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_第1页
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_第2页
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_第3页
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_第4页
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一四年三月,YB气田超深高含硫水平井完井技术实践,YB气田是中国石化继PG之后开发建设的第二大酸性气田,也是迄今世界上埋藏最深的酸性气田之一,埋藏深度达到6800m。,YB超深高含硫气藏是开发面临的新对象、新领域,潜力大。但工程难度高、风险大,安全级别、技术水平要求高。,完井技术难点,1,完井技术优化,2,3,结论及认识,YB气田是目前我国已探明气田中工况最恶劣的气田之一。埋藏深(比PG深1500m)、储层较薄(10-75m)、以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为主。超深、小井眼、水平井导致工程风险增加的同时,投资大幅度增加。,YB与类似气藏的对比,YB长兴组为高含H2S(平均5.36%)中含CO2(平均7.91%)气藏,H2S含量虽比PG低,但温度高达158,且含单质硫。镍基合金的失效机理是高温阳极溶解断裂,因此更高温度下恶劣腐蚀环境导致需要选择更高级别完井管材。如何实现安全经济的选材,是决定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耐蚀合金阳极溶解开裂SCC,腐蚀区,耐蚀区,硫在镍基合金825表面沉积产生局部酸化过程示意图,YB超深水平井管柱受力复杂,工况恶劣,增加完井管柱设计的难度。YB长兴组气井工程风险高,要求尽量减少多次作业,因此投产工艺、工序面临巨大的挑战。,管柱气密封检测,完井技术难点,1,完井技术优化,2,3,结论及认识,(一)完井方式选择,1、国内外高含硫气藏完井方式,国外高含硫气藏采用主要采用射孔完井,部分采用裸眼完井LG气田直井采用127mm尾管射孔完井PG气田水平井采用177.8mm套管射孔完井,DW设计了5口水平井裸眼完井,并成功实施分段酸化,获得高产。JN气田南飞三气藏水平井大都采用裸眼完井,部分井发生井壁垮塌,影响气井生产及后期修井作业。,1)储层物性对完井方式的影响,2、完井方式论证,研究思路:针对不同类型储层,定量预测气井钻遇储层级别与产能的关系。,基于长兴组岩石力学强度参数、构建水平井井筒数值模型,采用弹塑性应变准则,开展井壁稳定性分析。,未考虑酸化时,当井眼方位与最大主应力夹角40后,在5MPa生产压差下,井壁失稳风险较大。酸化后岩石强度明显降低、临界生产压差减小。当井眼方位与最大主应力夹角20后,井壁失稳风险加大。,酸化前,在地层压力(65MPa)临界生产压差,2)井壁稳定性对完井方式的影响,酸化后,在地层压力(65MPa)临界生产压差,3)储层改造工艺对完井方式的影响,礁相水平井,酸化解堵就能获得高产,同时应避免因深度酸化沟通水层的风险。,多级暂堵交替注入酸化投产,分段酸化投产,叠合区或滩相储层水平井,-类较少,酸化解堵难获高产,针对性的改造是建产的主要手段。,射孔完井封隔器分段酸化,面临超深水平井小井眼射孔卡枪、效果差,改造泵压高、排量小、投资成本大等风险。,推荐裸眼预置管柱分段酸化,排量可以达到2.5m3/min以上,分段完井管柱投产后能起到和衬管相同的支撑井壁作用。,3、YB超深高含硫完井方式优选,礁相储层以-类为主,自然建产或酸化解堵建产的可能性较大,采用衬管完井。叠合区+滩相储层主体以、类储层为主,考虑采用分段改造以提高单井产量,采用裸眼完井。,结合气藏地质认识、前期已经测试井情况及产能预测、井壁稳定性研究,储层改造适应性评价、工程风险分析,借鉴类似气藏的完井经验,推荐完井方式为:,1、按传统做法选材及类似气藏选材经验,(二)完井材料优选,按传统做法选材:YB的地层温度达到158且含有单质硫,根据标准需要采用4e型(C-276),工具材质要选择725。邻区PG气田投产管柱采用G3或SM2550合金管材。,2、采用适用性设计选材,国产镍基合金油套管抗腐蚀性能的系统评价:大量试验证实了国产镍基合金模拟H2S/CO2/S气田环境、模拟酸化环境、电偶腐蚀等工况条件下腐蚀速率轻微。,气相,液相,腐蚀产物膜分析,腐蚀挂片,气相腐蚀产物膜,A点,形成不同深度管柱材质的优化组合,即全井油管选择4c+4d,并应用国产化,大大降低完井成本。针对YB气田的工况,进行了井温预测,井深4000m以上选用4c类,井深4000m选用4d类。按化学成分,与4c类匹配的工具材质为718,与4d类匹配的工具材质为725。即安全阀及流动短节选择718,循环滑套和以下工具推荐使用725。,油管用固溶镍基合金的材料类型,718和725的化学成分,1、镍基合金套管应用井段优化,(三)完井管柱结构优化,国外含硫气藏:凡与流体接触部分套管采用镍基套管。PG气田:在储层顶部之上100-200m开始下入,至井底。YB长兴组:调研封隔器厂家及现场应用实践,封隔器座封在井斜角小于45,镍基合金套管下入井段为封隔器座封位置之上100m至井底。,1)油管选择,通过管柱下入、封隔器座封、改造、生产等工况力学分析,采用88.9mm7.34mm+88.9mm6.45mm+73mm5.51mm组合油管,空气中抗拉安全系数1.81;酸化时抗拉安全系数1.5,剩余抗拉482KN。与采用88.99.52mm厚壁油管相比,满足安全系数同时有效降低成本(约282万)。,酸化时管柱受力分析,2、完井管柱优化设计,经过调研,目前钢丝作业最大井深5000米左右,井斜角30,考虑钢丝作业能力,不设计座放短节,设计滑套位置5000m。在满足管柱安全基础上,为尽量减少管柱泄漏点,原则上不采用伸缩节。,衬管完井管柱结构设计为:井下安全阀+循环滑套+完井封隔器+球座。,2)管柱结构及工具选型,模拟结果:酸化作业时模拟显示油管拉伸应力为672.84MPa,而油管抗拉强度为861.84MPa,大于拉伸应力。锚定密封处的拉伸力为27.62T,而锚定密封的抗拉强度为63.5T,大于模拟拉伸力。所以可以安全作业。,裸眼完井管柱结构,为保证管柱下入及生产安全(防止回接筒的密封插头脱出),增加悬挂封隔器,管柱分两趟下入,完井管柱结构:安全阀+循环滑套+永久式封隔器+悬挂封隔器+分段封隔器+投球滑套+分段封隔器+压差滑套+球座+引鞋。,完井封隔器选型,YB气井为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且超深,为确保封隔器顺利下入、安全投产,并考虑井眼尺寸小,后期处理难度大,处理的可能性较小等因素,完井投产封隔器选择具有长期稳定可靠性能的永久式封隔器。,可回收式永久封隔器与永久封隔器通过性能对比(按18/100m狗腿度),从通过性能计算来看,在同等条件下,外径小、尺寸短的永久式封隔器下入性明显优于可回收式封隔器。,(四)投产技术优化,井筒条件主体采用水平井或大斜度井衬管完井投产(193.7mm油层套管+127mm衬管或177.8mm油层套管+114.3mm衬管),井内有多个水泥塞,部分利用探井存在落鱼。,投产作业面临的难点由于水泥塞下封闭有高压气柱,扫塞过程中存在井筒磨损、井涌、井喷、井漏等安全风险;井筒作业仅能下入101.6mm+88.9mm钻杆,通井、洗井风险大;下管柱过程需要进行气密封检测,下管柱作业时间长,井控风险大。,1、投产工序优化-降低作业周期和成本,通过YB103H投产作业的总结分析,对试压、替浆、通井、井口换装、下管柱前的井控观察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缩短作业时间,降低安全风险和作业成本,减少工序2次试压(2h)2次替浆(16h)4趟起下钻具(79h)1次拆装防喷器(12h)减少静止观察,2、投产关键细节的论证-保证作业安全,管柱强度校核水泥块沉降速度计算水力参数计算油气上窜速度预测,理论计算,钻扫水泥塞作业,小衬管内通井、洗井,防固体残渣及水合物堵塞,关井待投产,指导了12口井的投产作业,现场施工成功率100%。,钻井液转完井液,下完井管柱前静止观察和测油气上窜速度,水平井储层段均匀布酸,探井转开发井补孔,落实了8项细节,计算最大上窜速度为30m/h,气体上窜到1500m以前体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以“多级交替注入、纤维转向酸化”为核心,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暂堵效果明显,解决了YB长兴组气井水平段长、储层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同时采用衬管完井存在的均匀布酸的问题,增产效果显著。,3、多级暂堵交替注入酸化工艺,(1)低成本高酸溶性完井液技术,4、工作液体系,针对储层段完井液需满足储层保护、长期高温稳定性及酸溶性要求,自主研制出1套高酸溶性完井液配方,160高温高压滤失为12mL,酸溶率大于70%,能够有效实现YB气井产能恢复。,原有的钻完井液酸溶率仅17.1%,针对部分采用高酸溶的情况,配套了五开井浆减稠钻井液优化改性处理工艺,保障转换后的完井液满足各项性能指标。,(2)高温无固相环空保护液,自主研发了一种具有160高温高稳定性、低腐蚀速率及低成本特点的无固相环空保护液产品,密度在1.02.3g/cm3范围内可调,pH值约为11。开展了为期1年的长期高温缓蚀实验,结果表明:样品抗高温老化性能好,无分层现象,挂片平均腐蚀速率为0.0444mm/a,完全满足抗腐蚀性能要求。并且成本比同类产品降低40%。,环空保护液产品,(3)酸液体系,自主研制的高温转向酸DGA-1具有优良的变粘性能,在140、170s-1速率下剪切120min剩余粘度仍然达到40mPa.s以上。研发出一种低腐蚀性、低酸岩反应速度的深穿透自生酸液体系,150溶蚀70%岩心需要时长是常规盐酸的11.7倍。,流变性,转向性,缓速性,破胶性,(五)应用效果,已完成12口井安全投产,其中在YB101-1H井创造了垂深最深(垂深6946.44m,斜深7971.00m)的完井投产记录。从关井情况看,均未出现异常的油套环空带压。已完成酸化测试的11口井均获得高产,在井口油压36.0-44.4MPa测试产量69.0-104.7万方/天,平均无阻流量418.76万方/天。,优化后的投产工序和工艺大大降低了投产纯作业时间,与2011年实施的第一口井相比纯作业时间减少了529-696h。通过投产物资降本措施,以及投产工序和工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