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6气流组织(空气分布),6.1气流组织的目的、任务和要求1、气流组织(空气分布):是指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洁净度能更好的的满足人体舒适感要求和工艺要求。2、应根据空调区对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温度梯度、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等要求,进行设计计算。3、良好的气流组织不仅是形成良好室内热湿参数分布条件,也是系统重要的节能手段之一。6.2影响气流组织的主要因素1、送风口的形式、位置;2、送风射流:形式、参数(送风温度、出口流速等);3、回(排)风口的位置;4、房间的几何形状;5、污染源的位置、性质,xe,6.1任务及影响因素,6气流组织,6.2.1送风口气流运动规律(1)根据雷诺数大小有:层流和紊流;(2)根据射流与周围空气温度情况:等温射流和温差射流;(3)根据射流发展是否受周界限制:自由射流、受限射流。一、等温自由紊流射流,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6气流组织,1、轴心流速衰减规律vx/vo=0.48/(ax/do+0.147)vo:射流出口流速,m/s;vx:射程x处的轴心流速,m/s;x:计算断面距风口的距离m;a:风口紊流系数,反映出口断面流速不均性;do:送风口直径或当量直径。2、结论(1)提高出口流速或减小风口紊流系数,可以增大射程;(2)如需增大扩散角,即增大射流与周围空气的混合能力,可以选用a较大的风口。,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6气流组织,二、温差射流1、热射流与冷射流:射流出口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为热射流,射流出口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为冷射流。2、轴心温差衰减规律Tx/To=0.35/(ax/do+0.147)To:射流出口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差,K;Tx:射程x处的轴心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之差,K。x:计算断面距风口的距离m;3、结论(1)射流温度场与速度场有相似性;,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5气流组织,(2)热量扩散比动量扩散快Tx/To=0.73(vx/vo)4、射流弯曲(1)判据:阿基米德数Ar=gdo(To-Tn)/(vo2Tn)ToTn,Ar0,热射流,射流上弯;ToTn,Ar0,冷射流,射流下弯;To=Tn,|Ar|0.1时,射流扩散受限,当x=0.2时,射流流量达到最大,射流断面稍后达到最大,称为第临界断面。(2)回流区最大回流平均流速vhp/vo.Fn0.5/do=0.69Fn:垂直射流的空间断面面积。Fn0.5/do:射流自由度,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6气流组织,四、多股平行射流,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5气流组织,6.2.2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1)点汇:回风口近似点汇,距点汇不同距离的各等速球面上流量相等,随着离开点汇的距离增大,流速呈二次方衰减:v1/v2=(r2/r1)2(2)实际回风口:vx/vo=0.75(10 x+F)/F,xe,6.2送、回风口气流运动规律,6气流组织,6.3.1要求一、温度梯度要求1、ISO7730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1m和0.1m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2、ASHRAE55-92标准:工作区内,距地面上方1.8m和0.1m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3。二、空调区允许风速1、舒适性空调:冬,0.2m/s;夏,0.3m/s。2、工艺性空调:冬,0.3m/s;夏,0.2-0.5m/s。,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6.3.2评价一、吹风感和空气分布特性指标1、吹风感(有效吹风温度)=(tx-tr)-7.8(vx-0.15)tx、tr:室内某地点的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vx:室内某地点的风速,m/s。(1)=-1.7-1.1,vx0.35m/s,大部人感觉舒适,小于下限时有吹冷风感。(2)用于评价工作区任一点的吹风感。2、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用于整个工作区的评价。,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APPI=(-1.71.1)的测点数/总测点数100%二、不均匀系数空调区内选择n个测点,分别测的各点的温度ti和风速vi,则:平均温度:tP=ti/n平均风速:vP=vi/n对应均方根偏差:为t、v温度不均匀系数:kt=t/tP速度不均匀系数:kv=v/vPkt、kv越小,气流均匀性越好。,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三、能量利用系数及通风效率1、能量利用系数:N=(tP-tO)/(tN-tO)tP、tN、tO:分别为排风温度、空调区空气平均温度、和送风温度()。(1)N的大小反映了不同气流组织情况下的能量利用有效性。(2)当tPtN时,N1,说明余热未被有效排出,能量利用有效性低。2、通风效率:T=(CP-CO)/(CN-CO)CP、CN、CO:分别为排风污染物浓度、空调区空气平均污染物浓度、和送风污染物浓度(mg/m3)。,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1)T的大小反映了室内污染物移除迅速程度。(2)混合通风,当CPCN,T1,对于接近活塞流的置换通风,T1-4。四、空气龄1、定义:指空气质点自进入室内至到达室内某点所经历的时间。空气龄评价了空气流动状态的合理性。2、空气龄短越,说明到达该处的空气可能被掺混的污染物少,排出污染物能力强。3、空气龄概念抽象,实际测量困难,一般用测量示踪气体的浓度变化确定局部平均空气龄。,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五、换气效率(a)1、定义:空气最短的滞留时间与实际全室平均滞留时间之比。2、是评价换气效果优劣的指标,与污染物无关。3、a是基于空气龄的指标,反映了空气流动状态的合理性,理想的气流分布,a=1;一般情况下,a1。,xe,6.3对室内气流分布的要求与评价,6气流组织,6.4.1百叶风口一、单层百叶风口1、型式2、特点:叶片可以上下(或左右)旋转调节气流角度,也可加调节阀,调节风量。3、应用场合:排风口、回风口、送风口。4、应用方式:侧向、水平。5、格栅风口,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二、双层百叶风口1、型式2、特点:叶片可以上下左右旋转调节气流角度,也可加调节阀,调节风量。3、适用场合:送风口。4、应用方式:侧向、水平。,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6.4.2散流器风口一、散流器类型1、按形状分:方形、圆形、条形2、按气流流型分:平送(贴附射流)、下送。二、型式1、方形直片式(应用最广泛)。,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2、圆形:直片式、盘式3、下送型、条形,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6.4.3喷口、旋流风口一、喷口1、形式2、应用:高大空间:如展厅、机场、体育馆、影剧院等,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二、旋流风口1、带起旋器旋流风口:气流旋转送出,衰减快,适合大温差或地板送风。2、妥思旋流风口(1)特点:可根据送风温度自动调节叶片角度,满足不同温度时的送风要求。(2)目前广泛用于大空间下送风场合。,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6.4.4其它类型风口一、孔板:局部孔板、全面孔板气流流型:近似平行流,一般用于高精度或净化空调。,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二、置换通风口1、送风出口流速0.25m/s左右2、空气湖3、热烟羽流:流量随高度增加4、热力分层热烟羽流量=送风量上部:紊流混合区下部:单向流清洁区,xe,6.4送回风口的型式,6气流组织,6.5.1侧送式一、形式1、单侧送、单侧回,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2、双侧送,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3、中送、上排、下回4、水平单向流二、特点(不含单向流)1、空调区处在回流区2、送风射流一般设计成贴附射流(中送式除外)3、射流衰减充分,空调区温湿度均匀。,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二、孔板送风、垂直单向流,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三、下部送风,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6.5.2下送式(顶送式)一、散流器,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6.5.3喷口送风6.5.4岗位送风,xe,6.5气流组织行式,6气流组织,6.6.1侧送风计算一、侧送风,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1、要求(1)送风射流一般设计成贴附射流:射程长,射流衰减充分;(2)工作区在回流区:射流经过充分衰减,温度场、速度场均。2、出口风速vo(1)控制噪声要求:一般vo=2-5m/s(2)满足空调区允许风速要求(0.2-0.3m/s):最大回流平均流速:(vhp/vo).(Fn0.5/do)=0.69vhp取0.2-0.3m/s,则vo=(0.29-0.43).(Fn0.5/do)。,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3、轴心温差tx:应满足空调精度要求,即tx空调精度。(1)舒适性空调:tx=1(2)高精度空调:tx=(0.4-0.8)倍的空调精度。4、贴附长度x:取决阿基米德数Ar(1)相对射程x/do与Ar的关系:x/do=53.291e-85.53Ar或由x/do-Ar曲线反映。(2)贴附长度x,由上式或曲线查取计算。(3)贴附长度x应射程。5、房间高度要求:为保证空调区处在回流区,需要有一定混合层高度,因此房间最小高度为:H=h+0.07x+s+0.3(m)式中,0.07x:射流向下扩展的距离,0.3:安全裕量。,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6、设计计算步骤(空调精度1)(1)计算房间要求射程x;x=A-0.5-0.5(m)(2)根据精度空调确定tx、选取送风温差to;(3)根据tx/tox/do公式或曲线确定相对射程x/do(4)根据相对射程、要求射程x,计算风口最大直径dmax,确定风口实际尺寸do(dmax)。(5)确定出口风速vo假定风口数量n;计算风口实际出口风速:vo=L/FnL:房间风量;:风口有效面积系数,一般取0.72-0.82F:风口面;n:风口数量。,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计算射流自由度:Fn0.5/do,根据公式(vhp/vo).(Fn0.5/do)=0.69校核工作区风速,不满足则重新确定风口数量或面积。(6)校核贴附长计算Ar;根据公式或曲线确定实际贴附长度x校核:xx(7)校核房间高度计算要求房间高度:H=h+s+0.07x+0.3校核:HH,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二、散流器(平送)1、散流器布置(1)布置形式:对称或梅花形。(2)送风面积长宽比:1:1.5(3)中心距墙:一般1.0m。2、设计计算(1)速度衰减方程vx/vo=KF0.5/(x+xo)x:以散流器中心为起点的水平距离。,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vx:在x处的最大风速,vo:出口风速(喉部),m/s。xo:原点距散流器中心的距离,多层锥面散流器取0.07F: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积,m2。K:系数,盘式1.1,多层锥面1.4.(2)室内平均风速(等温射流)vm=0.381rL/(L2/4+H2)0.5L:散流器服务区边长,m;H:房间净高,m;r:射程与边长L之比;rL:为射程,射程为散流器中心到风速为0.5m/s处的距离,一般把射程控制在L/2的75%。对于温差射流:送风增加20%,送热风减少20%。,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3)轴心温差衰减:tx/to)vx/vo3、设计步骤(1)布置散流器,一般3-6m。(2)预选散流器:确定数量,风量。(3)校核射程:x=KvoF0.5/vx-xo=KvoF0.5/0.5-xo应满足(L/2)75%(4)校核室内平均风速:满足工作区允许风速。(5)校核轴心温差衰减:满足空调精度要求。,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三、喷口1、方式:侧喷(送风高度6-10m),下喷。2、影响喷口送风的因素:位置、Ar、vo。3、喷口侧送(1)射流轴心轨迹:y/do=x/dotgKAr(x/docos)nK、n:为实验常数,参见表11-3。送冷风取“+”,送热风取“-”。(2)点(x,y)处的风速vx/do=K(docos)K:射流常数,参见教材。,xe,6.6气流组织计算,6气流组织,(3)轴心温度衰减t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cs变更点管理办法
- 贵州国省道管理办法
- 中央厨房运作管理办法
- 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讲解
- 维保修工作管理办法
- 规范课程实施管理办法
- 试验室操作管理办法
- 装修消费管理办法细则
- 苏水基建设管理办法
- 中国收养儿童管理办法
- 学生模拟政协提案范文
- 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 英语字母衡水体书写(附字帖)
- 《邮轮餐饮服务管理》教学课件-08邮轮餐饮卫生与安全
- 《橇装式加油装置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22-202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三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脱式计算1300道练习题
- Web前端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柴埠溪大峡谷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外送检验服务评分表
- 离心压气机设计-第一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