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258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58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rar
258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目录.doc---(点击预览)
外文翻译
上模座板.dwg
主流道.dwg
动模固定板.dwg
型芯.dwg
型芯导套.dwg
定模板.dwg
定模镶块.dwg
导套.dwg
带头导柱.dwg
滑板.dwg
装配图00.dwg
零件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8页/共3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8502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10-16 上传人:圆梦设计Q****9208... IP属地:湖南
30
积分
关 键 词:
三通 塑料模 设计 毕业论文 cad 图纸 机械 全套 资料
资源描述:
258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三通,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
内容简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 20 世纪 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 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 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 “三资 ”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家许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总量供不应求 国内模具自配率只有 70%左右。其中低档模具供过 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只有 50%左右。 ( 2) 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均不合理 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高达60%左右,而国外模具超过 70%属商品模具。专业模具厂大多是 “大而全 ”、 “小而全 ”的组织形式,而国外大多是 “小而专 ”、 “小而精 ”。国内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占总量比例不足 30%,而国外在 50%以上。 2004 年,模具进出口之比为 ,进出口相抵后的净进口额达 美元,为世界模具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 3) 模具产品水平大 大低于国际水平,生产周期却高于国际水平 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 ( 4) 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 我国模具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较低,且不重视产品开发,在市场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我国每个模具职工平均年创造产值约合 1 万美元,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是 15 20 万美元,有的高达 25 30 万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模具企业还沿用过去作坊式管理,真正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企业较少。 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历史上模具作为产品长期未得到应 有的重视,以及多数国有企业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之外,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 1) 国家对模具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颁布了模具行业的产业政策,但配套政策少,执行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的企业全国只有 185 家,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模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要缴纳相当数量的税金,影响技术进步,而且民营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 2) 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投入太少 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掌握并且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 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张。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重视不够,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眼睛盯着创收,导致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致使模具技术发展步伐不大,进展不快。 ( 3) 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 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进步较快,已能提供比较成套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但与国外装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内许多企业已引进许多国外先进设备,但总体的装备水平比国外许多企业低很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 题长期得不到较妥善的解决。 ( 4) 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协作能力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 “大而全 ”“小而全 ”影响,模具专业化水平低,专业分工不细致,商品化程度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 40?左右,其余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畅,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 ( 5) 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 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问题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 进口钢材相比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备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十一五 ”期间,中国模具工 业水平不仅在量和质的方面有很大提高,而且行业结构、产品水平、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的方面也会取得较大发展。 模具技术集合了机械、电子、化学、光学、材料、计算机、精密监测和信息网络等诸多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模具行业今后仍需提高的共性技术有: (1)建立在 台上的先进模具设计技术,提高模具设计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2)建立在 础上的先进模具加工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提高模具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与生产效率。 (3)模具生产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例如 品数据管理)、 业资源管理)、 具制造管理信息系统)及 台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及发展。 (4)高速、高精、复合模具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例如超精冲压模具制造技 术、精密塑料和压铸模具制造技术等。 (5)提高模具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缩短模具生产周期的各种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技术。 (6)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例如热流道技术、气辅技术、虚拟技术、纳米技术、高速扫描技术、逆向工程、并行工程等技术在模具研究、开发、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7)原材料在模具中成形的仿真技术。 (8)先进的模具加工和专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9)模具及模具标准件、重要辅件的标准化技术。 (10)模具及其制品的检测技术。 (11)优质、新型模具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及其正确应用。 (12)模具 生产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模具行业在 “十一五 ”期间需要解决的重点关键技术应是模具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精密、超精、高速、高效制造技术方面的突破。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 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根据上述需要量大、技术含量高、代表发展方向、出口前景好的原则选择重点发展产品,而且所选产品必须目前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属于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根据 “十一五 ”模具行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 ”期间模具产品发展重点主要有如下几类: ( 1) 冲压模具占 模具总量的 40%以上。汽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为汽车配套,也包括为农用车、工程机械和农机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它在冲压模具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模具大都是大中型,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为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要求更高,可以代表冲压模具的水平。此类模具我国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已为中档轿车配套,但水平还不高,能力不足,目前满足率只有一半左右。中高档轿车覆盖件模具主要依靠进口,已成为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大的影响着车型开发。 ( 2) 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要求寿命要求极高,主要 为电子工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这两种模具,国内已有相当基础,并已引进了国外技术及设备,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平,但大部分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供应总量不足,进口很多。 ( 3) 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 4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塑封模,为电子信息产业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 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供不应求,每年的进口额达几亿美元。 ( 4)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 5) 占模具总量给 8%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具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 最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模具在 “十一五 ”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he is in to to 0s s of is As a of in so on a to to on to is to to to in is up so as to to At a in at so u in (1) of %. 0% (2) in to be is to as as 0%, 0% is is to be 0%, 0% 004 of , to S is (3) is is to in so on (4) is is in in S 5 00 US as 5 00 US is of to To to be in as as as . (1) to to be At 85, is on to to (2) is is at is in to be (3) to be is to a As a of so on a (4) is is At ? is to a (5) to to a At at on is by On to on as as to on to to be a to to 15 in s as as a so on is a is to a is is to is to on (1) to in AE (2) in (3) s so (4) so (5) of (6) so on in (7) in (8) (9) (10) (11) (12) s 十 15 to be to is be at be is a so on to to be to in to is to at to 十 15 十 15 of (1)to %. it in is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 第 注塑成型概述 1 第 料的现状和前景 3 第 料注塑工艺分析 3 第 2 章 注塑模侧分型机构分析 6 第 斜导柱侧分型机构 6 第 弯销侧分型机构 7 第 液压侧抽芯机构 8 第 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8 第 3 章 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 9 第 工艺分析 9 物理性能 9 件形状分析 9 第 模架型式及规格 10 架概述 10 架的分类 10 架的选择 10 第 4 章 进行注塑工艺设计 11 第 工艺参数计算 11 件体积和质量的计算 11 塑机的选择 11 第 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12 第 5 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 13 第 浇注系统的设计 13 注系统的功能 13 道系统设计 14 口的设计 16 第 分型面和排气槽的设计 18 型面的设计 18 气槽的设计 19 第 成型零件的设计 19 腔结构零件的设计 19 型零件刚材的选用 21 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21 第 模具结构尺寸计算 23 模板尺寸计算与选择 23 块尺寸选定 24 接件的确定 24 第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25 向机构的功用 25 柱导向机构设计 25 第 复位机构设计 26 第 脱模机构设计 27 模力的计算 27 模机构尺寸计算 28 杆位置的选择 29 第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30 却系统的计算 30 第 6 章 模 具的校核 32 第 工艺参数的校核 32 射量校核 32 模力校核 32 大注射压力校核 33 第 安装参数校核 33 具厚度校核 33 板尺寸校核 33 模行程校核 33 第 模具安装和试模 34 第 7 章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7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本课题设计题目为侧抽芯机构分析及 通管注塑模的设计 第 注塑成型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塑料成型加工机械和成型模具发展十分迅速,高效,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我国大型、复杂、精密、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少种类模具已能替代进口模具,模具 速成形制造技术和设备有了长足发展并已开始进入实用推广阶段,高速铣等新一代制造技术已被人们重视并开始应用。从模具使用 角度来说,要求高效,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低成本。现代塑料制品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模具与其他机械产品比较,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技术含量高、净产值比重大。随着化工、轻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近年来一直以每年 13 15左右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而各行业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市场的变化,有着高技术含量的模具正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随着工业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对产品质量和外观的要求,更是日趋精美,华气。因 此,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国外模具工业建设和模具生产的经验,宣传、推行科学合理化的模具生产,才能推进模具技术的进步。 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制件最重要的加工方法。用此方法加工成型的塑料制件,其品种与样式之多是其他成型方法无可比拟的。起过程是借助与螺杆的推力,将已塑化的塑料熔体注入闭合的模具型腔内,经冷却固化定型后开模得到塑件。 因此,构成注塑成型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塑件必须以熔融状态进入模腔;二是塑料溶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力和流速,以确保及时的充满整个模腔的各个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角落;三是需有符合制件形状和尺寸并满足成型工艺的要 求的模具。 注塑成型技术与其他成型技术相比较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成型物料的熔融塑化和流动造型是分别是在塑料筒和模腔两处进行,模具可以始终处于是溶体很快冷凝或交联固化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缩短成型周期;其二是先锁紧模具然后才将塑料溶体注入,加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的溶体对模腔的磨损很小,因而可以用一套模具大批量成型复杂零件,表面图形与标记清晰和尺寸精度较高的制品;其三是成型过程的合模、加料、塑化、注塑、启模和顶出制品等全部成型操作均由注塑机自动完成,从而使注塑工艺容易全自动化和实现程序控制。但我 们也要看到注塑成型的不足之处,由于冷却条件的限制,很难用这种技术制的无缺陷、壁厚的变化又较大的热塑性塑料制品,另外由于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造价很高,成型设备的启始投资较大,所以注塑技术不适合于小批量制品的生产。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或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制品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除极少数几种热塑性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型塑件。注塑成型可以成型各种形状、满足众多要求的塑料制件。注塑成型已经成功地运用于某些热固性塑料制件、甚至橡胶制品的工业生产中。 注塑成型的过程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机 的料斗送入加热的料筒,经加热塑化成熔融状态,由螺杆(或柱塞)施加压力而通过料筒底部的喷嘴注入低温的、闭合的模具型腔中,经冷却硬化而保持模腔所赋予的形样,开模取得所注塑成型塑件,在操作上完成了一个周期。 注塑成型是塑料模塑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生产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准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塑料制件。 对成型各种塑料的适应性强。目前,除氟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型,某些热固性塑料也可以采用注塑成型。 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 动化生产。 注塑成型所需设备昂贵,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所以注塑成型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料的现状和前景 用最广泛的聚合物,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由于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国国产 0%左右, 2002 年最高才占 产量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消费的增长。进口 2002年进口量又创历史新高达到 了满足国内市场对 内 现有装置将继续扩能。中国 比例占 80%左右,玩具等轻工业领域也消费 通工业是 景较乐观,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将给 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 业所需的三种主要原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每年需要大量进口,严重制约了 着我国大乙烯工业的发展,原料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 从下游需求来看,由于 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宏观经济对 需求影响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 速,近期内仍将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期,因此中国市场自行消化 能了将继续快速增长。而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家电制造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从世界各地转移而来的 第 料注塑工艺分析 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电子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玩具制造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稍微大点的箱体结构以及受力元件,需要电镀的装饰件更是离不开这种塑料。这里对 ( 1) 料的干燥 料的吸湿性和对水分 的敏感性较大,在加工前进行充分的干燥预热,不但能消除水汽造成的制件表面烟花状泡带、银丝,而且还有助于塑料的塑化,减少制件表面的色斑和云纹。 料要控制水分在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下,注塑前的干燥条件是:干冬季节在 75 80以下,干燥 2 3h,夏季雨水天在 80 90以下,干燥 4 8 小时 如制件要达到特别良好的光泽或制件本身复杂,干燥时间更长,达 8 16h。因微量水汽的存在导致制件表面雾斑是往往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最好将机台的料斗改装成热风料斗干燥器,以免干燥好的料斗中再度吸潮,但这种料斗要加强湿度监控,在生产 偶然中断时,防止料的过热。 ( 2)注射温度 料的温度与熔融粘度的关系有别于其他无定型塑料。在融化过程温度升高时,其熔融实际上降低很小,但一旦达到塑化温度 .(适宜加工的温度范围)如果继续盲目升温必将导致耐热性不太高的 热降解反应而使熔融粘度增大,注塑更困难,塑件的机械性能也下降了。所以 注塑温度虽然比聚苯乙烯等塑料的更要高,但不能像后者那样有较宽松的升温范围。某些温控不良的注塑机,当生产 件到一定数量时往往或多或少地在制件上发现嵌有黄色或褐色的焦化粒,而且很难利用加新料对空注射等方法 将其清除排出。究其原因,是 料含有丁二烯成分,当某塑料颗粒在较高的温度下牢牢地粘附在螺槽中一些不易冲刷的表面上,受到长时间的高温作用时,将造成降解和碳化。既然偏高温操作对 能带来问题,故有必要对料通各段炉温进行限制。当然,不同类型和构成的 适用炉温也不同。如柱塞式绩,炉温维持在 180 230;螺杆机,炉温维持在 160 220。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由于 加工温度较高,对各种工艺因素的变化是敏感的。所以料筒前端和喷嘴部分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实践证明,这两部分的任何微笑变化都将在制件上反 映出来。温度变化越大将会带来熔接缝、光泽不佳、飞边、粘模、变色等缺陷。 ( 3)注射压力 融件的粘度比聚苯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高,所以注射时采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当然并非所有的 件都要施加高压,对小型、构造简单、厚度大的制件可以用较低的注射压力。注射过程中,浇口封闭瞬间型腔内的压力大小往往决定了制件的表面质量及银丝状缺陷的程度。压力锅小,塑料收缩率大,与型腔表面脱离接触的机会较大,制件表面雾化。压力过大,塑料与型腔表面摩擦作用强烈,容易造成粘模。 ( 4)注射速度 采用中等注射速度效果较好。当 注射速度过快时,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塑料易燃焦或分解析出气化物,从而在制件上出现熔接缝、光泽差及浇口附近塑料发红等缺陷。但在生产薄壁及复杂制件时,还是要保证有足够高的注射速度,否则难以充满。 ( 5)模具温度 成型温度相对较高,模具温度也较高。一般调节模温为 75 85,当生产具有较大投影面积制件时,定模温度要求 70 80,动定模温度要求 50 60。在注射较大的、构型复杂的、薄壁的制件时,应考虑专门对模具加热。为了缩短生产周期,维持模具温度的稳定,在制件取出后可采用冷水浴、热水浴或其他机械定型法来补偿原来在型腔内冷固 定型的时间。 ( 6)料量控制 一般注塑机注 料时,其每次注射量仅达标准注射量的 75%,为了提高制件质量及尺寸稳定,表面光泽,色调的均匀,要求注射量为标定注射量的 50%为宜。 本设计综合 性能和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考虑到 成型工艺将通过查阅各方面资料设计出一套制造方便、结构合理的模具。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注塑模侧分型机构分析 当 塑料有侧壁孔、凹穴、凸台结构时,采用侧抽芯机构。此产品由于带有侧壁孔 ,故采用侧 抽芯 机构。 侧分型机构可分为三类: ( 1)手动侧分型 与抽芯 机构 操作麻烦 、 工人劳动强度 大 、 生产效率低,但模具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常用于产品试制、小批量生产或无法采用其他侧分型机构的场合 。 ( 2)液压或气动侧分型 与抽芯 机构 用于抽拔力较大,侧拔距离较长的场合,例如大型管状塑件生产,抽拔动作比较平稳, 但液压或气动 装置成本较高。 ( 3)机动侧分型 与抽芯 机构 利用注塑机开模力作动力,通过有关传动零件施力于侧 向成型零件 ,将模具侧向分型,合模时又靠它使侧 向 成型 零件 复位。这类机构虽然结构比较复杂,但分型无需手工操作 、 生产效率高。根据传动零件的不同,又可分为斜导柱、弯销、斜导槽、斜滑块等许多不同类型机构。 第 斜导柱侧分型机构 顶出时,推杆 6推动动模套版 4,同时斜销 2 拔动滑块 3完成抽芯并将制品从型芯 5 上脱出。定模板 1 带有锥形套对滑块锁紧,适用于具有较大胀型力的场合 图 2出式斜销抽芯,锥套锁紧机构 1 定模板 2 斜销 3 滑块 4 动模定板 5 型芯 6 锥杆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斜导柱侧分型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传递给侧向成型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分型动作。这类侧向分型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紧凑、动作安全可靠、加工制造方便,是注塑模常用的分型机构但它的抽拔力和抽拔距离受到模具结构的限制,一般使用于抽拔力不大及抽拔距离小于 60 80场合。 第 弯销侧分型机构 弯销侧分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斜导柱侧分型机构相似,所不同的是在结构上以矩形截面的弯销代替了斜导柱,因此,弯销侧分型机构衽离不开滑块得道滑、注射时侧型芯得锁紧和侧抽芯结束时滑块的定位这三大要素。图 示是弯销侧分型机构的典型结构。 开模空行程间隙 后,弯销 3拨动滑块 4 完成抽芯,锁紧块 2 对滑块锁紧,挡板 1 对滑块限位。 通常,弯销及其导滑孔的制造困难一些,但弯销侧抽芯也有斜导柱不及的优点:一、强度高,可采用较大的倾斜角。弯销一般采用矩形截面,抗弯截面系数比 斜导柱大,因此抗弯强度较高,可以采用较大的倾斜角,所以在开模距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弯销可比斜导柱获得较大的抽拔距。利用弯销的高抗弯强度,在注射熔料对侧型芯总压力不大时,可在弯销前端设置一个支承块,对侧型芯滑块起到锁紧作用,而简化模具结构;但在熔料对侧型芯总压力较大时,仍应考虑设置楔紧块,以锁紧弯销或直接锁紧滑块。二、可以延时分型。由于塑件的特殊或模具结构的需要,弯销还可以延时侧抽芯。 图 2销抽芯 1 挡板 2 锁紧块 3 弯销 4 滑块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液压 侧 抽芯 机构 液压缸 1,通过支架2 固定于动模板 5,液压缸 1的话赛杆通过拉杆 4于滑块 3 的 T 型槽直接连接。滑块 3 在动模板 5的槽中滑动,并通过液压缸 1 中活塞的往复运动,实现抽芯及复位。此种结构结构紧凑 。 第 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滚轮 4 套在穿过滑块 4 的轴上,开模过程中,滚轮 4 沿滑块 3 的斜槽运动,与此同时,滑块 2 做侧向移动完成抽芯。闭模状态时,锁紧块 1 对滑块进行缩进。 特点:模具结构紧凑,抽芯稳定可靠,选取大抽拔角度,能满足较长的抽拔距离,滚动轴承与滑板导滑槽相配,摩擦阻力小。 图 2压抽芯机构 1 液压缸 2 支架 3 滑块 4 拉杆 5 动模板 图 2轮式滑板抽芯机构 1 锁紧块 2 滑块 3 滑板 4 滚轮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 工艺分析 塑件的材料采用 物理性能 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聚苯乙烯的良好成型性,聚丁二烯的韧性,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和表面硬度,其抗拉强度可达 35 50。 动性好。他的另一个优点是耐气候性,其制品的使用温度范围为 40100。 料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含水量为 成型时会产生斑痕、云纹、气泡等缺陷,在注射成型之前应先进行干燥处理。 度适中、流动性好。设定料温在 200 240之间,模温在 60左右。 料密度 3 , 弹性模量 E 103 ,成型收缩率 泊松比 件形状分析 三通管接头如图 示, 32直型管长 150两端有 外螺纹,在直型管的中部 有一 32的垂直接管。该零件材料为 表面要求光滑,不允许有飞边、凹痕等缺陷。 需三向侧抽芯 图 件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3 2 模 架型式及规格 架概述 模具设计主要是形成产品外形的凹、凸模零件以及开模和脱模方式的设计,模具上的大部分零部件可以直接选购由专门厂家生产的标准件,尤其是模架的直接选购,大大节约了模具制造时间和费用。现在,厂家设计制造出一套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 10天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 模具标准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小小的差别,主要是在品种和名称上有区别,但所具有的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这次设计的模具标准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台标准,与国 家的标准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型号命名及品种分类上有些不同。 架的分类 按进料口(浇口)的形式模架分为大水口模架和小水口模架两大类,香港地区将浇口称为水口,大水口模架指采用除点浇口外的其他浇口形式的模具(二板式模具)所选用的模架,小水口模架指进料口采用点浇口模具(三板式)所选用的模架。大水口模架共有 A、 B、 C、 水口共有 A、 种型式,其中以 D 字母开头的四种型号适用于自动断浇口模具的模架 3。 架的选择 模具的设计采用。而模架的 大小是由模芯的大小来确定的, 根据经验数据和模架库的选择,再加上抽芯机构的摆放位置 。 为了配合注塑机使用大多数采用工字模,所以模架的型式采用 如图所示 。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进行注塑工艺设计 第 工艺参数计算 件体积和质量的计算 假设塑件是一个实体 ,再减去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 。则近似塑件体积 2 2 2 2( 5 0 1 5 ) 3 4 0 1 2 0 4 0 1 2 0 4 0 1 2 04 4 4 4V 223 2 1 5 0 3 2 5 944 = 331 2 3 0 0 0 1 2 3m m c m 使用 软件 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的体积,经验证后正确 ; 料的密度取 ,所以塑件的质量 128 塑机的选择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25 0 1 5 3 1 2 0 4 0 4 0 4 0 8 6 5 0A m m 628 6 5 0 1 0 m 生产实践表明:应使制品用料量之和为及其的公称注射量的 25%75%为好,最低不低于 10% 123/92 3123/64 3故注塑机 的公称注射量 在 250、 350、 400、 500 之间选择 塑料的成型压力在 700选 90需注塑机的锁模力为: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6 6 29 0 1 0 8 6 5 0 1 0 7 7 8 5 0 0P a m N 由于塑件结构比较复杂,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 ,考虑注塑时所需压力和工厂现有设备等情况,初步选用注塑机为 250 型号注塑机 , 其特性如表 示 表 塑机参数 第 塑件注塑成型工艺参数 料筒温度:控制在 粘流温度和热分解温度之间,这里后段取 190,中段 220 ,前段取 205 喷嘴温度:一般应在 180 190之间,这里取 185 注射压力:一般应在 70 90这里取 90腔压力: 70充模时间: 4s 保压压力: 70保压时间: 25s 冷却时间: 25s 模具温度: 60 螺杆直径 45 最大理论注 射量 270 3 注射压力 160模力 1250模行程 360小模具厚度 150 最大模具厚度 550 喷嘴孔径 4 喷嘴圆弧直径 5 拉杆空间距离 415 415 定位孔直径 160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5 章 模具的总体设计 模具的总体设计是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本章内容包括浇注系统的设计, 分型面合排气槽的设计,成 型零件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等。 第 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是注射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校注系统是引导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到模具型腔为止的一种完整的输送通道。它具有传质、传压和传热的功能,对塑件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的设计合理与否,影响着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其工艺操作的那一程度。 注系统的功能 浇注系统的作用,是将塑料熔体顺利的充满到模腔深处,以获得外形轮廓清晰,内在质量优良的塑料制件。因此要求充模过程快而有序,压力损失小热量散失少,排气条件好,浇筑系统凝料易于与制品 分离或切除。 ( 1)浇注系统的组成 无论用于何种类型的注塑机模具,其浇筑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主流道 指由注射机喷嘴出口起到分流道入口为止的一断流道。它使塑料熔体首要经过的通道,且与注塑机喷嘴在同一条轴线。 分流道 支柱流道末端至浇口的整个通道。分流道的功能是使熔体过渡和转向。单型腔模具中分流道是为了缩短流程。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是为了分配物料,通常有一级分流道核二级分流道,甚至多级分流道组成。 浇口 指分流道末端与模腔入口之间狭窄且短小的一段通道。它的功能是使塑料熔体加快流速注入模腔内,并有序的 填满型腔,且对补缩具有控制作用。 冷料穴 通常设置在主流道和分流道转弯处的末端。其功用为“捕捉”和储存熔料前锋的冷料。冷料穴也经常起拉钩凝料的作用。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 2)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浇注系统与塑件一起在分型面上,应由压降、流量和温度分布的均衡布置。 尽量缩短流程,以降低压力损失,缩短充模时间。 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避免产生湍流和涡流,及喷射和蛇形流动,并有利于排气何补缩。 避免高压熔体对型芯和嵌件产生冲击,防止变形和位移。 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方便可靠,易于塑件分离或切除整修容易。 熔合缝位置须 合理安排,必要时配置冷料穴或溢料槽。 尽量减少浇注系统的用料量。 浇注系统应达到所需精度和粗糙度,其中浇口须有 上精度。 道 系统设计 流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冷料穴及其结构设计。 ( 1)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注出的塑料熔体导入分流道和型腔,其形状为圆锥形,其尺寸直接影响到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甚至塑料的内在质量。主流呈圆锥形,便于充模时既能顺利通过又能在脱模时拔出,锥角 =2 4,内壁粗糙度 嘴的球窝深度 h=35 ,喷嘴的球窝半径 嘴的球面半径 +( 1 2) 主流道一般由主流道衬套构成,如图 示。 查参考资料 1 第 53页得 ,主流道小端直径 1d 喷 嘴 半 径 +()( 喷嘴窝球面半径 嘴球面半径 (1 2) ,因为注塑机喷嘴球面半径是 15 ,这里 16 ;圆锥角为 2 6,这里取 6,喷嘴窝深度一般为 3 5 ,这里 ;流道大端直径 21 2 2 02d d m m (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定位圈的外径按注塑机的定位孔直径确定,由 螺钉固定在定模固定板上。 在材料方面,选用优质钢材单独进行加工和热处理。这里采用 火热处理硬度为 ( 2)分流道的设计 由于本设计采用点浇口,分流道直接浇注塑件,分流道设计如图 ( 3)冷料穴的设计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是冷料、拉料和顶料。冷料穴直径应大于主 流道大端直径主要有以下几类: 底部带有推杆的冷料穴 这类冷料穴的地步由一根推杆组成,推杆装于推杆固定板上。因此它常与推杆或推杆脱模机构连用但仅适用于韧性塑料。 底部带有拉料杆的冷料穴 这类冷料穴的底部有一根拉料杆组成,装于型芯固定板上,常见结构有球头型,菌头型,倒锥头型,圆锥头型。 图 流道衬套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底部无杆的冷料穴 对具有垂直分型面的注射模,冷料穴置于左右两半模的中心线上,当开模时分型面左右分开,塑件与流道凝料一起去处,冷料穴底部不用设置杆件。 本设计采用带球形头底部无杆的冷料穴,起到拉料作用 ,一般情况下,主流道冷料穴圆柱体的直 径为 6 12 ,其深度为 6 10 ,本设计 3 口的设计 浇口是连接流道与型腔之问的一段细短的通道,它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浇口的设计或选择恰当 与否,直接关系到制品能否被完好的注射成型,浇口的 种类包括有直浇口、侧浇口、扇形浇口,环形浇口以及点浇口。 ( 1)浇口形式的确定 直接浇口 直接浇口又称主流道型浇口,塑料熔体直接从主流道进入型腔,因而具有流动阻力小、料流速度快及补缩时间长的特点,但注射压力直接作用在塑件晌,容易在进料处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塑件痕迹也较明显 。这类浇口大多数用于注射成型大型厚壁,长流程,深型腔的塑件。 侧浇口 侧浇口又称边缘浇口,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与型腔的侧面充模,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狭缝, 调整其截面的厚度和宽度可以调节熔体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及浇口封闭时间。这类浇口加工容易,修整方便,并且可以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灵活的选取进料位置,因此它使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浇口形式,普遍使用于中小型塑件的多型腔模具,且对各种塑料的成型适应性均较强;但浇口痕迹存在,会形成熔接痕、缩孔、气孔等塑件缺陷,且注射压力损失大,单深型腔塑件排气不便。 点浇口 点浇口又称菱形浇口,其尺寸很小,能有效的增大塑料熔体的剪切速率并产生较大的剪切热,从而导致熔体的粘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利于填充。有利于成型薄壁塑件,但不利于成型平薄及形状复杂的塑件。采用点浇口的模具,以取得浇注系统的平衡,有利于自动化的操作,但压力损失大,浇口凝料脱模需要在定模部分另加一个分型面;塑件浇口残留痕迹小,但收缩率达易变形。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环形浇口 环形浇口用来成型圆筒形塑件,它开设在塑件的外侧,采用这类浇口,塑料熔体在充模仕进料均匀,各处料流速度大致相同,模腔内气体易排出,避免 了侧浇口容易在塑件上产生的熔接痕,但浇口去除较难,浇口痕迹明显。 盘形浇口 盘形浇口类似于环形浇口,它与环形浇口的区别在于开设在塑件的内侧,其特点与环形浇口基本相同。 根据制品的要求,采用点交口。 ( 2)浇口位置的选择 浇口位置与数目对塑件质量的影响极大。选择浇口位置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避免塑件上产生缺陷; 浇口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后处; 有利于塑料熔体流动; 有利于型腔排气; 考虑塑件受力状况; 增加熔接痕牢度。 在浇口位置的选择方面, 本设计有两个方案:一、浇口设置在主流道衬套内结构;、浇口设置在成型凹模内。 综合考虑,由于第一种方案脱模凝料去除后,有可能在端面留下痕迹影响塑件质量。而第二种方案在模去除凝料后,由于痕迹留在了内壁,不会影响使用。这里采用第二种方案 浇口位置的选择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分型面和排气槽的设计 型面的设计 在注塑模中,用于去除塑件祸浇注系统凝料的面,通称分型面。常见的取出塑件的主分型面,与开模方向垂直。分型面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塑件的正常成型和脱模,而且涉及模具结构和成本,在选择分型面时应遵循以下原 则: (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得最大截面处; ( 2)尽量将塑件留在动模一侧; ( 3)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 ( 4)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 ( 5)考虑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 ( 6)尽量减少塑件在合模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 7)长型芯应置于开模方向; ( 8)有利于排气; ( 9)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本设计采用斜滑块侧抽芯 机构,所以可以将分型面 选择为直通部分的轴线所在面。 通过侧 抽芯 将塑件取出。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气槽的设计 从某种角度而言,注塑模也是一种置换装置。即塑料熔体注入模腔同时,必须置换出型腔内 空气和从物料中逸出的挥发性气体。排气系统的设计相当重要。 排气不良的危害 增加熔体充模流动的阻力,是型腔充不满; 在制品上呈现明显可见的熔接缝,其力学性能降低; 滞留气体时塑件产生质量缺陷; 型腔内气体受到压缩后产生瞬时局部高温,使塑料熔体分解; 由于排气不良,降低了充模速度。 ( 2)排气系统的设计方法 利用分型面排气是最好的方法,排气效果与分型面的接触精度有关; 对于大型模具,可以用镶拼的成型零件的缝隙排气; 利用顶杆与孔的配合间隙排气; 利用球状合金颗粒烧结块渗导排气; 在熔合缝位置开设冷料穴 本模具可以利用配合间隙排气,通常中小型模具的简单型腔,可利用推杆、活动型芯以及双支点的固定型芯端部与模板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 这里不再单独设计排气槽。 第 成型零件的设计 注射模具闭合时,成型零件构成了成型塑料制品的型腔。成型零件主要包括凹模、凸模、型芯镶拼件,各种成型杆与成型环。成型零件承受高温高压塑料熔体的冲击和摩擦。在冷却固化中形成了塑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在开模和脱模时需克服与塑件的粘着力。成行李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 及其稳定性,决定了塑料制品的相对质量。成型零件的结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及加工工艺性,使影响模具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 腔结构零件的设计 ( 1)凸凹模结构设计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 2)推出机构的形式确定 推出机构的作用是将成型的塑件推出行腔,推杆的设计要求是:布置均匀、保证塑件被推出时受力平衡、推出平稳、不变形。设置的部位;尽量设置在壁厚处、凸缘、加强筋等处。其形式按其结构来分:推杆推出机构、推板推出机构、行腔推出机构、组合推出机构。按动力来源来分:手动推出、机动推促 、液动推出等。 在本课题中的推促机构的形式为:组合推出机构,即推杆和推板共同作用。原因是推板作用面积大,推出力大而均匀,运动平稳,并且塑件上无推出痕迹。推杆的材料采用 素工具钢,热处理要求硬度 作端的表面粗糙度 m,推杆尽可能采用大直径,保证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成熟推出力。 工作原理是;当动模下移一定的距离时,碰到推板,此时推杆作用时斜导柱上滑,上移一定距离后,塑件脱模,推出机构工作完成。在动模的作用下复位,进行下一轮工作。 凸摸结构 凹模结构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型零件刚 材 的选用 ( 1)选用要求 机械加工性能良好 要选用易于切削,且在加工后能得到高精度零件的钢种,为此,以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最常用,这对大型模具尤其重要。对需要电火花加工的零件,还要求该钢种的烧伤硬化层较薄。 抛光性能优良 注射模成型零件工作表面,多需抛光达到镜面, m。要求钢材硬度 40 为宜。过硬表面会抛光困难。刚才的显微结构应均匀致密,极少杂质。 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好 注射模型腔不仅受高压塑料 熔体冲刷,而且还受冷热温度交变的应以作用。一般的高碳合金钢,可经热处理获得高硬度,但韧性差易形成表面裂纹,不宜采用。所选钢种应使注塑模能减少抛光修模的次数,能长期保持型腔的尺寸精度,达到所计划批量生产的使用寿命期限。 具有耐磨性 对有些塑料品种,如聚氯乙烯和阻燃性塑料,必须考虑选用有耐腐蚀性的钢材。 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用来成型塑件的尺寸。主要有型腔和型芯的径向尺寸,型腔的深度尺寸和型芯的高度尺寸,在使用中有配合要求的尺寸,还有较高的精度要求的尺 寸。模具设计时应根据塑件的尺寸及精度等级要求确 定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及精度要求。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相当复杂,主要因素有 : ( 1)塑件收缩率的影响 ( 2)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误差 ( 3)模具成型零件的磨损 ( 4)模具安装配合的误差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的方法有两种: ( 1)平均法 即按平均收缩率,模具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为基准的计算方法。 ( 2)极限法 即按极限收缩率,模具极限制造公差和极限磨损量为基准的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计算方法。 所谓的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是指成型零件上直接用于成型塑件部分的尺寸。主要有 型 腔、型 芯 的径向尺寸、深度尺寸、中心距等。 ( 1)型腔 尺寸计算: 材料平均收缩率: 平均磨损量 03.0c模具 型腔 零件制作公差: z 取 型腔轴向尺寸“ 的计算: 1 1 01 ( 1 ) ( ) 2 P S C L = 0 . 0 6 301 ( 1 0 . 0 0 5 ) 1 5 0 ( 0 . 7 0 . 0 3 0 . 0 6 3 ) 2 = 型腔轴向尺 寸“ 的计算 : 1 1 01 ( 1 ) ( ) 2 P S C L = 0 . 0 5 401 ( 1 0 . 0 0 5 ) 1 2 0 ( 1 . 1 4 0 . 0 3 0 . 0 5 4 ) 2 = 螺纹型环工作尺 寸“ ”的计算 :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螺距 =4 M=50 螺纹 大径为 50 中径为 小径为 纹的中径公差为 00 ( 1 ) z D 大 大 中= 0 . 0 60 (1 0 . 5 % ) 5 0 0 . 5 6 = . 0 5 0 . 0 50 0 0 ( 1 0 . 5 % ) 4 5 . 4 0 2 0 . 5 6 4 5 . 0 7 中0 . 0 5 0 . 0 50 0 0 ( 1 0 . 5 % ) 4 3 . 6 7 0 . 5 6 4 3 . 3 3 小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模板的 选择 ( 2)型 芯尺寸计算 模具成型零件制作公差: z 取 型芯径向尺寸 的计算: 02 2 ( 1 ) ( ) 2 P S A = 00 . 0 2 51 ( 1 0 . 5 % ) 3 2 ( 0 . 3 2 0 . 0 2 5 0 . 0 3 ) 2 = 型芯高度尺寸的计算: 02 1 ( 1 ) ( ) 2 P S B = 00 . 0 31 ( 1 0 . 5 % ) 7 5 ( 0 . 4 6 0 . 0 3 ) 2 = 模具结构尺寸计算 第 模 板尺寸 计算 与选择 由行腔壁厚经验公式 得 : S l 150+17=47板设计与结构尺寸的确定 如图 :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本模具采用镶块式凸凹模,模板的长度、宽度选择最少应该保证型腔壁厚 S。同时配合导柱、螺钉、限位钉等的安装。在满足注塑机拉杆内间距的 范围内 ,尽量使模具的布排紧凑合理。下面表 选各模板的尺寸: 表 板尺寸表() 模板 宽度 长度 高度 材料 定模座板 315 400 32 45 钢,调质 动模座板 315 400 32 45 钢,调质 动模板 315 315 63 45 钢,调质 支撑板 315 315 50 45 钢,调质 动模镶件 150 150 63 推杆固定板与推板厚度 分别为 20、 32据布局确定推版尺寸为 315 190。 块尺寸选定 由于垫块 的 高度决定顶出距离,这里进行垫块 的 高度的设计。推出距离为30块高度应等于推出距离加推板和推杆固定板厚度。 所以至少垫块高度应大于推出高度 30 52 82。根据塑料注射模架的 尺寸组合,所以选择垫块的高度应为 100。 垫块宽度 56b 模具总高度 1 1 4 6 3 6 3 1 0 0 3 4 0H m m 接件的确定 在主流道衬套和动模座板连接的地方,用开槽半沉头螺钉。根据模板的厚度确定其规格为 d=L=25;对于动模板到垫块间的连接使用内六角头螺栓 格为 d=L=200;顶板和推杆固定板用开槽沉头螺钉和销钉,规格为 d=40。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第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向机构的功用 在注 射模中,指引动模与定模之间按一定的方向闭合和定位的装置,称之为合模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功能有: ( 1)定为作用 ; ( 2)导向作用 ; ( 3)承受一定的侧应力 ; ( 4)支承定模型腔板或动模推件板 。 柱导向机构设计 导柱导向机构包括到柱和导套两个主要零件,分别安装在动定模两边。本设计导套直接在模板上开孔形成。导柱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除安装部分的凸肩外,长度的其余部分直径相同,称为带头导柱; 另一种是除安装部分的凸肩外是安装的配合部分直径比外伸的工作部分直径大,称为有肩导柱。 带头导柱用于生产批量不大的模具,可以不用导套。有肩导柱用于采用导套的大批量生产并高精度导向的模具。本设计考虑到模具结构采用带头导柱,如下图所示: 图 头导柱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机构的功能: 1 定位作用 合模时维持动、定模之间都设置有导向机构,合模后保持模腔的正确形状 ; 2 导向作用 合模时引导动模按序正确闭合,防止损坏型芯,并承受一定的侧向力 ; 3 承载作用 采用推件板脱模或三板模具结构,导柱有承受推件板和定模型板的重载荷作用 ; 4 保持运动平 稳作用 。 本设计采用导柱 32 , 根据 84,采用 公差。 查塑料模具技术手册表 9 6 图中 L= , , d= , S= , D= , C=3d 10导套的选择: 第 复位机构设计 本模具开模后有一个机构需要复位,即是塑件推杆要 复位。 塑件推杆 的复位:用常见的复位杆复位机构即可, 即 复位杆顶端与定模板接 2008 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论文 触,合模时由复位杆将推板顶回复位,但是在此机构中,在复位杆上加弹簧,保证复位杆先于在合模之前复位 结构如图所示。 1 复位杆 2 上模板 3 垫块 4 弹簧 5 固定板 6 推板 第 脱模机构设计 注射模成型过程中的开模力和脱模力,都是由于型腔残余压力使塑料件与型腔和型芯之间产生了接触压力。需要足够的开模力和脱模力,才能让塑件脱离模具。 模力的计算 塑料熔体在模腔内冷却到软化点以前,其收缩不会造成对型芯的抱紧力的作用 ,模腔内抱紧力来自注塑机的喷最传来的静压力,浇口冻结,补料停止后,由于冷却收缩使塑件对型芯的抱紧力越来越大,而且对凹模的抱紧力越来越小,开模时接近于零。制件对型芯的抱紧力达到极值,导致制件滞留在型芯上。 脱模力的计算: 由于 4132 20,故 零件 属于厚壁制件,所需脱模力 12 )1()(2 ( 5164) 式中: Q 脱模力( N) 1K 随 f 和 而变化的无因次系数,查参考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58 三通管的塑料模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机械全套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85026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