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模拟)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模拟)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模拟)_第3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模拟)_第4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鲜为人知(xin) 难堪(kn) 宰割(zi)B . 鞠躬尽瘁(cu) 开拓(tu) 筹划(chu)C . 热泪盈眶(kun) 元勋(xn) 呼啸(xio)D . 至死不懈(xi) 挚友(ch) 彷徨(hung)2. (2分) (2017九上嘉祥期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恣睢 涟漪 佝偻 歇斯底里B . 慰籍 恻隐 臆测 循章摘句C . 嗤笑 褴褛 泻渎 鳞次栉比D . 蕴涵 怜悯 汲取 格物至知3. (2分) (2019九上惠来月考) 下列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 , 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 , 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真是人生一大乐事。A . 相得益彰B . 美不胜收C . 花团锦簇D . 天伦之乐4. (2分)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_。_,_。_。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出了灿然万朵的银花!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A . B . C . D .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5. (3分) “可现在呢,你浑身都是樟脑味儿”是保尔对_说的。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 (1分) (2019八下綦江期末)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山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史书:岩层是书页,化石是文字,古生物的遗体遗迹是精美的图案。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9乐至模拟)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学校准备进行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为响应学校的号召,班上准备办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设计两个栏目。 (2) 在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有的讲诚信小故事,有的进行了诚信诗歌朗诵,有的推荐诚信名言你作为主持人,请为这次班会活动设计一个结束语。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7莱芜) 填空(1) 夫君子之行,_,_。(诸葛亮诫子书)(2) 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3) 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4) 刘禹锡在秋词中借白鹤形象抒发豪迈乐观之情的一句是:_,_。(5)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诗句是:_,_。(6) 古诗词中有一些含有“酒”字的句子,请你写出完整的一句:_,_。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9. (13分) (2019八下巴南期末)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不知其旨也(_)然后能自反也(_)教学相长也(_) 学学半(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B . 文章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论证做铺垫。C . 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D .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排比,一气呵成,文气充沛。(4) 试结合现实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0. (18分) (2019八下朝阳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遗忘的圆明园卢江良曾经有人问我:“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我脱出而出:“圆明园。”那个时候,我并未游过圆明园。之所以这么回答,缘于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在我的印象中最著名,不是因为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而是由于其记录着一页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史。终于,我启动北京之行。这趟行程我最向往的地方,不是别处,就是圆明园。这倒不是想一睹它“万园之园”的风采,只是想瞧瞧它“断垣残壁”的遗迹。在我的心目里,前者是风景,后者是历史,而历史总比风景具有厚重感。游罢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终于来到让我魂牵梦萦的圆明园。可是,在圆明园游荡的近两小时里,满目尽是碧水青山、葱茂林木和芬芳花草,很难目见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的疮痍景象。我怀疑是否搞错了地方,问身边的妻子:“圆明园是不是被火烧过的那个?”妻子回答:“是呀。”我纳闷:“那怎么一点看不出来?”妻子说:“应该被修复过了。”我不禁愕然。是旅游开发需要,还是要忘却曾经的屈辱?就在我觉得不可思议的当儿,不经意来到了西洋楼景区遗址售票处。那里停着一排观光车,但坐车的游客廖如晨星。妻子说:“你说的火烧过的遗址,应该就在那边吧。”这时已近黄昏,游玩了一整天,孩子开始喊累,母亲便提议道:“那个遗址就不要看了,我们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们不约而同地响应了母亲的“号召”。在走向公园出口的道上,母亲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公园也没什么的,只是比杭州那边的大一点,没什么花头。”我很想告诉母亲:这个公园,本来应该用来凭吊,而不是用来游玩的。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是呀,我凭什么说服母亲呢?在这里面的,能修复的都已经修复,修复不了的给“圈”起来了,全然丧失了象征国耻的物证和氛围,俨然一个毫无特色的庞大公园,我们还拿什么用来凭吊?返回杭州的火车上,我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网站上,对景点的介绍文字中,我发现了这样一段描述:“1977年1992年间,西洋楼各遗址得以清理,廓清殿座基址,整修喷泉池,归位柱壁石件,并修复了迷宫黄花阵。”这也就是说,不光是公园别处,就是西洋楼景区遗址,也已经进行过修复。至于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有人说:重新修复圆明园,对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塑造中国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彻底洗刷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耻辱,更是一个世界宣言:向世界证明中国不再是昔日贫穷落后、任人欺压的民族,他已经再次站到世界强国之林,是一个富有竞争力、充满自信的强国。但其实,只要良知未泯,历史的耻辱都应该刻在心灵最深处。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用一本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告诉这个世界: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又有着如何难以形容的刻骨铭心之痛。她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记住历史才能谈未来,牢记耻辱才能讲尊严。没有对苦难的记忆与感受,何来对幸福的存在意义上的理解与追求;没有对耻辱的强烈体味,何来对民族尊严的捍卫与坚守?而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缺乏对苦难的沉痛记忆与对耻辱的刻骨铭怀;烛照当下,我们这个民族又是多么缺乏对苦难的深刻感受与对耻辱的蚀骨反思!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在QQ群做了一个调查:中国哪个公园最著名?网友众说纷坛,给出的答案千势百态,但令人遗憾的是,无一提到圆明园。圆明园,这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历经战乱劫掠,被视作中华民族耻辱象征的公园,只历经了短短的150余年时光,就被轻易地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这算不算是一种新的国耻呢?(1) 文章记述了作者游览圆明园前后的情感变化。阅读全文,将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摘抄下来。 游览前:_。游览中:_。游览后:_。(2) 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是“被遗忘的圆明园”? (3) 张纯如说:“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你对她的话有什么看法?请写下你的感想或评论。(80字左右) 11.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朱金平“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B . 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C .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D . 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2) 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3)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划线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 (2019八下襄汾期末)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