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学专科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法学专科毕业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摘要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 0-3 奉天法政学堂研究不足及创新之处 1 清末东北新政与近代东北法制 1-1 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东北 1-2 清末东北新政 1-2-1 东北新政的初步尝试(19011906) 1-2-2 东北新政的全面展开(19071911) 1-3 近代东北法制 1-3-1 司法管理机构的设立 1-3-2 地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制定 1-3-3 其他的法律设施 2 奉天法政学堂的办学始末 2-1 清末时期的奉天法政学堂(19061911) 2-2 民国时期的奉天法政学校(19121916) 2-3 奉天法政学校后续沿革(19171923) 3 奉天法政学堂的教学管理 3-1 办学宗旨与管理体制 3-2 经费的筹措 3-3 学科体制与课程设置 3-4 学生管理 3-4-1 招生 3-4-2 考试与毕业 3-4-3 日常管理 3-5 教师管理 3-5-1 招聘与任用 3-5-2 薪金 3-5-3 奖惩制度 3-5-4 教材 4 奉天法政学堂与东北法制近代化 4-1 法学著作 4-2 人才培养 4-2-1 教育人才 4-2-2 司法人才 4-2-3 立法人才 结束语 _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民国法学教育的背景及教育理念 一、 民国法学教育开展的背景 (一) 近代中国的法制变革 (二) 清末法学教育的初创 二、 民国法学教育的理念 (一) 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 (二) “通才教育”的教学理念 第二章 民国法学教育机构 一、 民国时期普通高等法学教育机构 (一) 民国初年对法政学校的整顿 (二) 民国时期的法科大学 二、 民国时期的法学研究院 (一) 研究院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 法学研究院的办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法学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一、 民国法学教学模式的选择 (一) 借鉴英美法系教学模式 (二) 借鉴大陆法系教学模式 二、 民国法学教学课程及学制安排 (一) 必修科目 (二) 选修科目 (三) 社会实践 第四章 民国法学教育之得失与镜鉴 一、 民国法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一) 政治法律制度革新的需要 (二) 官本位传统观念的影响 (三) 法学学科特点的推动 二、 民国法学教育取得的成就与贡献 (一) 形成近代法学教育基本模式 (二) 造就法学理论与实践人才 (三) 活跃国内法学学术气氛 (四) 促进教育领域立法 三、 民国法学教育呈现的弊端 (一) 功利主义致使法学教育机构良莠不齐 (二) 法学过热导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失衡 (三) 法学教育过度模仿西方而创新不足 结语 _ 内容提要 导论: 法律人才与法律职业的错位 一、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一) 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二) 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及评价 (三)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二、 我国现行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一) 专业设置模式 (二) 课程设计模式 (三) 培养途径 (四) 培养制度 (五) 淘汰模式 三、 WTO对我国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 WTO是什么 (二) 从全球化看WTO的影响 (三) 从对法律人才的素质要求看WTO的影响 (四) 从教育服务贸易看WTO之影响 四、 以WTO为契机,改革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一) 专业设置模式改革:推迟专业定向 (二) 课程设置模式改革:优化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 (三) 培养途径:完善多样化培养途径 (四) 培养制度改革:发展组合培养制度 (五) 淘汰模式改革:加强制度建设 参考书目 一、摘要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正文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四、本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产权房屋租赁合同范本编制指南
- 2025年跨省医疗设备运输与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创新创业型企业人才引进与合同签订管理规范
- 2025年金融创新贷款居间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塔吊及人货电梯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保温材料行业技术创新合同
- 2025年叉车维修配件供应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高端机械设备技术独占转让与保密合同
- 2025年度特色火锅店租赁合同(含食材供应与加工服务)
- 2025版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与租赁结合合同样本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GB/T 3622-1999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 GB/T 20160-2006旋转电机绝缘电阻测试
- FZ/T 73044-2012针织配饰品
- 全套课件:机械基础
- 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基本课件
- 智慧矿山为未来煤矿发展赋能课件
- 旅游相册:宁夏旅游课件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 污水站沉淀池清淤及清洗工作施工方案
-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2021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