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文关于孔子的法律思想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孔子论文关于孔子的法律思想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孔子论文关于孔子的法律思想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孔子论文关于孔子的法律思想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论文关于孔子的法律思想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 本文从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出发,分析孔子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基础,进而得出其法律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服务,这既是法史学走出困境之必需,也是法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 孔子的法律思想;*政治;礼治;法治 1006-4311(xx)04-0267-011孔子法律思想的内容 1.1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出礼则入刑”礼可以“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生死”(左传),所以可以看出礼作为古代行为规范的总称,有相当于目前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效力,当然也就包含了法的内容。“出理入刑”体现了超出“礼”所规范的范围,则有相应的刑法来惩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孔子“礼”的思想中包含了法律思想,其主要是刑法思想。 1.2 “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仁是孔子法律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关于仁和法的关系,一是孔子用仁来损益礼,同时包括了用仁来损益法的内容,反对严刑重罚。二是对人物事件进行是否仁的评价也包含了法律的价值标准。 1.3 孔子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有三项:民本思想、宗法思想、君权思想民本思想是孔子关于立法、司法和守法等原则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民本思想,孔子相信人、教育人,认为没有天生的罪犯,他重视人的价值,立法上主张宽简、执法上讲究中罚,要求以“忠恕”的仁道来哀矜折狱、原心论罪,他把“无讼”作为民本政治的最高目标。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和*观念。 宗法思想的根本是“孝”,早在商周时期,不孝就是被视为一项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商书)。孝是决定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以及是否惩罚和惩罚轻重的重要依据。孔子强调了孝在预防犯罪方面的作用。所以他主张“亲亲”。 君权思想是一种相对的君权思想,他称赞禅让,同时还持后世称之为“吊民伐罪”的反对无道君主“征伐”思想。 1.4 孔子的法律思想对法律规范的影响在立法方面,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就是说君主拥有最高的立法权。在预防犯罪方面,孔子认为犯罪的理由之一是贫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所以预防犯罪的手段首先是“富之”,然后是“教之”。教育的内容就是礼和德,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在司法道德方面,在刑罚方面,孔子以中庸的思想来指导处罚,务使做到“刑中”,即是罪罚相适应。古代重要的侦查审判原则“哀矜折狱”也是发轫于孔子,意思是审判人员对待犯人,要用一种哀悯和同情的心态来对待。另外孔子在其法律思想中还贯彻了古已有之的“原心论罪”观点,也就是说在审判时要考虑犯人的主观动机是故意还是过失,是偶然犯罪还是惯犯。孔子在法律史上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父子相隐”,这项原则被吸收到后世的法典中,被称为“同居相隐不为罪”。这项原则在中国直到大清律都还在适用,但是也有例外,涉及到谋反等大罪时,亲属不能拒绝作证。 2孔子法律思想形成的基础 2.2 实践基础春秋末期,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这个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争权夺利的利益驱动,客观上需要正确的法律思想指导,以推动其迅速发展;以及“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向私学大兴的转变,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之夏、商、周三代文化的积淀,具有良好的文化传统,都为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地主阶级的夺权战争,为孔子的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的条件。 3孔子的法律思想对当代的启发 孔子的法律思想观,提醒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要尊重自然形成的道德,道德是客观的,它不可以被随心所欲地塑造;告诉我们,要尊重人性,而不是扭曲人性,哪怕是出于“善意”的扭曲,也注定是要失败的;告诫我们,要注重法的实际作用,而不要只追求口号的动听。孔子还告诉我们,平等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通过强者多负义务来做到公平;*虽然打动人心,但只是工具,而不是终极价值;法治是自然法的统治,法是靠人来实施的,忽视人的因素,到达不了法治的彼岸;我们确实应当注重权利的保护,然而手段却是规定义务;法治是靠良法实现的,而不是靠惩罚。 也许仅靠孔子的法律思想来构建一个法治国家是不够的,但是对于一种影响 _两千多年的思想,不管是从正面的作用上,还是从反面的作用上,它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我们正在构建依法治国的当今,还是对我国的*及经济建设都具有极其深远的作用和无比重要价值。 _: 1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年6月第三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