。展厅有*空调设备,只冬季、夏季进行温度调节,湿度则无法人为干预。文物库房面积3000 平方米,主要分为精品文物库、历史文物库、民族文物库、古生物化石库、书画库等14 个库房。库房内都采用日光灯照明,对展厅和库房的可见光照度、甲醛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环境中的酸性气体(乙酸、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缺乏科学的监测和记录。文物收纳采用金属文物柜和金属框架木板简易柜,按文物质地分类、分库、分柜存放,除少数文物 了囊匣外,大部分均直接放置于柜内。 为优化馆藏文物保护环境、积累文物保护的相关资料,我们运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对鄂尔多斯博物馆文物库房、布展中的陈列展厅的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甲醛浓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可见光照度、紫外辐照强度等指标。 使用Rotronic hp21 型便携式温湿度检测仪检测展厅及库房的温湿度;并在展厅以及库房放置了testo-175H1 型温湿度连续记录仪,记录温湿度变化情况(每60 分钟记录一次);并对两处的温湿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见表1、表2;图一、图二)。 用testo-175H1 型温湿度记录仪检测到的最高温湿度和最低温湿度变湿度变化情况汇总如下表(见表3) 我们使用杭州新叶光电公司XYI-III 型手持式全数字照度计以及杭州新叶光电公司XYI-V型紫外辐射测试仪对鄂尔多斯博物馆展厅、库房以及部分展柜内的光照水平进行了检测(见表6、表7)。 检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博物馆各库房和展厅环境无温湿度调控设备,温湿度变化较大,有害气体含量浓度超标,并且无通风换气设备,展厅内部分展柜光源光照值超出安全范围,以上因素对文物的保存都有很大的影响。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空间的总体,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藏柜(箱、盒)等空间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条件。博物馆藏品的环境大致可分为微环境(以展柜、储藏柜、包装盒内空间为代表)、小环境(以库房、展厅等室内空间为代表)、大环境(覆盖整个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和室外环境(博物馆建筑之外的空间)。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引发博物馆藏品劣化损害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温湿度、光辐射、污染气体(包括颗粒物)和有害生物四类。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应注意下三方面: 1. 建立藏品保存环境的监测体系 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体系,掌握环境质量,了解环境的变化规律,及时采取调控,改善文物保存环境。如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馆内部分密闭展柜内污染物浓度较高,湿度波动较大,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平稳温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 博物馆库区、展区环境改造 在库区和展厅安装恒温恒湿设备,确保温湿度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库房内因为无通风换气设施,所以存在挥发性污染气体,出于长期安全的文物存放环境的要求,应对库房内进行换气处理和净化处理。同时库区和展区光源照度值超出文物安全照度范围,应予以合理改造。 3. 藏品的微环境的改造 文物保存的微环境是指储藏柜和囊匣。我们应该根据馆藏文物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文物囊匣,在囊匣内放置适量的调湿剂、吸附剂有效调控微环境,确保文物环境安全;或采用微动力电子调湿器、净化器以及除湿机等主动调控装置来控制博物馆文物保存微环境。 综上所述,馆藏可移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是给文物一个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其中,稳定是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在适宜指标下的平稳性,防止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清洁是控制文物*、展示环境空气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达到科学合理的安全极限值以内,包括最常见的清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