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排序正确的是A秋收起义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秋收起义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工农武装割据”秋收起义中共七大2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五四运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谭嗣同就义ABCD3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4 . 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上海、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上海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生死攸关历史转折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革命圣地战略后方D中共诞生开天辟地5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6 . 创办湘军的近代名人是( )A魏源B曾国藩C谭嗣同D蔡锷7 . “战场上,担架抬下来的多是共产党员。最典型的是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主要就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8 .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地点位于图中( )A处B处C处D处9 . 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是( )A吴佩孚B段祺瑞C唐继尧D蒋介石10 . 下图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对应的是 ( )A鸦片走私财政危机贸易逆差贸易顺差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入超 出超C开埠通商 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D鸦片走私民族危机贸易顺差贸易逆差11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B学器物学思想学制度C学制度学器物学思想D学思想学制度学器物12 . 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 . 有学者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炮声B瓜分中国狂潮C甲午战争惨败D中华民国成立14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辛亥革命15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B争取外交礼仪平等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D打开中国的商品市场16 .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部分内容时,自制了学习小卡片。请帮助他找出卡片中有几个错误(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西安事变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两弹一星”是新中国国防尖端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象征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A1个B2个C3个D4个17 . 读下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秋收起义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8 . 下图是小王同学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发展曲线图,其中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天京事变B永安建制 天京事变C金田起义 天京陷落D永安建制 天京陷落19 . 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发现陕北红军的消息,最后决定落脚于此,并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落不了地。”判断这与什么事件相关( )A会宁会师B吴起镇会师C井冈山根据地建立D井冈山会师20 .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实现强国梦,缩短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清政府有远见的大臣进行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可贵的探索,下列对这场探索表述错误的是A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二、填空题21 . 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22 . 填空题。(1)1905年8月,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后来,他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即 “_”“_”“_”三大主义。(2)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_与_。(3)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23 . 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3)_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4 .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三、综合题25 .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1)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人权宣言(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人权宣言是哪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哪一新思想?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发展的共同作用。26 .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2)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三次侵华事变和制造的一次屠杀中国人达30万之多的惨案名称。(3)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4)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探索,但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了。请指出富强之梦一次次破碎的根本原因。(5)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斗争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请写出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6)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1955年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标志性的三件大是、(7)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祖国统一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请举2例说明。27 . 林则徐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泻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