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向高考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版高考总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7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单元,主干梳理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3)阶级关系上,“_”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士,2概念(1)诸子百家:社会上形成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思想流派。(2)百家争鸣:各学派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3意义(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运动。(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4)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思想解放,二、诸子百家思想1儒家(1)春秋:孔子。“仁”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克己复礼”。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_,爱惜民力。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以德治民,有教无类,(2)战国:孟子和荀子。,仁政,仁义,人之性恶,2.道家(1)春秋:老子。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_”。辩证法:世间万物在不停地运动,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希望回到_的理想社会。(2)战国:庄子。世间万物都是_,放弃差别观念,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道,小国寡民,相对的,3法家(1)战国:韩非子。主张:主张君主要_,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影响: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以法治国,概念阐释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而不是特指一百家。他们是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所谓“争鸣”,是指“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的局面。,轻巧记忆“百家争鸣”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二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三个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没落奴隶主贵族、小生产者五大派别:儒、墨、道、法、兵,史论要旨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3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4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5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通史链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上:奴隶制瓦解,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作。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史料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史料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特点,史料三“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问题:史料一反映了道家对世界是如何认识的?你如何认识史料二反映的治国主张?史料三反映了法家是怎样看待历史发展趋势和治理国家的?有何重要影响?,史料导读(1)史料一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也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世界观,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史料二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这种主张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3)史料三反映了韩非子主张历史向前发展和主张社会变革的思想,表明了韩非子主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这种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史论总结儒、法、道、墨诸家思想主张及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依据“战国某思想家”“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可知该思想家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且主张人性本恶,由此可判断应是荀子。结合选项,D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A项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B项属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C项属于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中的“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和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墨家的“尚贤”的思想主张是完全吻合的,所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墨家,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项。答案A,史料一子曰:“仁者爱人。”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史料二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儒家的民本思想,史料三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问题:分别归纳史料中儒家的民本主张。,史料导读(1)史料一反映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强调“仁者爱人”。(2)史料二孟子从“制民之产”“以事父母”“以畜妻子”几个方面强调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巩固统治基础。(3)史料三荀子认为“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强调府库充实而百姓贫穷会使政权很危险。,史论总结儒家的“民本”思想(1)表现: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解析本题考查孟子思想,意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的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开端,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孟子思想主张,故选B项。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儒学思想。“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儒家关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结合选项,A项出自孟子,属于儒家思想;B项出自墨子,墨家思想;C项出自商君书,法家思想;D项出自老子,道家思想。故选A项。答案A,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C,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与常规不同的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在解释自己失礼行为时所提供的论据“随时在别国被派上用场”,则从侧面反映了重视士人不是个别国家对待个别人物的单独行为,而是普遍现象,故A项正确;“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别国宫廷”,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这些关键信息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是春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招聘辅导员、教师共7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冀北博望电力产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春季中材国际校园招聘16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融资租赁合同特征与范本解析
- 2025湖南岳阳临湘市城东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app
- 项目统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品质工具考试题库及答案
- 泰安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专口腔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口令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PRO-3M-教材教学课件
- 护理重点专科评审解读
-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目含答案
- 内科消化道出血诊疗规范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承诺及保障措施
- 牛顿课件教学课件
- 2025民乐辅警考试真题
- 2025年吉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综治中心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生物石脑油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动态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