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恩师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在啊.”“我的牙齿还在吗?“一颗也没了。”“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吗?”,齿亡舌存的缘故,想一想,上面两段材料中那些红词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一、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斗争,相互区别,三种表现,(一)矛盾的斗争性(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广泛)(狭义),具体表现,具体矛盾和斗争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共性),(个性),(抽象),(一般),(具体),(特殊),概括总结,哲学上讲的斗争,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区别和联系(P68专家点评),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磁铁的南极与北极,纪律,自由,先进,落后,正确,错误,战争,和平,举一反三,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王籍的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推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塞翁失马(感受转化的双方、双向性)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乐。,他敢剪吗?,张三,李四,请问:1、张三要剪李四头上的绳子说明什么?,2、请问李四敢剪吗?为什么?,3、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否可以分割?,对立统一,剪之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统一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对立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不剪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三)、两者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P69页),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1)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吗?为什么?,人类社会,唯物辨证法的核心,矛盾,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构成,引起,推动,内部,之间,(2)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能构成矛盾,中美关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时事,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活动:,总的来说,中美之间就是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一方面,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分不开,这些问题包括保护国际环境,管理全球经济,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扩散等等;另一方面中美又在人权、贸易不平衡、台湾等问题上又出现冲突(比如纺织品贸易摩擦。,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矛盾,问答题:“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讲纪律就没有自由”,参考:这一观点扩大了自由与纪律的对立,否认了自由与纪律的统一。殊不知,离开纪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没有纪律约束的自由,只能是一盘散沙。反过来,只有纪律,否定自由,集体也会失去活力,影响个性的发展。,讨论,三人接力游戏,要求: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三人。同学甲:随便说一事物同学乙:找出该事物矛盾的双方同学丙:分析其双方是如何对立统一的看哪组接得既多又准确!,活动,小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定义,对立、统一的含义,斗争性的含义,同一性的含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还必须注意,对“关系”的理解,对“自身”的理解: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1、下列包含矛盾的观点有()(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刻舟求剑(3)失败是成功之母(4)塞翁失马,安知非福(5)固步自封,夜郎自大(6)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1)(3)(5)(6)B(1)(3)(4)(6)C(1)(2)(5)(6)D(3)(4)(5)(6),B,练习题,2、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指A、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B、言语和行动的自相抵触C、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D、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A.难与易因人而异。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D.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