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Lynch综合征_第1页
认识Lynch综合征_第2页
认识Lynch综合征_第3页
认识Lynch综合征_第4页
认识Lynch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Lynch综合征,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我国第三大常见肿瘤;大肠癌约5%到6%与遗传性大肠癌(称为遗传性大肠癌)的遗传系统突变有关。Lynch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综合征,占所有大肠癌的2 4%。林奇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少见,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Lynch综合征患者的规范化诊疗降低了相关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称为Lynch综合征(LS),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cancer,HNP cc);1913年,Warthin教授首次报道了Lynch综合征血统。林奇教授于1966年对林奇综合征两个学科命名为“癌症家族综合征”,并为纪念林奇教授的贡献而命名为林奇综合征。到2010年,Lynch综合征和HNPCC几乎可以通用;由于HNPCC的名称,胃肠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被忽略,2010年以后统一为Lynch综合症。林奇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DNA不匹配恢复(mismatchrepair,MMR)基因的物种突变;致病基因MMR物种系统的突变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相应的MMR蛋白缺乏,影响DNA不匹配修复功能,增加细胞恶性转化的危险。在Lynch综合征5个致病基因(MLH1、MSH2、MSH6、PMS2、EPC am/tacstd 1)中,MLH1和MSH2物种系统的突变约占90%。国内大部分只检测到MLH1和MSH2种系的突变,目前没有关于PMS2和EPCAM基因种系突变的报道。MMR基因突变携带者一生中患大肠癌的风险约为30%到70%;女性携带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约为30%到60%。其他恶性肿瘤的危险高于普通人口。LS分为型和型。Ls 型仅显示结直肠癌。Ls 型除了结直肠癌外,还出现了多种肠外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肝胆肿瘤等)。早期发病年龄,平均年龄4045岁;LS患者主要发生在右大肠癌,经常并发或异种多结直肠癌,经常伴有胃肠肿瘤。预后优于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女性LS患者最常见的胃肠肿瘤是子宫内膜癌。LS相关肿瘤具有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扩张性生长、肿瘤部位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转移率低的独特病理特征。已知有MMR基因突变家族史的患者;结直肠癌患者和 10腺瘤患者;非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预计MMR基因突变率5%(PREMM1,2,6预测模型评价);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50岁,诊断恶性肿瘤;MSI-H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一种或多种错误的恢复蛋白不足。同时或异种LS相关肿瘤。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至少满足以下之一:4 .一级亲属有LS相关肿瘤,新诊断年龄不到50岁。两个主要或次要亲属有LS相关肿瘤。Prem m1,2,6预测模型得分5%;非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是一级亲属的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及新诊断年龄不到50岁的以下一个或多个患者: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和有并发或异种LS相关肿瘤的一级亲属;在两个主要或次要亲属中,LS相关肿瘤和最低初级保健年龄不到50岁;非结直肠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家族史的患者:4.3主要或次要亲属发生LS相关肿瘤;一级亲属有肠息肉病。6.皮肤纤维瘤或多焦点或双侧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乳头滤泡甲状腺癌或肝母细胞瘤家族史。,1991年HNPCC国际合作组织制定了a-msterdam 标准,变更为Amsterdam 标准:家庭中至少3名大肠癌患者;家庭中与LS相关的肿瘤患者至少有3人。结直肠癌至少要发生两代以上。1991年HNPCC国际合作组织制定了a-msterdam 标准,更改为Amsterdam 标准:4。家庭中至少有一名患者在50岁以下发病;不包括家族性遗传性息肉病和其他遗传性大肠癌;肿瘤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认。2004年Bethesda指南LS诊断修订:50岁以前的大肠癌患者;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并发和异种多元性大肠癌或LS相关肿瘤发生;60岁以下,结直肠癌标本中检测出MSI-H现象或特征组织学观点;2004年Bethesda指南修正了LS诊断。4.一级亲属中至少有一个发生了肿瘤,与LS有关。5.不管发病年龄,主要或次要亲属中至少发生2名大肠癌或LS相关肿瘤。2003年,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中国人的LS体检标准。家庭中至少有2人是明确诊断的大肠癌,其中2人是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属于以下之一:2003年,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中国人的LS体检标准。至少1名多结直肠癌患者(包括腺瘤);大肠癌发病至少1例在50岁以前。家庭中至少有一人患有与LS相关的胃肠外恶性肿瘤。2003年,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中国人的LS体检标准。4.如果实验室条件允许,符合中国人LS体检标准的系统必须同时进行hml h1、hMSH2基因的免疫组织化学、MSI检查,如果两者之一是阳性,则应进行hml h1和hm sh2遗传系统突变检查,进入下一阶段。LS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原则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相似,但LS患者并发性或此时性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原发性肿瘤切除术后10年内再次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约为16%。最新的ESMO和ASCO指南不建议对LS家庭成员的健康携带者进行预防性全结肠切除术。2015 ASCO指南建议LS突变携带者在20 25岁开始或家族中最年轻的大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之前5年,每12年接受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息肉,应尽快治疗。建议女性突变携带者从3035岁开始,每年进行妇科检查,盆腔b超,子宫内膜活检;但是,对于35岁以上不要求生育的女性携带者,预防子宫及卵巢切除可以视为治疗选择。检测并完全消除幽门螺杆菌,我国为胃癌发病率高的国家建议进行13年的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以减少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