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ppt_第1页
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ppt_第2页
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ppt_第3页
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ppt_第4页
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世界在我心中,第二节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国际时讯,材料一:在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更没有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而是庄严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亚太地区国家尽快摆脱危机作出了贡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材料二: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2006年的中国不再象过去那样不愿承担责任,而是开始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安理会,中国投票支持制裁朝鲜;在中东,它向黎巴嫩派出1000名维和士兵;在非洲,它的颠峰之作是将48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来自中国的陈冯富珍还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材料三:在2007年初的中国领导人的非洲八国访问之行,更是以其“互利共赢、友好协商、高效务实”的原则被中非人民称为“友谊之旅、合作之旅”。非洲从领导人到老百姓都称中国是“非洲的兄弟”、“全天候朋友”和“最重要的伙伴”。,师:从这些材料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在当今的世界中,中国与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也正以其自身的发展来积极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充分展示其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那么中国是如何履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义务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哪些?中国如何采取策略来解决国内出现的种种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要涉及到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积极走向世界的学习。板书:第五课时中国积极走向世界,信息共享,现在中国正以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形象展示在世界面前,2006年,“中国的大国地位已经进一步获得国际社会的确认”。“作为区域性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形象愈趋正面”。(香港太阳报2006年12月30日)那么你还了解哪些事件能说明“中国积极走向世界”呢?,信息共享,大家看来都非常关注时事,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大家列举的事例充分证实了中国是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之中国”,更已成为“世界之中国”。我们应时刻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装在心中板书:中国积极承担责任与义务,实话实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辅助文“从总体上看,虽然我国”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请看以下材料。,实话实说,材料一:我国大部分生理化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材料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的先进水平,机耕率为80%,机播率为77%,机收率为70%,而发达国家则全面实现现代化。材料三: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占6.5%;每100万人口中科技人才(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数比重是美国的115,是日本的160;据国外统计,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大学生的比重,我国排在135位从这些材料中,你又会发现我国存在的什么问题呢?,总结: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面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板书:奋起直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过渡语:不但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实话实说,材料一:教材P013辅助文“2002年,中国1万美元GDP”材料二:京杭大运河流域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我国每年有650万吨垃圾流入海洋,在全国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约占46.5%,其中海河达62.3%。材料三: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1:322,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低于924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约7500万人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板书: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国从大局出发,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这既体现了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服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板书:制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发展,在中国积极走向世界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又领悟到了什么?,小结:是的,我国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一方面要看到我国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我们对世界所做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我们的青年学生要以国家富强为己任,立志成材,报效祖国。,创新作业,“和谐世界”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外交的一个最响亮的关键词,中国领导人自2005年以来,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中美首次战略对话、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阶段性成果、中欧领导人会晤、美国总统布什访华这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都说明(D)A中国已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B缺少了中国世界就不可能发展C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D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影响着世界,创新作业,温家宝强调,中国虽然已取得巨大进步,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尚有2365万贫困人口,每年需要解决近2400万人口就业,有6000多万残疾人需要关爱和帮助,还有亿多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材料表明(C)A中国把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装在心中B中国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C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D我国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促进国家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创新作业,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中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目前的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材料二:目前,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日本、德国的13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110位。中国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占世界25至40;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中国该如何解决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世界离不开中国。材料二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许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奋起直追,缩小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为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第一,中国通过改革和建设,成功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消除了两亿多人口的贫困问题。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是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大贡献。第二,中国通过建设的实践,摸索到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就是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世界造成影响。第三,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愿与所有的国家和平相处。第四,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与周边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第五,中国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维护者,我们参加了100多个国际组织,近300多个国际条约。我们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而共同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第六,中国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国家。我们在朝核、伊核这些重大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上,一贯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中国对非传统安全,包括国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也采取合作的态度。第七,中国坚决反对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第八,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切实履行自己的承诺。第九,中国自己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积极落实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我们已经对44个不发达国家减免了200亿人民币的债务,并且在今后三年,要对不发达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中国所提供的援助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第十,中国奉行的是自卫的国防政策。中国有限的军费增长完全是为了改善军队的条件和提高自卫的能力。我们自卫的国防外交政策是透明的。除了维和部队以外,我们在世界上没有派出过一兵一卒,占领过任何一个地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发展需求劲头足,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基础较好;我国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