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制定背景、原则、过程及主要特点,报告人:张彩荣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年9月22日西安.东大秦龙,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贯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3月1日正式实施,各级煤矿监管监察及行业管理部门要贯彻并督促煤矿落实规定要求。各煤矿要加强地质基础工作,2015年之前完成矿区(井)隐藏致灾因素普查、地质类型划分和相关地质报告编制等工作,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4年2月28日,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告提纲,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和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是原煤炭工业部于1984年5月和1983年11月颁布实施,至今已30年。两部规程凝聚了老一辈煤矿地质工作者的心血,其在指导煤矿地质工作、保障煤矿建设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本次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制定的基础。由于煤炭工业体制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和采矿地质条件变化等原因,地质规程已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修订势在必行。,背景1原地质规程已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从国家层面,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我国有矿井地质规程.上世纪50年代,我国煤炭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参照前苏联规程.62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84年版是第二部,首次提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其他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矿井地质条件分为五类规定了矿井不同阶段地质工作内容与要求,背景2煤矿地质工作已从建设生产的技术基础转为安全高效基础,安全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是社会崇尚的理念。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矿瓦斯、水害、顶板及冲击地压等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2008-2013年间,顶板、瓦斯和水害事故成为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灾害类型。小煤窑开采,留下安全隐患。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依赖于地质条件查明程度。煤矿地质工作是安全开采的基础工作。,2010-2013年我国煤矿瓦斯、水害事故统计,背景2煤矿地质工作已从建设生产的技术基础转为安全高效基础,2013年我国煤矿事故分析报告指出:大多数水害事故都是由于采空区分布情况、积水情况不清以及盲目作业造成。大多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和煤层急剧变化处,地质条件未完全查清。7次重大瓦斯事故中有3起是采空区集聚瓦斯引起的。,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依赖于地质条件查明程度,煤矿地质工作是安全开采的基础工作。,84版地质规程地质类型划分主要依据是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性,辅助依据是开采地质条件(顶底板和煤层倾角)。在查清构造和煤层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关注瓦斯、水害、顶底板、陷落柱及冲击地压等致灾地质因素。需要从安全高效开采角度重新确定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标准。,背景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80年代,现今,背景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煤矿地质因素复杂程度标准(84版),一是没有瓦斯、水文地质等主要地质因素二是没有对特殊地质因素和简单、较简单、复杂和极复杂的具体界定,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Km煤层可采性指数;n参与煤层厚度评价见煤点总数n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煤厚变异系数M1每个见煤点的实测煤层厚度,mM煤矿(或分区)平均煤层厚度,mn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S均方差值,m,煤层稳定性以厚度变化定量评定,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3年统计资料:我国井工煤炭产量占总产量88%,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接近500m,深度超过1000m的有40多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3284个,冲击地压矿井数量达到142个,每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上升幅度远高于煤炭产量上升幅度。,安全高效需要全面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划分煤矿地质类型,背景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地质规程中引用的政策、规范在名称或内容等方面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和调整;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已颁布了许多新规程、规范。,现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对构造、瓦斯、水、冲击地压、地热和边坡等灾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背景4地质规程应与现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程(规定)一致,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要达到75%以上;安全高产高效煤矿达到800处,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安全高产高效煤矿需要及时准确查明大于或等于5米的断层、地质异常体和其他影响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信息。地质规程对构造、瓦斯、水害、陷落柱和其他地质异常体的勘查工作要求已不能满足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背景5煤矿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更及时更准确的地质信息以保障安全高效开采,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能够探测5m以上断层,井下物探能实现掘进工作面35m断层、含水层或导水通道的超前探测;井下定向钻探深度已达1881m。煤矿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矿井水文地质学等学科发展及新技术应用,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计算机、电子通讯等技术发展与普及,为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监控、煤矿地质信息动态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ZDY4000LD(A),ZDY6000LD(A),背景6地质探测与信息技术进步及装备提升,为煤矿综合探测、预测预报、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撑,一、背景,修订84版地质规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提升煤炭行业技术水平,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高地质保障能力的需要。,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告提纲,二、制定工作原则,1、一致性原则,服务煤矿安全生产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加强煤矿企业准入,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准入,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要求,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学历和井下工作经历。煤矿四化建设要求,机械化、自动化、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求。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要求。,2013国务院办公厅99号文件要点,2、科学持续性原则体现科技发展现状,与目前技术装备水平适应,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延续原规程中适用有效的内容与做法,利于煤矿执行。3、普适、可操作性原则中国煤矿区范围大,分布广,地质条件差异大,规定中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具操作性,过低没实际意义;主要事项明确,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标准及指标;对类型划分报告、矿(建)井地质报告、三书等编制提纲,二、制定工作原则,4、全面完整性原则对象:井工矿、露天矿,从建矿、生产至闭坑的全部地质工作。专业: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冲击地压、地温)等。内容:技术技术要求(总体任务,综合勘查,综合研究,预测预报、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技术方法(现场观测、描述,资料的编录,地质报告、说明书、设计编制提纲)管理责任人、机构与人员配置、设备、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二、制定工作原则,一致性原则,服务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持续性原则普适可操作性原则全面完整性原则,制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4项基本原则,二、制定工作原则,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告提纲,2011年年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对84版矿井地质规程进行修订,以加强和规范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安全高效地质保障能力。2011年5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组织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地质、水文、瓦斯、物探和钻探等方面专家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11年7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下文,委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开展矿井地质规程修订工作。2011年8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成立修订工作组,召开修订工作研讨会。明确了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编制了修订工作大纲。,(1)启动阶段(2011.年初2011.8),三、制定工作过程,(2)现场调研、征求意见阶段(2011.92012.1),2011年9月2012年1月,在晋、陕、蒙、渝、豫、皖和宁等7省16矿区针对地质规程修订,开展了广泛调研工作;同时征求了煤矿设计、煤矿建设、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地质规程修订的意见。征得修改意见161条,概括为7个方面。,健全地质工作机构和机制,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管理。将名称修订为矿井地质规定,增加罚则内容。保障勘查工程投入,加强井上下综合勘查。加强瓦斯、水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研究,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增加煤矿地质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地质勘探精度。建议删除现场不易操作的条款等,如巷探慎用。,三、制定工作过程,2012年2月中旬4月上旬,分析吸收了20余家单位提出的修订建议,研究总结了地质规程在各地执行情况,借鉴国内典型矿区地质工作先进经验,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起草了矿井地质规定(讨论稿)。,(3)起草阶段(2012.22012.4),修订的主要内容:重新明确了目的、原则、主要任务,增加了适用范围。增加了矿井地质工作机构设置与管理、培训等要求。重新确定了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指标和方法。增加并明确了瓦斯、水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和灾害防治内容。根据矿井地质类型,增加了巷道掘进中地质探测要求。增加了矿井地质信息化工作等内容。,二、制定工作过程,2012年4月中旬5月上旬,西安研究院组织内部专家研讨。要求明确具体的地质工作内容,细化地质类型划分指标。2012年5月中旬6月上旬,邀请煤炭企业、科研与设计、高校等单位的专家进行研讨。要求加强瓦斯、水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勘查,提高补充勘查精度,增加煤矿地质工作资质要求等。修改后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2年8月中旬9月上旬,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审阅提出了“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要求将矿井地质规程与露天煤矿地质规程合并修订,修订版名为煤矿地质规程。工作组赴锡林浩特和东胜等矿区开展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上报稿,形成了包括井工与露天煤矿的煤矿地质规程。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就煤矿地质规程在皖北、郑煤、同煤、中煤和西山煤电等煤炭企业征求意见。要求修改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地质报告修编年限,增加地面和井下物探勘查等内容。,(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二、制定工作过程,2013年3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煤矿地质规程在总局网站上征求意见,收到各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的反馈意见29份,修改建议共计270余条。分析归类主要有8个方面。,(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提出煤层稳定程度划分应定性定量结合完善地质观测与描述增重预测预报内容分量完善地质工作机制增加瓦斯探测与研究工作补充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增加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纲等文字修改,三、制定工作过程,(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2013年5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组织煤炭企业、高校、煤田地质局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对煤矿地质规程进行了逐条审查修改,加强了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之后建立了专家审查公共邮箱,将修改完善稿上传至公共邮箱,方便专家进一步审查修改。2013年5月下旬2013年6月中旬,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煤矿地质规程后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三、规定修订过程,(5)审查批准阶段(2013.062013.1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特邀行业知名专家(牛景才、李竟生、吴基文、赵志根)对煤矿地质规程进行技术审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法规和技术管理审查,将煤矿地质规程改名为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12月9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24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文件印发。,三、制定工作过程,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告提纲,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版,10章100条)第一章总则(9条)第二章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11条)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第二节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第三章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8条)第四章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10条)第五章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21条)第一节地质观测第二节资料编录第三节综合分析第四节地质预报第六章建矿阶段的地质工作(16条)第一节开工前的地质工作第二节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第三节建矿地质资料移交第七章煤矿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16条)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第三节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工作第四节煤矿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第五节露天煤矿的工程地质工作第八章煤矿闭坑阶段的地质工作(2条)第九章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6条)第十章附则(1条),矿井地质规程(84版,8章77条)第一章总则(6条)第二章矿井地质条件分类(4条)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11条)第一节一般要求第二节煤系地层的观测第三节煤层的观测第四节地质构造的观测第四章矿井地质勘探(12条)第一节勘探性质的划分第二节勘探手段的选择和工程布置第五章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10条)第一节资料编录第二节综合分析第六章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14条)第一节开工前的地质工作第二节施工中的地质工作第三节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第七章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14条)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第三节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第四节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第五节新区开拓的地质工作第六节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第八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和伴生矿床的地质工作(6条)第一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质工作第二节对伴生矿床的研究,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一: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强调预防、保障安全,目的: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原则:综合勘察、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专项工作:地质类型划分、补充地质调查和勘探、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日常工作:地质观测、综合探测与研究、地质预报。禁令:井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地质异常或与预测地质资料有较大出入时,应采用以钻探为主、配合物探手段查明相关地质情况;否则,不得组织施工。(第六十六条),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二:全面考量各地质因素,确定煤矿地质类型,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为目的,全面考虑影响煤矿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各地质因素,各因素具有同等地位,不再区分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突出影响安全生产关键因素的作用,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地质因素复杂程度评定,与煤炭地质勘探规范衔接,结合对安全合理开采的影响。符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法规衔接一致。科学适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四、规定主要特点,与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一致,是否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和工作面连续推进。,煤层稳定程度评定定性定量结合,不一致时,综合分析以定性为主。,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三:规范了煤矿基础地质工作,利于操作,第二章第二节明确了煤矿应具备的地质资料,包括:区域资料和矿井资料。地质报告(4)、图件(11)、台帐(10)及实物资料等,第五章明确了观测工作要求,规定了地质观测对象和内容:井巷、岩层、煤层、断层、褶皱、岩浆岩体和陷落柱等;明确了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工作内容与要求,地质预报的要求和内容等。,附录给出了主要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水平延深勘探设计与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地质资料是煤矿地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或地质工作阶段性总结,是煤矿建设、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依据与基础,是我国煤矿地质学研究的珍贵基础资料。,特点四:强调综合勘查,满足煤矿设计、安全建设生产要求,综合勘查: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遵循物探、钻探和坑探(露天煤矿)相结合;勘探工程布置坚持井上下相结合;“一孔多用”;煤矿地质勘查坚持煤炭资源与瓦斯(煤层气)资源同步勘探,落实先抽后采、煤与煤层气资源协调综合开发。,四、规定主要特点,第三章明确了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目的和任务,勘查工程遵循的原则与要求。第四章明确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要求。第六章、第七章强调地质因素不清或变化大时,应进行综合勘查。,特别强调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30米。,据调查:913工作面切眼附近可能有老窑矿方布置了5个钻孔进行探测,因所采9#煤厚度较大(14m左右),未见老空。电法超前探测成果显示:在迎头前方68m处存在一处较强的异常针对该异常补充3个超前钻孔,揭露老窑巷道,总出水量超过20万m3。,案例:东坡矿老窑巷道探查,案列:2010年3月1日,神华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32人死亡,7人受伤。该矿为基建矿井,事故发生在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16号煤层顶板为砂泥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岩34m,采用炮掘,沿煤层顶板掘进。直接原因: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诱发掘进工作面底板底鼓,承压水突破有限隔水带形成集中过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间接原因:建设单位片面依赖建矿前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中,没有制定探放水方案;事故发生前2小时,该掘进工作面有一炮眼突然喷水,随后工作面出现片帮、底鼓现象,多处炮眼往外淌水,建设单位安排排水、未及时撤人所致。事故后,煤矿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队伍,开展了煤矿专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基建矿,600万吨。井田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井田内及相邻共有18个小煤矿。勘探时遗留水文地质问题,未进行专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20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小窑采空区巷道,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案例-黄陵,地层概况表,2012年7月,201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五:突出了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隐蔽致灾主要地质因素及其普查方法和查明程度要求等。,主要致灾地质因素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其他不良地质体,特点六:明确责任、提出机构、制度、人员、装备要求,四、规定主要内容,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临床医学》考前点题卷三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市大兴区市级名校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跨国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南京市的产品销售合同范文
- 2025有关房屋贷款的借款合同范本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13张衡传
- 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面试( 图书情报)经典题及答案
- 202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校长讲话:在挑战中谋突破于坚实处启新篇
- 2025年幼儿园保育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惠东农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15000字】
- 2025中国医师节宣传教育课件
- 光伏项目开发培训课件
- 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方向)中级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秋季学期中小学学校学生校服采购工作方案
- 关于茶叶的幼儿课件
- DRG政策培训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