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治方法_第1页
农业防治方法_第2页
农业防治方法_第3页
农业防治方法_第4页
农业防治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一、定义农业防治就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作物、环境三者间的关系,采用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使生态系统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者采用一些农业措施直接抑制害虫的种群数量。简言之,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栽培措施等防治害虫的方法。,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二、农业防治法的优缺点1.优点A、省工,经济、安全,易为广大农户接受;B、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不产生抗药性;C、持效期长,符合综合防治中充分发挥自然因子控制作用的策略。如单一种植小麦,收割后种植棉花改为小麦和棉花套种:棉花苗期,小麦阻止了棉蚜的降落,小麦收割后麦田的瓢虫直接转移至棉花上。,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二、农业防治法的优缺点2.缺点A、见效慢,害虫大发生时,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B、控制一种害虫的同时,可能导致另一种害虫的发生;C、丰产措施往往与害虫控制相矛盾(如水肥条件好,有利于作物生长,但也为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应以丰产优质为主;D、一个地区的栽培、种植制度的形成具有历史性,须全面研究种植制度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措施1.调整耕作制度A.作物合理布局:如桃树和梨树不易混栽和邻栽(梨小食心虫);十字花科蔬菜连作;B.合理轮作:对单食性害虫效果最好。如大豆食心虫对大豆的危害,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小麦吸浆虫:水旱轮作;花生与红薯轮作:蛴螬危害重。,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措施1.调整耕作制度C.合理间作套种:麦棉套作,对棉蚜抑制作用大。棉豆套作,棉红蜘蛛危害重;玉米与大豆间作,蛴螬危害重;D.耕作制度:北方春玉米面积压缩,第一代玉米螟缺乏食料,第二、第三代受害减轻。但长时间后,玉米螟开始危害其他作物,如危害棉花。,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措施2.深耕与晒土许多昆虫冬季在土壤中越冬,深耕可破坏越冬场所。,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措施3.合理施肥与灌溉A.未腐熟的有机肥易招致金龟子和种蝇产卵;B.昆虫在土壤中化蛹期可灌溉灭蛹;C.施肥、及时灌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逆能力。4.加强田间管理A.清除落叶,减少越冬虫源:梨网蝽、菜青虫、棉红蜘蛛;B.整枝打杈,减少虫口密度:蚜虫、叶螨、棉铃虫卵。,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1)抗性品种的概念植物对害虫危害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的特性,称为植物抗虫性。(2)抗虫机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区分方法,如,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物理抗性physicalresistance化学抗性chemicalresistance外因抗性extra-resistance内因抗性intra-resistance生态抗性ecologicalresistance遗传抗性heritageresistance;组成抗性constitutiveresistance诱导抗性induceresistance。,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其中Painter的抗虫三机制在世界上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A.不选择性形态上不选择(大豆豆荚无毛或少毛抗大豆食心虫,小麦内、外颖扣合紧密抗小麦吸浆虫等);,第一节农业防治法,A.不选择性气味上不选择(甘蓝释放的异硫氰酸烯丙酯引诱菜粉蝶);颜色上不选择(蚜虫喜黄绿色叶片);生育期不选择(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易受螟害);,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B.抗生性植物含有有害物质:烟草中的烟碱对昆虫有神经毒性,玉米中的丁布(dimboa,氧肟酸)抑制玉米螟取食和生长,棉子酚(gossypol)含量1.2%以上对棉铃虫有抗性。,第一节农业防治法,(将控制丁布的基因转入植物,形成抗性品种),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C.耐害性植物生长旺盛,受害组织的再生长,分蘖力强,受害植株周围的植株补偿作用。耐害性是相对的,超过一定量的虫口密度,则会造成危害。,种植转基因抗虫植物,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3)抗虫品种的选育A.传统抗虫育种:诱变技术:包括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即辐射育种);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使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等继续生长发育。(快速克隆和繁殖;可与诱变技术结合,分离抗虫突变体;可利用花粉、花药选育单倍体抗虫材料,再经染色体加倍形成抗虫同源植物;通过原生质融合技术可将不同抗虫品种或种的遗传性状相结合,克服杂交困难,培育高抗和多抗品种。,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种的利用(3)抗虫品种的选育B.转基因工程:通过克隆抗虫基因,利用载体导入或基因枪注射,可以将各种生物体内的抗虫基因转入目标植物体内。如已将Bt毒蛋白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烟草、玉米、棉花、水稻、番茄、甘蓝中,培育出了抗棉铃虫、烟夜蛾、菜蛾、菜青虫的抗虫植物。,第一节农业防治法,第一节农业防治法,三、农业防治的措施5.抗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