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试题评讲.ppt_第1页
第六单元检测试题评讲.ppt_第2页
第六单元检测试题评讲.ppt_第3页
第六单元检测试题评讲.ppt_第4页
第六单元检测试题评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题评讲,13、第一问:材料一中图一孙中山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中图二,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第二问: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出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经验审题干与精读材料缺一不可,并且需要结合起来思考一个问号里面可能包含多个问题,注意与前后问题的关联性易混淆知识点需要有意识区分强化,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各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材料二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材料三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4分)(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8分)(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材料一至材料三表明中国近代化发展到了哪一层面?(6分),14、第一问: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第三问:“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它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经验为材料拟定题目类型的历史题要抓住关键词,题目必须涵盖所给的材料,不能只是其中部分内容的归纳,做到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为论点找论据的题目,特别注意时间段的吻合与内容吻合两个方面找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相当于考背景,应该往前找,1.某同学是连环画的收藏爱好者,以下是他在班级做连环画展览的三本书,他需要给这三本书列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辛亥风云录秋收霹雳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A.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B.现代中国的建设道路C.20世纪三位巨人的成就D.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3、材料题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