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教学PPT)_第1页
读《苏东坡传》(教学PPT)_第2页
读《苏东坡传》(教学PPT)_第3页
读《苏东坡传》(教学PPT)_第4页
读《苏东坡传》(教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苏东坡传,苏东坡的人际关系,1,目录,卷一童年与青年(014岁)卷二壮年(1532岁)卷三老练(3346岁)卷四流放岁月(4766岁),2,林语堂简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3,林语堂(18951976,80岁),4,苏东坡传简介,作者:林语堂(18951976),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时用英语写的。译者:张振玉(台湾)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原著英文名:TheGayGenius(快乐的天才)另一个译者:宋碧云(女,台湾)两位译者翻译的现在都很流行。,5,苏东坡传英文原著和中文版,6,林先生为什么要用英文版写此书?,首先林语堂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他是为数不多可以直接英语写作的中国作家,而且其水平之高堪比英文作家。其次林语堂一直以传播中国文化到西方为己任,从吾国与吾民,武则天传,京华烟云等都是直接用英语写成。这些作品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成为畅销书,还使林语堂获得国际性的声誉,其中京华烟云获得了四次诺贝尔奖的提名。,7,苏轼长相,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P043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称。由他的画像,我们不难判断,他是五尺七八寸高,脸大,颧骨高,前额高大,眼睛很长而闪闪发光,下巴端正,胡须长而末端尖细。P121,8,9,苏东坡(兄)和苏辙(弟),苏轼苏辙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P029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P126苏辙苏轼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P029兄弟二人在政治上虽然看法相似,而且也立场相同,二人个性则迥然相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辩、天真、不顾后果。子由为人可靠,东坡则使人害怕。P1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意本是用来反映他两兄弟情的。现多用来表达男女爱情。,10,如何记住“三苏”的关系?,洵xn1.诚实,实在:美。2.疏远。3.流泪:涕(默默流泪)。轼(軾)sh1.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凭。2.凭轼致敬:“魏文侯过其闾而之”。辙(轍)zh1.车轮压的痕迹:覆。车。南辕北。2.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11,苏轼和苏小妹,苏小妹是苏东坡的妹妹吗?他嫁给了秦观吗?属于传说,无稽之谈。P031,12,苏轼和初恋情人,堂妹慈孝温文听伊逝世,心如刀割P032这个初恋情人没有根据。后面说苏东坡成天练习瑜伽功,北宋根本没有瑜伽这个名称,而是道教的一些气功,不准确。,13,苏轼和欧阳修,考生与考官欧阳修主试,苏轼得以高中进士。欧阳修示儿: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P037038,14,苏轼和妻子,妻子王弗(结婚时苏轼18岁,王弗15岁)实际、聪明、能干妻子眼里的苏轼:易于激动、不轻易向别人低头,而说话说得滔滔不绝。P042043苏夫人在务实际、明厉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P05626岁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067,15,苏轼和妻子,16,苏轼悼亡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7,苏轼和章惇(dun)(1035年1105),字子厚,汉族,浦城(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书法家、诗人。,苏轼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P065苏轼预测过章惇的前途“终有一天你会杀人的”,18,苏轼和神宗赵顼x(10481085)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上神宗皇帝万言书P106皇帝对司马光说:“似乎苏轼人品欠佳,卿对他评价过高。”司马光答:“王安石煽动而起”王安石使之任附近一县的判官,但皇帝予以改动,任命他为杭州太守。P111,19,苏轼和王安石,王安石是个怪人:不换衣,不挑食。P070苏轼在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出了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激怒了王安石,立遭罢黜。苏轼对王安石:从恃才傲物到拜服谢罪王安石对苏轼:器重、培养,20,王安石苏轼的领导,21,苏轼与王安石的比较,苏轼王安石寿命:6665最高官职:翰林学士(中央的秘书长)宰相(总理)作传之人:林语堂梁启超万言书:上皇帝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名言:结人心天变不足畏厚风俗人言不足恤存纪纲祖宗之法不足守方式:有破少立有破有立头衔:政治家、文学家文学家王安石是苏东坡的救命恩人,苏44岁因诽谤皇帝罪名遭捕,王虽不当宰相,上书皇帝求情,说苏乃国家人才,绝对不能杀,祖母皇太后(曹太后)也亲自求情,最后赦免,贬到黄州。,22,王安石变法中的王安石和苏轼,王安石作为主持者,有大智大勇,挽狂澜于既倒的胆识和才华,有雷励风行的实际行动,苏轼则稳妥求全,深思熟虑,拾遗补缺,功自不可磨灭。他们是宋代积弊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政治上的悲剧的性质是相同的。苏轼既不是变法的反对派,也不是忽左忽右的动摇派,而是一个中庸的改良派。,23,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24,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据说王安石曾出题刁难苏东坡,出了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原来那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两度春秋另外,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联也具备同样的特征,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难度苏东坡虽是奇才,但碰到这种挖空心思的怪题,想了好久也对不出来,只好交上白卷。不过,王安石本人当时并没有亮出他的下联苏东坡挨了“整”,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时间过去几百年之后,直到清朝中叶,对联专家梁章巨才给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25,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苏轼随意挑了本书考王安石:“如意君安乐否?”王安石应声接道:“窃已啖之矣。”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镇江古名铁瓮,有金山、银山、玉山。苏东坡刚好游览过。但还是不能成对,至今仍无人对出,大家不妨一试。苏东坡面对对子的上联,苦思冥想,不能续对,只好谢罪而出。王安石知道东坡受的教训不少,今后定能虚心求学了,加上心里非常喜欢苏轼才学,便奏过神宗皇帝,恢复了苏轼翰林院学士的任职。,26,苏东坡自评与他评,自评: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P344苏辙: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国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陆游: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黄庭坚: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27,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苏东坡传序:“元气淋漓不能无一难能为二”的人物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P346,28,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29,政治上专唱反调,王安石:青苗法发展为贪贷,有的人不想借钱,规定你必须要贷,后来又发展到城市户口,家里没有田也要贷,这是荒谬的。苏轼反对。王安石先上后下,司马光先下后上。司马光:全面否定王安石新法,苏轼反对,认为免役法比较合理,免役法就是有一部分人不想服兵役,或者家里人力不够,出一点钱,交点钱让人家来服兵役。苏东坡:平正通达,不太偏激。,30,毛主席对苏轼的评价,1956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南方各省作调查,从广州来到长沙。他要再次畅游湘江,触景生情,“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长于词赋,有许多独创,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绝唱。然而此人政治上坎坷坷不平,宦海中升降沉浮,风云莫测。因此常寄诗清风明月、扁舟壶酒以消情。”(参阅龚固忠、唐振南、夏远生主编:毛泽东回湖南纪实,第44-45页。)毛泽东还曾夸赞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豪迈奔放,一扫晚唐五代词家柔靡纤弱的气息”,(转引自公木著:毛泽东诗词鉴赏代序言,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充分肯定苏轼词的巨大成就和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3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之比较,毛泽东称赞苏轼的词“气势膀礴,豪迈奔放,一扫晚唐五代词之柔靡纤弱的气息”,这种豪放词风在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其一,描写山川景物,毛泽东词比苏词更显阔大、雄伟、壮丽。苏词描写长江和赤壁古战场景物壮观、气势浩大,但终不如毛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空间无比寥廓,气象雄伟非常。,32,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之比较,其二,毛泽东词评论历史人物比苏词更多,时间更为久远,立足点更高。苏词集中评论三国英雄人物周瑜,而毛词评论上至秦皇、下至成吉思汗五位历史人物,涉及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最有影响的帝王。更重要的是两词作者对待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态度完全不同:苏词中,词人只能仰视、艳羡古代英雄而自惭形秽;毛词中,词人对待古代英雄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俯视之,采取批判态度。,3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之比较,其三,毛词表现了更先进、更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苏词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结,格调转入低沉,思想消极,只能无可奈何地自解自慰。因此苏词的豪放,终究是有限的。毛词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结,格调更为高昂,催人奋进,坚信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然胜过古人。这种豪放才是彻底的,气魄更大,所向披靡。,34,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沁园春雪之比较,毛泽东的豪放词风,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而又超越苏轼,高于苏轼,柳亚子评价他的沁园春雪时说“黄州太守,犹输气概”。“黄州太守”即指苏轼;“犹输气概”是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连中国词史上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苏东坡,相比之下也要输几分。显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35,苏轼和辛弃疾词比较(两宋词坛双壁),苏轼(10371101)辛弃疾(11401207)寿命:66,北宋67,南宋王国维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东坡词:潇洒疏朗、旷达超迈稼轩词:慷慨悲歌、激情飞扬,36,读苏东坡传的现实意义,作为政治家的高风亮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少而仕,老而休,知进能退。宦海沉浮,忠君不变。勤政爱民的地方官:修苏公堤(苏堤)、发明东坡肉、江苏徐州做知州抗洪等。平易近人的大名人:文(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