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_第1页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_第2页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_第3页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_第4页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各类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类: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活动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走廊、门厅、过厅、楼梯、坡道,以及电梯和自动扶梯的所占的面积。建筑物的平面面积,除了以上两部分外,还有房屋构件所占的面积,即构成房屋承重系统、分隔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墙、柱、墙墩以及隔断等构件所占的面积。,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房间的开间和进深2.设计要求(1)房建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位置、数量和开启方式,应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常见的住宅分户门900mm;厨房800mm;卫生间700mm;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建筑的门应1000mm。(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例】50人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及基本要求:(1)排距:小学校不宜小于850mm,中学900mm,纵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550mm,课桌的端部与墙面的内壁柱及管道的净距120mm,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夹角30。(2)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3)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闭路电视、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前后各设一组电源插座。,(4)黑板的高度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4000mm,黑板下沿与讲台的垂直距离,小学宜800900mm,中学10001100mm,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200mm,宽度650mm,高度宜为200mm。教室平面多为矩形,跨度在67米左右较为经济,因此,教室的形状、尺寸即可确定。(5)教室的平面摆放:南外廊,黑板在东端。,1.2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联系走廊、过道等。垂直交通联系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交通联系枢纽门厅、过厅、住宅的玄关等。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交通线路简捷明确,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通风采光要求;(5)力求节约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1.走道:宽度、长度(P19-20)2.门厅和过厅(P20-21)(1)作用:内外过度、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导向性明确)非交通功能的使用空间(满足使用要求的宽度、流程等)丰富内部空间,常见走道、走廊的宽度:(P19)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约为550600mm,住宅的过道11001200mm办公楼,长度40M,单面最小净宽1300mm,双面1400mm;长度40M,单面最小净宽1500mm,双面1800mm。教学楼,内廊2100mm;外廊1800mm医院,病房楼室内2100mm,有高差必须使用坡道1/10;门诊楼单侧候诊2100mm,双侧候诊2700mm。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通过一辆轮椅1200mm,一椅一人1500mm,两椅1800mm,出入口、尽端应有1500 x1500mm的回转空间。,(2)要求: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应不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过道、楼梯宽度的总和,人流比较集中的公共建筑物,门厅对外出入口的宽度一般按每100人0.6M计算。门的开启方式应向外开或采用弹簧门扇。过厅通常设置在过道和过道之间、或过道和楼梯的连接处,它起到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作用,有时为了改善过道的采光、通风条件,也可以在过道的中部设置过厅(有时也叫扩大走道)。建筑物的出入口处通常设置门廊、门斗、室外平台、室内外高差踏步,在门的上方设置雨篷。,3.楼梯、坡道和电梯(详见第六章)(1)楼梯的宽度(2)楼梯的形式(3)楼梯的数量和位置(P.20),1.3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功能分区(1)各类房间的主次、内外关系(2)相同面积或相同结构布置的房间组合2.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P25)3.建筑物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1)串联式(大厅式)(2)并联式(走廊式)(3)混合式,1.4住宅的平面设计1.4.1住宅的户内组成及分析1.组成: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间、户内交通(过道、楼梯、门厅)和户外户外活动空间等几部分组成。2.房间的开间和进深,3.各房间的功能分析与家具、门窗的位置(1)房间的面积的大小(与生活水平的高低、家具设备的大小、以及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大小有关)(2)房间的形状(与家具、地皮的利用率有关)(3)房间平面尺寸(面宽和进深),1.4.2居住建筑平面的设计目的:通过平面设计,加深对住宅内部各房间相互关系的理解题目1:住宅单元平面(标准层)设计要求:建筑面积125145,一梯两户,三四室两厅两卫,明厨、明厅,至少有一个卫生间有直接对外的采光窗户;最大开间不得大于24米(中中),有一定的储藏空间。,题目2:大学集体宿舍平面(标准层)设计要求: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四人一个标准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晾晒空间,居室具有相对的私密性,每人具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和储存空间,卫生间便于公共物业管理。,1.4.3住宅的平面组合及交通联系1.多层住宅一般是指46层在住宅中,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或小高层),1029层为高层。(1)单元的划分与组合一般是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组合形式常见的有: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2)常见的平面类型及特点一梯两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长外廊短外廊长内廊短内廊点式跃廊式,(3)交通组织双跑楼梯单跑横向楼梯外突楼梯内楼梯,2.高层住宅10层以上,设有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的城市型住宅称为高层住宅。优点:节约用地,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缺点:建筑的造价高设备如电梯、水箱、加压设备、消防、电力设施等造价增加;结构如材料造价增加,施工难度增加;物业管理费用增加。,(1)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组织起来,一般一梯48户。12层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应不少于两台。电梯的设置电梯与楼梯的关系,(2)高层住宅的消防和疏散问题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防火措施a.提高耐火极限b.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分区c.消除起火原因d.安装火灾报警器,(3)安全疏散应遵循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的有关条款。(4)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式长廊式塔式跃廊式,第2章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建筑物剖面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2.1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2.1.1建筑物的标高系统1.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2.标高的表示方法室内0.000,小数点保留三位,在总图中可保留两位,正的不写“”,负的写“”。2.1.2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1.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的距离2.净高:房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它构件底面的垂直距离。,3.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有:(1)室内使用性质和活动特点的要求(2)采光、通风的要求(3)结构类型的要求(4)设备设置的要求(5)室内空间比例的要求,4.常见建筑主要房间的净高:住宅:起居室、卧室2.4M;厨房2.2M;卫生间2.0M幼儿园:活动室、寝室2.8M中学:教室3.4M小学:教室3.1M宿舍:双人床3.0M;单人床2.5M办公楼:办公室2.6M;设空调的房间2.4M;走道2.1M医院:诊室2.6M;病房2.8M。旅馆:客房不设空调2.6M;设空调2.4M;卫生间、走道2.1M。,2.2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方式影响确定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主要有:1.城市规划(包括节约用地)的要求2.房屋本身的使用要求3.选用的结构类型和建材4.城市的消防能力,2.3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的利用2.3.1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1.分层式组合(或高度相同或高度接近的房间组合)如4教A、B楼2.分段式组合(高度相差较大的房间的组合)如2教的阶梯教室3.使用性质相同的组合(如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分别上下对齐),2.3.2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1.房间内的空间利用2.走廊、门厅和楼梯间及结构的空间利用,第3章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3.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1.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2.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3.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4.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5.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及光照需要形成的,在连廊单侧或两侧指状布置各教学楼,容易实现动静分区、按年级组合及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3.2建筑体型的组合1.对称式布局(P43)2.水平方向通过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可形成不对称的布局(P43)3.在垂直方向通过切割、加减等方法来使建筑物获得类似“雕塑”的效果(P45),3.3建筑立面的设计1.注重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比例是指建筑系统内的匀称关系尺度是指要素之间的比较所形成的关系,一般是指建筑的整体要素与人或与人所习见的物象之间所形成的大小关系。尺度可分为三类:(1)自然的尺度(2)夸张的尺度(3)亲切的尺度,2.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节奏就是有规律的重复;韵律就是有规律的抑扬变化;节奏是韵律的特征,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建筑韵律按构成分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连续的韵律(2)渐变的韵律(3)起伏的韵律(4)交错的韵律,3.掌握虚实的对比和变化4.材料的色彩和质感5.建筑的主从与重点这是形成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段重点也称“趣味中心”,是视线集中之地6.建筑均衡与稳定这是建筑构图规律的基础条件均衡是指人们对建筑物形式诸多因素之间视觉力感平衡的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