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四川地区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A防洪排水B水运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2 .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实行暴政B农民起义C楚汉相争D修筑长城3 . 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4 . 下列与商鞅变法有关的论述,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是A变法源于秦王嬴政深感丧失国土,被他国鄙视,以此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B变法从根本上说是战国时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发展造成的C变法中秦国迁都咸阳,推行郡县制D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不久,秦始皇统一了中国5 . 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哪条大河流域( )A黄河流域B松花江流域C渭河流域D珠江流域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了历史空前的反腐运动,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人民拍手称快。其实我国历来都很重视对官员的监督。秦朝时,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丞相B司隶校尉C御史大夫D太尉7 . 有一位想象北京人一天和劳动的情景,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一位妇女将一些钻孔的小石子、兽牙连在一起,挂在脖子上做饰物B中午,大家围在一起喝小米粥C下午,一个青年男子在茂密的丛林里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鹿D晚上,大家住在洞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8 . 春秋时期,每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之和不足十万人;进入战国时期,战争双方一场战争投入兵力数十万,乃至百万。这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A人口迅猛增长B战争规模很大C武器更加先进D民风更加彪悍9 . 选项中能表明我国历史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的事件是A禹把在战争中战败部落的成员变成奴隶B禹和他的父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修筑高墙C禹建立夏朝D依据“禅让制”,禹准备让位给伯益10 . 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水利工程的兴修C手工业的发展D商业的兴盛11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种植粟12 .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力提高,我国最早能在什么时期看到人们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来进行农业生产A夏朝初期B西周末年C春秋时期D战国后期13 .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陕西渭河流域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他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14 . 在一个青铜器博物馆内,李明同学发现西周青铜器种类繁多,这些青铜器的用途大多是( )A祭祀B盛物C观赏D生产劳动15 . 目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的国家是A印度B埃及C中国D希腊16 . 农业出现后,人们开始建造房屋,过定居的生活。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中的图片1和图片2,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水稻的出现与种植是图1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B图1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2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C粟的出现与种植是图2居民定居的根本原因D图1与图2居民房屋样式的不同是自然环境差异选择的结果17 .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导致“周室衰微”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瓦解B诸侯割据混战C周平王东迁D社会制度的变革18 . 在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西的诸侯国的名称是A齐国、秦国B齐国、楚国C楚国、燕国D秦国、齐国19 . 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甲骨文、隶书B甲骨文、金文C金文、篆书D金文、隶书20 . 下列各项制度符合西周周天子与诸侯情况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二、综合题21 .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民族;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互相渗透,取长补短。材料三: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摘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1)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思想篇)材料一(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思想核心(经济篇)材料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 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科技篇)材料三中国古代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东汉时期在总结这项发明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3)东汉哪一人物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这一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产生了什么影响?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家博物馆孔子雕像材料二孔子在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是唯一值得国人骄傲的人,西方人把他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一起看成是人类文明的化身。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教育。正是在这种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才铸就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才有了“唐诗宋词汉赋明清小说”的骄傲,才有了“华佗张仲景张衡李时珍祖冲之”等一批自然科学家的诞生,才给中国人提供了今天引以为豪的资本。孔子:以教育名显后世材料三“和者,天地之正道也”,“德莫大于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关”。“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和”的价值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袁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东方文化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是2011年落成的国家博物馆孔子雕像。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孔子在中华民族和世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汕尾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社会救助协管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留样管理规程试题及答案
- 蚌埠小学美术真题及答案
- PSMA-ligand-1-生命科学试剂-MCE
- PROTAC-BRD4-ligan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安徽工程大学硕士专职辅导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公开招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BIM技术推动低碳健康建筑项目协作与信息共享
- 智能勘测设备管理与应用方案
- 宁乡辅警考试试卷必刷题
- 2025重庆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吊装储罐施工方案
- 尾矿库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工证考试题及答案测试卷测试题(答案)
- 苏少版(五线谱)(2024)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发改委考试题目及答案
- 细胞培养实验课件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课(实验室准入教育)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宁夏固原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项目(宁隆参1井)报告表
- 2025年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