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禧中学:(张丹燕)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_第1页
金禧中学:(张丹燕)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_第2页
金禧中学:(张丹燕)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_第3页
金禧中学:(张丹燕)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_第4页
金禧中学:(张丹燕)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汕头市金禧中学张丹燕,高二单元小结课,第1课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科技,思想,专制主义:,例1.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民本思潮:,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维护君主专制。,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荀子“礼法并施”;,老子“无为而治”;,1、形成:先秦,一、儒学,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思考:为什么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却不被当时统治者广泛采纳?,社会大变革;战争频繁,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趋势。,例1.材料一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中华文化史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民本思潮:,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维护君主专制。,孔子“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荀子“礼法并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主流思想,老子“无为而治”;,1、形成:先秦,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2、确立独尊:汉代,儒学,主流思想,秦:焚书坑儒汉初:黄老之学,原因:政治:经济:思想:,例1.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中华文化史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代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并简要说明汉代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的?,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国力强盛,但出现地方割据;,小农经济发展;,董仲舒提出新儒学。,西汉的儒学糅合了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思想的“大一统”,例1.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中华文化史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代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并简要说明汉代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的?,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例1.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中华文化史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汉代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并简要说明汉代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的?,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1、形成:先秦,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2、确立独尊:汉代,儒学,主流思想,(从地位低下到取得独尊),例1.材料三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文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材料三中的“全新的创造”指什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魏晋南北朝:佛、儒、道发展,唐中期:佛、儒、道合一,朱熹等人吸收佛、道教思想,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儒学的主体地位。,1、形成:先秦,一、主流思想儒学,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2、确立独尊:汉代,(从地位低下到获得独尊),3、新的发展:宋明,(从危机困境到转型复兴),例2.(2013汕头一模13)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D,例1.材料四冯友兰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四中的“反动”指什么?明清之际,为什么会出现这股“反动”思潮?“反动”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反动”指明清早期启蒙思潮。,共同主张政治:限制君权;经济:工商皆本;思想:经世致用。,出现的原因,政治:君主专制强化;,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理学僵化。,例1.材料四冯友兰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四中的“反动”指什么?“反动”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明清之际,为什么会出现这股“反动”思潮?,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理学仍占主导,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思想影响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1、形成:先秦,一、主流思想儒学,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2、确立独尊:汉代,(从地位低下到获得独尊),3、新的发展:宋明,(从危机困境到转型复兴),4、批判继承:明清,(从传统保守到推陈出新),例3.(2013潮州期末统测14)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D,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e,例4.材料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同为启蒙思想,两者却产生大不相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17-18C中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的对比,1、形成:春秋战国,一、主流思想儒学,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从初步形成到蔚然大宗),2、确立独尊:汉代,(从地位低下到获得独尊),3、新的发展:宋明,(从危机困境到转型复兴),4、批判继承:明清,(从传统保守到推陈出新),二、科技,例5.材料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示,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据材料,指出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3-15C中国科技领先西方的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明清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君主专制,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传统思想的束缚,闭关锁国,代议制民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文艺,宗改,启蒙,殖民扩张,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例4.材料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同为启蒙思想,两者产生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呢?,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答案等同于“15C后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举一反三,1.15C后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同为启蒙思潮,明清早期启蒙思潮和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却大不相同的原因。3.(2012韶关二模38)全球史观中,“东方衰落”先于“西方崛起”的原因。4.(2006广东单科29)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例6.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在古代形成了以计算见长,以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体系。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理论、重理数B.重实用、重实验C.重实用、重经验D.重理数、重实用,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实用性;,经验性。,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理论性;实验性。,C,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科技,思想,一定时期的思想、科技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第1课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例7.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中西方,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分别是A.百家争鸣;古希腊早期哲学B.独尊儒术;宗教神学C.李贽提倡个性自由发展;“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D.经世致用;主权在民,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A,中西纵横,思想批判与解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希腊)早期人文精神,(汉-清)儒学,(中世纪)宗教神学,思想的繁荣活跃,思想的专制统一,(明清)早期启蒙思潮,(14-18C)文艺、宗改、启蒙,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西方人文主义,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学,吸收充实创新,(四大发明外传)中学西传,西学东渐,文明融合,谢谢,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1.西方的中国转向内向提到:“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加剧了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理的那样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B,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课堂练习,2.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C,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课堂练习,中学西传,3.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D,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课堂练习,中学西传,4.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这里反映出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是A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B创建优美的社会环境C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D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A,5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B,6.(2010汕头市统测14)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其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C,7.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A.都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B.都是工业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C.都主张革命推翻君主制D.都促成本国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争鸣的同时往往也会借鉴别家的一些主张。儒家杂取百家成为战国时期百家集大成者的典型代表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C,9.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A“君权神授”思想B“大一统”思想C反专制思想D理学思想,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B,10.我国佛教强调“直指本心”的修炼方法。与之类似的观点是A“温故而知新”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经世致用”,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二课时),C,1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D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