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专题七第17讲_第1页
必修2专题七第17讲_第2页
必修2专题七第17讲_第3页
必修2专题七第17讲_第4页
必修2专题七第17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专题七变异与进化,考试标准,专题七变异与进化,考点生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一、杂交育种1含义:利用基因重组原理,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培育出更优良的新品种。2原理:_。3方法:连续_、不断选种。4过程:_选择纯合化。,基因重组,自交,杂交,二、诱变育种1.含义: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2.原理:_、_。,基因突变,抗逆性,染色体畸变,三、单倍体育种1.含义:利用_作为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可育_的育种方法。2.原理:_。4.花药离体培养育种程序常规方法获得杂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形成_,并诱导其分化成幼苗用_处理幼苗,获得可育的纯合植株,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变异,愈伤组织,秋水仙素,纯合子,四、多倍体育种1.原理:_。2.常用方法:用_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3.作用机理: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时_的形成,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分离,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异,秋水仙素,纺锤体,五、转基因技术1.含义: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将某种生物的基因(_)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2.原理:_。3.过程用人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_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的染色体上_在受体细胞内得以表达,并能稳定遗传,基因重组,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外源基因,一、育种方法的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基因重组,选育纯种:杂交自交选优自交;选育杂种:杂交杂交种,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再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DNA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操作简便,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且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品种为纯合子,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育种时间长;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只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高产青霉菌,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矮秆抗病小麦,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转基因“向日葵豆”、转基因抗虫棉,易错点混淆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父本与母本的选择与处理点拨(1)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两次传粉的目的:第一次传粉是为了杂交得到三倍体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2)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为母本,四倍体西瓜为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故达不到“无籽”的目的。(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使之成为四倍体时,处理的对象应是“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因为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具有分生能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目的。,易错点混淆“最简便”与“最快速”点拨“最简便”着重于技术含量应为“易操作”,如杂交育种,虽然年限长,但农民自己可简单操作,但“最快速”则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