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析形象类(一)赏析人物形象类人物形象的赏析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试概括形象的特点。解题方法1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关注作者及其经历、题目、题下注释等信息;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应答步骤1性格身份2分条列举出性格而后加身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赋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注机,织机。(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_ (2)诗歌后两句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 讲析(1)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鉴赏的是人物形象,做题时可以从人物的外形和情感两方面考虑。还要思考作者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2)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准确写出运用的技巧,而后结合诗句分析怎样运用,再指出表达的诗人的情感。答案(1)塑造了一个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2)诗歌的后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思妇因日夜思念丈夫而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清辉渐弱,逐渐变成了缺月。这样写既显得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美的感受。(二)赏析景物形象类景物形象的鉴赏要求:赏析景物特点、概括意境(画面)、分析意境及景情关系。设问方式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特点是什么?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3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意境。4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分析。解题方法解答1、2类提问,先要准确把握诗歌所写的物象,再进一步体味这些物象给人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便是景物特征;还要弄清物象所体现的季节、时令、方位特征以及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解答3、4类提问要把握以下三个要领第一,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点有二: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象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第三,讲清景情关系。景情关系在诗歌表达中,无外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以景衬情等。作答时应注意区别,一般来讲,借景抒情,是诗句中有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句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则为诗句中只有景物描述而没有直接表现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只是在物象中寄寓了某种感情;至于以景衬情,则主要体现在乐景哀情的反衬上。应答步骤1物象感受或氛围特征(清新、明丽、凄凉、悲冷)(对应1类提问)2时令物象感受方位(什么地方的图景)所抒感情(对应2类提问)3描绘图景氛围特点形成什么样的意境(对应3类提问)4描绘图景氛围特点抒发感情景情关系(对应4类提问)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阳。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床敷:安置卧具。杖屦:扶杖漫游。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答:_ 讲析概括景物特点,先抓住所写物象。本诗中的物象有“春花”“春风”“树木”“山鸟”,它们的情态依次是“去”“取”“翳翳”“好音”,据此,用自己的话整理好,最后写出感受,补足景物特征。答案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二、赏析语言类鉴赏诗歌语言的要求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2分析诗歌语言运用中的修辞及作用。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一)赏析“炼字”类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对字进行赏析。4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应答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子 规 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 讲析本题重在考查炼字。解答此类题应从词语的本身意义及其描写对象、修辞运用、表达效果、情感或主题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入手思考。作答本题,先应明白,诗中的“贪夫”和“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而“子规”又多为人们寄以思乡怀归之情,由此,再分析“空”的意蕴,答案则不难得出。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又不得不听的矛盾心态;又形象地表达出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二)赏析“诗眼”类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应答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孳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什么?答:_ 讲析本题列举三个关键字,要求判断作为诗眼的关键字,这实际上也是在考查对于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据注释可知,本诗作者是由明入清,其心境可知是痛苦寂寞的,由“忽惊身是客”更能想见诗人对故国的思念,而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莫过一个“寒”字。答题时,先确定这个词,再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三)赏析“语言风格”类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应答步骤第一步,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第三步,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山 中 送 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答:_ 讲析本题考查语言风格。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平实、易懂,按答题步骤,先答语言特色,再分析,再指出情感。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自己对朋友那种朴素、真挚的感情。三、赏析表达技巧类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和方法,其鉴赏要求可分四大类:篇章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求能判断技巧名称、分析技巧的用法、比较技巧的异同、评价技巧的表达效果。设问方式1这首诗某某句的作用。2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3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4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有何效果?应答步骤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第三步,阐明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形象或营造意境或抒写感情所起的作用。(注意:在实际答题中以上三步所包含的内容尽量答全,尤其是在答题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朱敦儒:洛阳人,宋代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扬州: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在全词中有哪些作用?答:_ 讲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表达作用,解题时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方面的揭示,一是结构上的作用。这句词处在词的上片,结合注释及下片内容推知其内在意思是南宋的国势如夕阳垂地,大江流去。从结构上看,上片的写景又是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本句词充满着感伤,充满着悲凉,与下片的情调相统一,所以,可用奠定基调来作答。答案一是表明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了全词苍凉感伤的感情基调。赏析思想内容类一、概括内容主旨“诗歌内容主旨”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和目的。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应答步骤第一步,认定诗歌题材,整体把握内容,如上节谈到的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咏物寄兴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为“句(联)写了”。第三步,揭示主旨或诗人的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答:_ 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 _ 讲析(1)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要求回答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并简述理由。解题时抓住上片的“莺初解语”“微雨”“草色”来分析,可知是“早春”,而后把体现早春的景物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即可。(2)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解题时应从上片和下片两个方面来概括。上片写早春美景,体现诗人的喜爱之情;下片抒情,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等可看出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人们要珍惜大好时光。答案(1)早春。黄莺刚能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2)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二、分析思想感情赏析思想感情,仍然是理解诗歌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评判其深层内涵。对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要有一准确的判断,为此,在作此类题时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语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有大体相同之处。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现“乐情”,“哀景”则表现“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所以必须注意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情感。6抓住注释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设问方式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试比较诗歌中的不同感情?3句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答步骤第一步,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作答形式一般为“描写了,抒发了”。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泊 舟 严 滩真山民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注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严子陵在这里隐居钓鱼,故名。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 _讲析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释说他宋亡归隐,此可作为理解诗的背景,全诗当中,着重写了一个“孤”字,可见其孤独、凄苦之情。“天色微茫”“严陵滩上”,可见其处在漂泊之中,据以上整理作者感情即可。答案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评价观点态度类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诗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诗中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地判断。解答此类题时注意以下几个要领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或词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去考虑,不能忽略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2对诗词作品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3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哈尔滨市2025黑龙江省气象部门高校毕业生招聘19人(第五批次)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海南琼海市旅游健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丽水市青田县县属国有企业青田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丙类人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黄山市徽州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安徽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贵州毕节市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菏泽市劳信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派遣制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餐饮四个人合伙合同协议
- AI驱动的化妆品成分毒性预测模型-洞察及研究
- 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课程教学方案及大纲
- 影像科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氨基酸市场行情监测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锦州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律师从事公司自行清算业务操作建议流程
- 橡皮筋驱动小车说课课件
- 跟岗干部管理办法中组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