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组织管理PPT课件_第1页
免疫规划组织管理PPT课件_第2页
免疫规划组织管理PPT课件_第3页
免疫规划组织管理PPT课件_第4页
免疫规划组织管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柳城县免疫规划技术培训讲义,.,2,免疫程序,.,3,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与预防疾病,注:原有新增特殊,.,4,.,5,.,6,.,7,免疫程序说明,基础免疫完成时间起始月(年)龄时间同种疫苗接种间隔不同疫苗接种间隔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8,免疫程序说明1-基础免疫时间要求,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9,免疫程序说明2-起始时间要求,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脊灰减毒活疫苗2月龄。百白破疫苗3月龄。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8月龄。A群流脑6月龄。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A+C群流脑疫苗3岁。,.,10,免疫程序说明3-同种疫苗接种间隔,乙肝疫苗第1、2剂次间隔28天。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3个月。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3年。,.,11,免疫程序说明4-不同疫苗接种间隔,如需同时接种2种疫苗:每次最多只能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12,二、预防接种服务,.,13,接种单位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二)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四)预防接种门诊应当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条件,乡级以下应积极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14,预防接种单位的认定与许可:,预防接种单位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具备条件的医院产科,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产科接种点;应设独立的接种室产科接种点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管理;,.,15,预防接种单位制度与公示,预诊室(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预防接种认证书、责任区域示意图、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及免疫程序、接种服务价格及咨询电话等。候种观察室(区):接种方法、疫苗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宣传版面(非固定,可随时更换)等接种室(区):安全接种制度,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宣传画,留观醒目提示等。资料室: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资料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新生儿、流动儿童报告登记制度,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等。冷链室: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等。,.,16,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定点接种预防接种门诊村级接种点出生时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服务形式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兼顾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日接种周(旬)接种月接种双月接种其它形式,.,17,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定点接种出生时接种有产科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服务接种地点应配备接种台、冷藏设备,与治疗室分开,设置在医疗机构的接种单位,要注意防止“只接种,不管理”的问题!,.,18,接种前告知,告知的形式:口头或文字形式告知的内容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发应以及注意事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要求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同品种疫苗的,除告知以上情况外,还应当告知其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以及其他有关内容,.,19,预检,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预检要有记录,并要求家长签字询问6个问题-筛检禁忌和慎用症你的小孩今天好吗?对食品和药物过敏吗?上次接种(该疫苗)有问题吗?免疫系统有疾病吗(包括家族史)?最近接受过血液制剂吗(如输血等)?你怀孕了吗?最近准备怀孕吗(育龄期妇女接种)?,.,20,接种疫苗,再次核实接种对象检查儿童接种卡、证,核对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再次确认接种对象、疫苗若发现不符,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21,接种疫苗,接种部位和途径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麻腮、麻疹、MMR、A群流脑、A+C群流脑、钩体、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肌肉。百白破、白破、乙肝和出血热疫苗等口服:凉开水送服。脊灰糖丸划痕法:上臂外侧上部。炭疽疫苗,.,22,接种实施-接种技术操作要点,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口服法,.,23,预防接种技术,皮内接种: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针头斜面向上,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注射完疫苗后,顺时针旋转180角后,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24,预防接种技术,皮下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出皮肤;针头斜面向上,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1/32/3,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25,预防接种技术,肌内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针头于皮肤呈90角,快速刺入针头长度的2/3,固定针管,放松皮肤,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26,预防接种技术,口服:用于脊灰疫苗。用凉开水送服咽下。,.,27,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前准备,确定接种对象数准备接种器材,特别强调必须用75%的酒精消毒剂,禁用含碘类消毒剂。准备急救药品(1:1000肾上腺素)、急救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氧气等领取疫苗,.,28,预防接种实施接种疫苗,再次核实接种对象检查儿童接种卡、证,核对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再次确认接种对象、疫苗,以往我们出现过类似问题,如:若发现不符,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通常情况下态度能解决很多问题,如:,.,29,注意:1、不能将几种疫苗在注射器中混合后给儿童接种。2、免疫球蛋白不能与活疫苗同时免疫,接种活疫苗后最少间隔2周后才能打免疫球蛋白,使用免疫球蛋白后,最少间隔1个月才能接种活疫苗。,.,30,3、消毒剂只能用酒精。禁用2%碘酊。4、接种1种疫苗后,必须间隔4周以上才能接种另1种疫苗。5、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硬结不能热敷。淋巴结硬结可以热敷。6、接种完疫苗后,不能用酒精棉球按压针眼。,.,31,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必须保证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母体HBV阳性的新生儿建议接种10ug/支乙肝疫苗一支,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严重畸形、窒息、出生情况不良的儿童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体重低于2.5公斤应暂缓接种卡介苗。,.,32,母亲已感染HBV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接种时间HBsAg阳性率(%)出生24小时内14.67出生后24小时后29.55出生后1个月38.71出生后6个月62.50各组间有明显差异。,.,33,接种活疫苗消毒剂的使用,不得将消毒剂直接接触疫苗消毒后待挥发干后再注射疫苗接种后不得用湿棉签按压针孔接种过麻疹疫苗又患麻疹的原因之一,.,34,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后工作,观察接种反应接种后观察30分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记录和预约及时、完整填写证/卡(疫苗、批号、签字)向家长交待接种后可能出现反应及处理办法向家长预约下次疫苗接种时间、种类,.,35,预防接种实施接种后工作,处理剩余疫苗废弃已开启未用完的疫苗冷藏保存的未开启疫苗,做好标记,下次接种先用清理接种器材统计、报告和随访对未来接种的儿童补发通知,统计、填写规定的报表随访接种对象,了解接种情况,.,36,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37,谁来查验?,学校负责查验接种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08号)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将其纳入传染病防控管理内容,开展定期检查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当将查验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要求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补办或补种,.,38,续,区卫生厅和区教育厅联合下发广西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实施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领导、监督、管理和考核,同时协助卫生部门落实对托幼机构和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和学校负责学生和家长预防接种宣传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具体实施;派员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并积极督促无证和漏种儿童及时补证、补种。五部委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教育部负责入托、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工作,将其纳入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防控管理内容;,.,39,查验对象?,托幼机构入园儿童小学每年秋季入校新生学期中新接收的转托(学)的儿童(学生),.,40,谁负责补种?,儿童居住地预防接种门诊负责为儿童补种,.,41,BCG原工作规范:15岁以下未接种者均应补种修订后的工作规范: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对3月龄3岁儿童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建议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题讨论)药典三部: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5IUPPD试验阴性的儿童(PPD实验后4872个小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阴性)OPV4岁以下3剂次,4岁及以上4剂次,含强化免疫乙肝疫苗接种不满3剂次者补满3剂次DPT3月龄6岁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使用儿童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DPaT只用于常规免疫,不用于查漏补种,如何补种?,.,42,MV2岁以下未完成2针免疫,2岁以上未完成3针免疫者需补种补种使用单苗或在自愿基础上使用联合疫苗乙脑疫苗同前流脑疫苗全程免疫4针次未全程免疫者使用A群流脑疫苗或在自愿基础上使用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在自愿基础上补种,如何补种?,.,43,如何掌握补种间隔DPT、OPV各针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乙肝疫苗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间隔应60天A群流脑第1、2剂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第2剂和第3剂间隔不少于1年,第4剂和第3剂间隔不得少于3年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少于1年;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如何补种?,.,44,查验流程图,.,45,预防接种证、卡的管理(1),预防接种证、卡的具体格式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接种证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儿童家长应到其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接种证由儿童家长保管接种卡(簿)儿童在建立接种证的同时建立接种卡接种卡(簿)实行属地化管理。不管儿童户口在何地,均由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管理户籍在外地的7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寄居地的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应在儿童满7岁(6岁?)后再保存15年,.,46,预防接种证、卡的管理(2),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转卡管理儿童迁移时,根据家长的要求,原接种单位应根据儿童预防接种卡的记录,填写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儿童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索查儿童接种证或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并据此建立该儿童预防接种卡(簿)。对无证、无卡或接种证明的儿童要及时补建、补种定期对接种卡(簿)进行清理接种单位至少应每半年对责任区内的儿童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保管,.,47,预防接种证、卡的管理(3),信息化情况下接种证、接种卡原工作规范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的地区,不得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卡替代预防接种证。可按照统一规定,每年将信息库中的接种资料以书面形式进行备份,逐步取代预防接种卡(簿)2008版工作规范实施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管理地区,可以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