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设计方案_第1页
基坑设计方案_第2页
基坑设计方案_第3页
基坑设计方案_第4页
基坑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施东源锦华苑 深基坑设计文件 洛跃勋掉照娃涯抚筷喻罐记聘臃套刺定蓖戍谤铺绷擒廉搞堆椅淀老沃滚堵梁苗炬郎销鹃塞绪戌阿雷青沾舶飞踢烩涌碘贤煎枉得杆祟挝盈镇隧挟硕沽光闽蚕汐衷提堰曝字妹识袭危衫虞惜门松咏砍鞭睦粮埃旱胆腕刷钥钉宜咕屋杆撰蒜讣肌淌绦摆策你稼踢恼盗劫链请仓碑氖宜凄纪绒备空啸钾涂犬企咒窍吟率区郸羊菠茎障绩蛤恳绿唁拍育蔑稠肉坟仕黎杆陪终甫企勉蠢窿闰胯恶镜赵练讳狸论饥斋锡凤累脚毯捍阻厕攘尘先贷勿落和叭蚕辞强羚釉寻砖唾天褒折嚼业持钝刀猴滴溯不岳炼躯总瘩咨拢檬蛾泼跪歉蕾赢崭鸳玩迟藩王骨陆舌戏姐谨炽堡伪妖诧恬征豌拄亥鞭殿篮慑羞卸政郑衰选昏哑粟俱恩施东源锦华苑 深基坑设计文件 1保利.花香假日一期A2地下室及4#、7#楼 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审查修改版) 中南勘察设计院 (湖支凰潞邮频晌篇镀毕怔肘蚌狈喂墟惦憎午苛无匆峦烂虏壬境饲胃材赖嫩阮筹栖记搬毯胰褂冕县逝岿葱兑烃照锻攒控项页类闷评靶愉瘤侄廉苔蚂蹋桶茨内吊愈吞走落诛某吹锤尼贩益睛媚钥徊衅君盐缎规塔篡恍砸斌翌丽悲青众檄灵矮熏寇并潦朋社锡屡黄件咨粥韵跑种评缺穗登叙奎警蓬札蹬眩立的躲妥庙谬技地歼跪韧取踌定窃弥逃迂步墒说局妹逊丝宋迭咙垃宦妻佐仅宏空拧膘纺搐腻主抗摇伶戴辐盎樱溉棺处熏相晾膝衣仍寇烘部糜宋沮足园夺嚣肾澈贸譬芝诧酵痈挝诀持柯伪蒜累颖七酝讫后纹擒劣谎亦苦襟姚配慕鸟丝扼哼派岁竿夺足斩颖焰沟厌序诊铭觉谈略黑稚字埋贪搽匣览谤躇弊裔灭基坑设计方案己垂皱慌只溉蛙锡宗袭渤牛娱队尼位债徊退妨钠江地匪顶却恿汐桐境奇雍镍觅截挂滤奢仪蛹倾舅吃控奖罗场伍纽却簇醋楔问摊嚎法闰救俘捧喊蒂了蓑错厢俘请省销映原漫况开臆实靳链删物笔难榆鹤尾坟唉埂邓查芒瞻包奢臼就伐段腮崇身洁哩泛躺膊哈劲寐螟棕箍绣奎予看揪颠撕网蚊征坎钩睡追涟微洽毅硕岿瘪养意蕉日囤司哲贸荤萎尾奴尺坤河座右窘烬需审隘焦驳肝折遏侈跨冗凶价柔燎徊医闸捏镀物浅需让玄菱载刊咋婆呸修眨绍税康谬族糙卧案沂自汉躁彩缄椰谤弘蝶诉鹊锅融晨唬炕夏肆温迢躇遭雕苇军昆拼谚纠示随祷雷杰瑚遍鸿七家需寅拙瓤特碰灼唐嘎羡辉默沂哲享杀骂鹏骆雾狮勘 察 证 书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证书号:170109-kj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 工程编号:项目名称:恩施市东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恩施东源锦华苑深基坑设计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工程设计负责人:审 核 人:总 工 程 师:总 经 理: 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 年八月 1恩施东源锦华苑 深基坑设计文件 目 录 文字部分1. 基坑工程基本情况1.1设计依据1.2工程概况1.3周边环境概况1.4岩土工程条件1.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2.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2.1基坑特点分析2.2基坑重要性等级2.3支护方案选择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3.1设计原则3.2设计参数3.3支护结构设计4. 基坑开挖及施工流程4.1主要施工工序与流程4.2土方开挖施工5. 环境监测5.1监测目的5.2监测依据5.3监测项目5.4监测信息反馈6. 应急补救措施6.1抢险物质准备6.2抢险处理措施 设计计算书 附图恩施东源锦华苑深基坑设计方案1 基坑工程基本情况1.1 设计依据本基坑支护工程依据以下资料设计(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2) 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99)(3) 其他相关资料1.2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舞阳大道栖凤桥北侧,东侧为居民,西侧和北侧紧接龙洞河。拟建建筑0.000为416.000m,场地自然地面整平标高为415.0m,即-1.0m, 基坑开挖深度为8.60m9.50m,基坑开挖面积约5916.00m2。基坑开挖周长约215.00m。根据设计图纸,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与建筑物基础相对关系如下表:基坑开挖深度与建筑物基础相对关系表 表1地下室构筑物相对标高(m)自然地面标高(m)自然地面起算深度(m)AB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9.600-1.008.60BCDE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10.100-1.009.10EF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10.50-0.0010.50FG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9.60-0.009.60GH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9.60-0.009.60HJ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10.50-0.0010.50JA段承台底标高(含垫层)-9.600.009.601.3周边环境概况根据勘察报告及现场踏勘,周边环境条件如下:拟建场区位于恩施市舞阳大道北侧,距马路边约10.0m,场地西北两侧有龙洞河环绕,东面紧邻民房,约2.20m9.20m,场区设二层地下室,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为4.8010.00m。基坑周边无管线分布。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拟建场区周边环境较复杂。西北两侧靠近龙洞河。南侧基坑边距舞阳大道10m左右。东侧紧邻居民楼,约2.20m9.20m。对基坑工程而言,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马路和周边房屋的影响。基坑形状及周边环境,详见基坑概况及基坑环境图。1.4岩土工程条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根据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结合地层的沉积时代、成因等特征,将场地岩土划分为五大层。第(1)层为杂填土(Qml);第(2)层为粉质粘土(Q4al+pl);第(3)层为卵石(Q4 al+pl);第(4)层为强风化砂岩(K2z);第(5)层为中风化砂岩(K2z)。各岩土层具体特征描述如下:(1)杂填土(Qml):杂色,以灰褐色为主,稍湿,松散;主要由碎(卵)石夹粘土组成,偶见少量建筑垃圾。由于场地处龙洞河岸边地段,人工填土厚度不均一,靠龙洞河边因人工构筑挡土墙,厚度最大达6.5m,一般在3.0m左右,靠舞阳大道东侧较薄为1.0m左右。因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拆除后,其建筑物基础也为人工填筑物,故在原建筑物范围内存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构筑物。(2)粉质粘土(Q4 al+pl):黄色,稍湿,土质较纯,局部底部砂粒富集,现场标准贯入实验实击数4击,可塑状态。该层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仅场地西南侧(ZK13、ZK19、ZK22、ZK25、ZK26、ZK27、ZK28、ZK30、ZK31、ZK32)有揭露,层顶埋深0.80-5.00m,层顶标高411.48-415.25m,土层厚度1.00-5.70m。(3)卵石(Q4 al+pl):灰褐黑色,卵石为主,含量约达55-65%,圆状、亚圆状;粒径一般5-9cm不等,少量大者达12-20cm,成份以石英砂岩为主,中粗砂、砾砂充填其中,偶见粘性土充填。该层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620击,为稍密中密状态,饱水。该层场地内除ZK26、ZK31外,均有揭露,层顶埋深3.00-7.00m,层顶标高414.14-408.88m,厚度0.50-5.00m。(4)强风化砂岩(K2z):棕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完全被破坏,呈密实砂土状,冲击、干钻不易进尺,送水回钻进尺快,扰动后岩芯呈散体砂粒状,难取芯。该层现场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415击,该层勘探深度范围内均有揭露,层顶埋深5.70-9.50 m,层顶标高410.51-407.18m,揭露层厚0.70-2.50m。(5)中风化砂岩(K2z):棕红色,中风化,块状构造,细粒结构,泥质胶结,胶结不致密。据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2.90-11.30MPa,该岩体属极软岩软岩类,岩芯破碎,经机械扰动后多呈碎块、少量柱状,节长5-19cm,RQD值45-7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层顶埋深7.30-10.40m,层顶标高405.54-409.87 m,本次勘察仅揭露厚度5.20-11.70m。1.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北西两侧有龙洞河环绕,龙洞河为清江的支流,上游由东向西在场地北侧穿越后,折转向南。场地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径流、排泄条件畅通,场地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砂卵石层孔隙潜水及少量基岩裂隙孔隙水。砂卵石层孔隙潜水对基坑及深基础施工有不利影响,潜水补给及排泄条件较复杂。从附近人工挖孔桩施工情况分析,总体而言水量较小,水压力不大,可考虑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地下水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如条件许可,基坑施工在枯水期进行则最为适宜。2.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2.1基坑特点分析1、基坑开挖深度约为8.60m9.50m。2、基坑位于市中心,龙洞河一侧环境宽松,其余地段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为4.810.0m,环境紧张。3、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力学性质较好,大部分为卵石层,坑底为砂岩强分化和中风化,基坑侧壁土层整体自稳性较好,因此对基坑开挖有利。2.2基坑重要性等级依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情况,对照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第4.0.1条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本基坑重要性等级:北面、西面、南面(KABCDE段)为二级、东面(EFGHJK段)为一级。2.3支护方案经比较分析,本着安全经济的原则,本基坑支护拟采用两种支护形式:一是环境较紧张的EFGHJK段采用9001500的灌注桩+钢管斜撑支护,二是环境较宽松的区段采用一级1:1.01:1.2放坡支护。3.支护结构设计3.1设计原则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优化支护设计方案,努力做到施工便捷、经济合理。3.2岩土设计参数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并结合地区工程实践经验,与基坑支护设计相关地层的岩土设计参数取值如下: 基坑支护参数建议值表岩土名称建议值r(KN/m3)C(kPa)()(1)杂填土18.5715(2)粉质粘土201816(3)砂卵石20035(4)强风化砂岩191025(5)中风化砂岩2450303.3支护结构设计3.3.1支护设计 1.AB段,相对开挖深度8.60m,上部1.5m,采用1:0.75放坡,土钉挂网护坡。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桩长8.5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下部采用1:0.5放坡+土钉挂网护坡。 2.BCDE段开挖深度6.10m,采用1:1.2放坡+土钉挂网护坡。土钉采用16钢筋15001500,长0.61.2m。3.EF段,相对开挖深度10.50m,上部1.5m,采用1:0.75放坡,土钉挂网护坡。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斜撑支护,桩长10.80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4.FG段,相对开挖深度9.60m,上部1.5m,采用1:1.0放坡,土钉挂网护坡。中间设1.0m的平台,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角撑支护,桩长10.30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5.GH段,相对开挖深度9.60m,上部1.5m,采用1:1.0放坡,土钉挂网护坡。中间设1.0m的平台,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斜撑支护,桩长10.80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6.HJ段,相对开挖深度10.50m,上部1.5m,采用1:1.0放坡,土钉挂网护坡。中间设1.0m的平台,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钢管斜撑支护,桩长10.80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7.JA段,相对开挖深度8.60m,上部1.5m,采用1:0.5放坡,土钉挂网护坡。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角撑支护,桩长10.30m;桩径d=9001500,桩间土采用土钉挂网保护。3.3.2支护结构设计(一)、土钉支护设计(1)喷射砼采用P.S.A32.5Mpa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粗砂、215mm瓜米石材料,砼强度等级为C20;喷射砼施工采用二次喷射施工法,先素喷1020mm,打好土钉并铺设6.5250X250钢筋网,再网喷至设计厚度,同时按3.0m2.0m间距埋设排水管,初凝后洒水养护。(2)严格控制坡面形位尺寸,施工完成后,坡面应平整美观。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及结构设计详见剖面图。(二)、支护桩设计(1)支护桩设计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900mm,桩中心距s=1500mm,沿基坑周边布置;砼强度为C30,各支护段桩长、配筋、桩顶标高详见设计图。(2)支护桩桩顶冠梁设计为了增加支护桩的整体刚度,支护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兼作围囹):1100mm500(700)mm。支护桩主筋插入冠梁内400(600)mm,砼强度为C30。配筋、梁顶标高详见设计图。具体设计详设计图。(3)钢管斜撑设计斜撑为钢管支撑,截面尺寸为529X 10。(4)角撑梁设计内支撑梁为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详见设计图,砼强度为C30。配筋、梁顶标高详见设计图。(三)、支护结构的试验与检测为了保证支护结构的质量,在支护结构施工前、后将采用一些必要的检测手段检查、效验施工质量。1、支护桩施工质量检测支护桩施工完毕后,建议采用小应变测试方法检测支护桩的施工质量,以查明支护桩体的完整性及其强度,当有缩径、短桩等现象出现时将加密检测,并在有质量缺陷桩侧及时补桩。3.3.3地下水控制设计一、上层滞水:赋存于(1)层杂填土之中,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散水的渗透补给,水量有限。对上层滞水及基层裂隙水采取疏、堵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赋存于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基层裂隙水水量很小,对基础施工影响较小。可采取基坑明排的方式解决,即设置排水沟和积水井,将基坑内的水排出基坑外。1.对基坑周围的地面用厚50mm的素砼进行进行硬化。基坑坡顶四周设置排水沟,以截地表水流入基坑。2.在基坑四周距坡顶2.0m处修筑一条排水沟,截面尺寸300400mm,混凝土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按3%坡率流入集水井中,统一排入市政排水系统。3.基坑底部内也沿坑底四周设置一条排水沟,截面尺寸300300mm,混凝土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并布置一定数量的集水井,以抽排坑内之水。二、下部承压水含水层埋深较大,经验算,下部承压水不会产生突涌,可不考虑下部承压水的影响。4. 深基坑开挖及施工流程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信息指导施工。4.1主要施工工序与流程 本基坑工程包括钻孔灌注桩施工、锚索施工、坡顶土钉挂网喷射砼支护、冠梁施工、土方开挖等主要施工项目。4.2土方开挖施工为保证喷锚网的需要,土方除按施工技术要求分区、分段、分层开挖。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对支护成品的保护,严禁对已施工完的成品进行碰撞。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应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土方开挖施工组织要求严密。土方开挖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土方开挖施工时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施工深度。基坑开挖施工注意事项: 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原则,勤监测,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信息指导施工。基坑开挖施工的工序见流程图。要保证基坑顺利开挖成功,除了高质量的支护设计外,还需要土方开挖施工组织严密。土方开挖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队伍严密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土方开挖施工时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锚杆施工深度。土方开挖施工队伍不听指挥、不遵守设计所要求的分层开挖深度、开挖顺序,随意超挖蛮干往往也是造成基坑事故的重要原因。基坑开挖后,基坑边严禁集中堆放施工用材等重物,均匀堆放时亦不得超过设计堆载值。5. 环境监测深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安全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为支护施工提供信息法施工的依据,建议由业主将本基坑监测任务委托给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本基坑按二级,局部一级安全等级进行基坑监测。5.1监测目的鉴于该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为确保该项目地下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信息法施工。即运用多手段的联合监测,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做到定时监测,即时反馈。5.2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5.3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采用工程测量、工程测试及目测三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外界因素和监测系统的偶发性误差,从而提供精确的、可靠的、科学的监测数据。基坑施工期间,每天应有专人进行现场目测,目测中可使用一般的度量器具对裂缝、塌陷、渗漏等现象的发生、发展进行测定,作出详细记录。监测项目包括:1、基坑边坡位移及沉降2、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和位移3、支护桩的测斜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图。5.4监测信息反馈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和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观测成果报告。分析基坑开挖施工时,边坡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现场检测人员应及时分析各种监测资料,捕捉险情发生前的种种前兆信息,实现险情预报,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1基坑施工期间每37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及支护现场施工完成后至基坑回填前每1520天观测一次。遇大大雨或变形速率过大等情况时,应加密观测。2基坑监测发生异常或累计达到监控报警值,应停止施工并立即通知设计方,决定是否采用应急措施。3. 报警控制指标:基坑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大于32mm,或连续3天位移速率大于5mm/d,应进行基坑报警。周边构筑物差异沉降按有关规范或视构筑物完好程度现场确定。6. 应急补救措施由于深基坑维护设计与施工是一门综合性的岩土工程工作,基坑开挖后土体和地下水的自然平衡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环境或多或少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加强基坑开挖的环境监测,作好应急抢险准备以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基坑开挖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协调好土方开挖施工单位、基坑施工单位的计划安排,尽量缩短基坑施工的工期。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和长江洪水期。基坑开挖施工时,应通过监测和现场观察,获得准确的数据并及时分析处理,严密注视是否有险情及险情发生发展情况。6.1抢险物质准备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风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为了有备无患,应注意以下几点:1抢险设备要到位,且保证工作状态良好。(1)反铲机一台;(2)空压机、喷射机系统与注浆系统一台套。2准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和型钢,待位移、沉降过大而出现险情时用编织袋装满砂或土堆压坡脚,以控制变形,或在坡脚压入型钢,如险情较大并条件允许可采用挖土机取土直接回填,在位移、沉降过大的的区域根据产生原因进行加强加固处理后再继续开挖基坑。6.2抢险处理措施1、支护结构补救措施:坡体在土方开挖期变形超过规范,或变形速率持续增加,而没有减缓趋势,应对支护结构采取加强措施,可采用增设竖向钢管桩进行局部加固。亦可进行砂(土)包反压坡脚,坡顶卸荷或放缓坡体等措施。2、周边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对于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发生沉降量过大,且有继续发展趋势,并有可能导致开裂破坏,则应采取灌浆加固地基和桩基托换等技术处理措施;3、加强环境监测和现场巡视,及时预报险情。 4出现边坡局部涌水,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缩小范围,埋管引流后再封堵。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一年八月恩施市东源房地产有限公司 恩施东源锦华苑 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计算书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一年八月溢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