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_第1页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_第2页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_第3页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_第4页
古诗二首《夜雨寄北》《论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赵翼(Y)冀州(j)风骚(so)搔首弄姿(so)涨秋池(zhng)涨红了脸(zhng),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人与夫人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品读、停顿、会意,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妻子、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品读欣赏,巴山夜雨涨秋池。,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品读欣赏,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却话巴山夜雨时。,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品读欣赏,总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1解题。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内”即内人,妻子。你的看法如何?,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释很合适,解为寄给住在北方的友人也可以。,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还起着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不相同。前一处是实写眼前的场景,后一处是虚写想象中的和妻子团聚后烛光下共话当日巴山夜雨的情景。,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他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领:统领、统率。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泛称文学。,解释字词,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故意贬损李、杜?,不是。这里所谓“不新鲜”,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到。尽管李、杜的诗篇万口传诵,人们仍然需要欣赏新的作品。,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风骚”指什么?,江山,这里指祖国河山,“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