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3,关于本诗,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建造房舍,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喻世俗交往的打扰,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居所自然也就偏远。此二句承上两句,自问自答。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自称,如此,这样,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庐山。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只有超凡脱俗的无所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欣赏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物我合一,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闲适淡泊的样子,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巢。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人当然更应该“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山间的云气,傍晚,飞回巢,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此时此地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9,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要心境旷远,保留一颗远离俗世的心,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写景名句,揭示主旨,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然欣赏,写出作者心情的闲适、恬静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表现作者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10,本诗中表现境与意会,情与景会,物我皆忘,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的名句是:,。表现作者对权位名利否定的语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11,杜甫,他是谁?,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12,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作者简介:,13,杜甫简介,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三吏”“三别”皆被传诵,作品汇为杜工部集。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自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f)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春望,时代背景介绍,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_的感情。,对偶,长安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长安城里草木茂密。,忧国,长安城,国都,1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借花鸟之景抒_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_,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感伤,感时伤别,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流泪,怅恨离别,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颈联表现自开春以至三月,战火持续不断。写出家音隔绝,久盼不至的焦急心情。,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战事,值,相当,1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忧国念家、感时恨别之外,又自叹_,更平添一份悲哀。,老将至矣,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抓越少,简直要不能插簪了。,简直,能够承受、禁得起,白头发,用手指轻轻的抓,19,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赤壁,杜牧,21,(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杜牧,2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咏古咏史之作。,赤壁:山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这里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3,前两句是叙事,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的慨叹,为下文作铺垫。,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代兵器,销蚀,拿,取,辨认出是前朝遗物,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辨认出是前朝遗物。,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后两句发议论感慨。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制员工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别墅大门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竹筒酒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经编面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台州仙居县事业单位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移动河北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招聘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电信重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研究生入学教育》课件
- 汽车行业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起手鼓唱起歌混声合唱简谱
- 空调安装免责协议
- QGW 201175-2019-金风陆上风力发电机组 塔架通用防腐技术规范
- 老友记第一季字幕
- 输电线路风偏计算基本方法
- 骨科概论课件
- 第5章光电成像系统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