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pptx_第1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pptx_第2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pptx_第3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pptx_第4页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谁才是土地真正的主人,第2课,一、原始社会,二、夏、商、周,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田里不鬻。礼记王制,井田制特点1)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贵族只有使用权2)有公田和私田之分3)禁止买卖4)生产者集体劳作,二、夏、商、周,我现在有500名奴隶,以前500个人耕田还缺人手,可现在用上了铁器有了牛耕,水又充沛,耕种只需要200多人就够了,那这剩下的200多人不能白吃白喝不干活啊,二、夏、商、周,我现在有两种土地的,另一部分是上头不知道的,不用交税,一部分是要交赋税。所以我无心打理公田,我把奴隶通通叫去开垦耕作私田了。,二、夏、商、周,田地是多了,可问题又来了,一些奴隶嫌劳务太重,无心劳动,一些奴隶又趁着战乱不断逃跑,该怎么办呢?,二、夏、商、周,这下我可省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的干了起来,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个三五斗呢!除去留给他们的,我的嘛保密!,二、夏、商、周,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三、过渡时期(春秋战国),齐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齐语,鲁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春秋公羊传,秦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汉书食货志,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原因: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政策因素:税制改革使得土地私有合法化直接原因:争霸兼并战争的刺激,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一)类型,土地私有制,(1)君主土地所有制,(2)地主土地所有制,(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主要地位),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二)占有方式土地兼并,1、定义,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地主、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2、三个高峰,汉代: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方式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货币经济繁荣,兼并频繁,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二)占有方式土地兼并,3、影响,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到东汉后期,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在国家管内,人口流失,土地荒芜而在大土地占有者那儿,却是膏田满野,徒附万计,诸业兴盛。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土地兼并的危害:贫富差距过大,容易造成社会动荡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二)占有方式土地兼并,4、抑制措施限田、均田制(北魏隋唐),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如何评价均田制积极:增加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消极:不能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轮回、绵长缓慢、落后,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三)经营方式,1、自耕农经营,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其生产通常带有较大程度的自给自足性质。,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三)经营方式,2、租佃经济,地主通过租佃契约与佃民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三)经营方式:租佃经济,(1)形成原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人多地少,(2)发展历程,战国:产生;宋代: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形式(契约纳租)明清:普及全国;,四、秦以后(地主VS农民),(三)经营方式2:租佃经济,(3)发展趋势,(4)影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租佃关系在农村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思考:谁是土地的真主人?,自耕农负担的田赋通常在“什一”的比率上下浮动,并不比西欧高,但其他负担却不可小估。谢天佑先生曾算过西汉农民的国家负担,王家范则算过唐代农民赋税,都在百分之五十上下。“苛政猛于虎,与其面对国家,不如面对地主,后者不具有无边的权力多少懂得节制。”王家范,思考:谁是土地的真主人?,“土地的兼并,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总是与一部分人享有政治经济的特权有关。江山代兴、宫廷易主、仕途变幻,不断地引起权力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