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通用)_第1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通用)_第2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通用)_第3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通用)_第4页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题及答案(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分值:100分 时间:45分钟)中考资源网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60分)中考资源网 1、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议的原因的是( )中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A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贸易 B西夏节节取胜 C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 D辽国从中调和2、下列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中考资源网 阿保机称帝 赵匡胤建立宋朝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元昊建立西夏 A B C D3、西夏仿效中原王朝表现在( )中考资源网 推行汉法 创造西夏文字 用汉字铸造钱币 推广汉语 改穿宋服A B C D4、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称之为( )中考资源网A 市场 B互市 C 杂场 D 榷场5、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原因是( )中考资源网A北宋臣服于辽 B辽革除北宋赋税政策的弊端 C 汉人“既来之则安之” D北宋不予接纳北上之人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中考资源网”其中“靖康耻”发生于( )中考资源网A1004年 B 1027年 C 1127年 D 1114年7、“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映南宋大将( )中考资源网领导的军队生动写照。中考资源网A宗泽 B 韩世忠 C 王彦 D 岳飞8、1141年,宋金立和议,至此形成了( )中考资源网A宋金南北和谐 B宋金南北平衡 C宋金南北对峙 D宋金南北友好9、北宋快灭亡时,被金军掳走的皇帝是( )中考资源网A宋真宗,宋神宗 B宋徽宗,宋高宗 C宋神宗,宋钦宗 D宋徽宗,宋钦宗10、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反映农业发展状况,不包括( )中考资源网 A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B棉花的种植面积从广东、福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C10世纪中期辽海地区成为沃野 D金统治者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11、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 )中考资源网A、市舶司 B、商行 C、工部 D、转运使12、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资源网 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 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A. B. C. D.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考资源网”13、这首诗中杭州与汴州分别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中考资源网A杭州与南京 B南京与开封 C 杭州与开封 D杭州与北京14、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中考资源网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15、煤得到大量开采是在( )中考资源网A南宋B北宋 C唐朝D隋朝16、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中考资源网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宋朝17、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消失是在:()中考资源网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中考资源网A.铁木真 B.忽必烈 C.文天祥 D.王安石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资源网元朝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A. B. C. D.20、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时期哪个城市的繁华景象 ( )中考资源网A、临安 B、燕京 C、东京 D、上京二、材料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中考资源网”(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中考资源网”(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2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中考资源网” 材料3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中考资源网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中考资源网” 材料4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中考资源网” 回答: 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应如何理解材料3的内容? 材料4中鲁迅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2、“迄今牛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想经商。中考资源网”(宋.刘迎)中考资源网什么叫“榷场”?举例说明榷场的作用。中考资源网 你如何看待这历史现象?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分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考资源网” 杭州岳坟联的含义,并回答岳飞为什么受到后人的肯定?举例说明。中考资源网24、概述元世祖的历史功绩。中考资源网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测试及答案一、 选一选1、D 2、B 3、C 4、 D 5、B 6、C 7、D 8、C 9、 D 10、 D 11、 A 12、B 13、C 14、B 15、B 16、D 17、B 18、C 19、B 20、C提示:1提示:辽未参与战争和和议2提示:见书P54-613提示:创立西夏文字本民族习俗服饰未变4提示:见书P575提示:见书P576提示:靖康之变书P607提示:见书P608提示:见书P62第一段9提示:见书P60第一段10提示:元的农桑辑要11提示:见书P6812提示:见书P62排除13提示:北宋都城汴州(东京)中考资源网见书P65图14提示:“歌舞”“醉”“作”反映醉生梦死15提示:见书P6616提示:宋朝未完全统一全国17提示: 蒙古灭掉辽国18提示: 见书P7719提示:文天祥不是我国民族英雄,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20提示: 见书P92二、材料分析21答:战国。中考资源网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中考资源网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中考资源网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2答:辽夏金宋时期在边境上设置的收税和贸易的市场.促进了贸易的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北宋生产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都在这交易战乱分裂不能阻挡民族间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合作是历史主流.三、问答题23提示:作者赋予青山,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