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论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创新教法 一、关于诵读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评,请评,还要请、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二、关于理解诗意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很多: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白居易的观刈麦,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 “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 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以上主要是内容上的理解。艺术手法上的理解也同样如此。如学生对鲁迅自题小像中的 “寄意寒星荃不察”难以理解,他们问:“鲁迅为什么要寄意寒星呢?”教师若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是诗人常用的借物抒情之法,另外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亦是如此。 三、关于 “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在这里有两方面含义: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 -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四步读诗法:一读诗韵,主要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读出诗歌韵律美;二感诗意,主要利用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质疑问难;三品诗境,总体把握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四仿诗言,对一些可模仿的诗句,可指导模仿,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确定用否。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关于这一点,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当然,我们要求学生像李白一样仿写整一首诗是不现实的,但仿写某些句式却是可以办得到的。如曹操的观沧海,其中的四言写景句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类,每句均由一个名词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若引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描绘月夜之景,则可以积累以下一系列短语:月光如泻、月华如水、月色迷离、月意朦胧、月洒清辉、月上柳梢、月风吹露、月照花林、月影婆娑、落月摇情、残月将落、斜月沉沉、秋月无边、晓月临窗、明月照松、皓月当空、星月交辉、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金融)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日化用品行业渠道拓展与营销自动化管理方案
- 电竞公司电商运营管理规章
- 企业管理-同花顺平台交易错误退款的政策和步骤
- 咨询工程师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汽车信息化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前冲刺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动物金融投资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精及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餐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人教版8年级英语下册单词默写表
- 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
- 2024年度-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课件
- 《DFMEA完整教程》课件
- (完整版)万科物业服务合同2024
- 孩子抵抗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 教学副校长给教师培训课件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高分复习资料
- 关于股权性质与货币市场的思考
- 市场监管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